《论语为政篇第二》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4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是和多数人团结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是和少数人勾结而不与多数人团结”。为政之道更要如此,为政者要团结大多数人,而不能结党营私。

第15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用学习上的“学”和“思”作比喻为政之道。一方面,如果只照搬前人和别人的经验,而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会变成本本主义,一事无成。另一方面,如果不切实际地施政做事,好大喜功,不仅会劳民伤财,还会前功尽弃。

第16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继续用学习上的偏激和钻牛角尖来比喻为政之道。作为个人钻牛角尖害的只是你自己,但为政者这么做害处就大了,如果由着自己的性子标新立异好大喜功,那政事还不全乱套了。

第17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用学习上的不懂装懂来比喻为政之道。读书求知不懂装懂只是害己而已,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让其从政治国,那问题就大了,小则害人害己,大则亡党亡国。

第18章,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上一章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本章从另一个角度继续探讨“知”和“不知”的话题,并将其延伸到为政之道上。为官一方,要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减少损失,对个人对国家都有益。

第19章,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回答鲁哀公如何治民的方法。

第20章,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回答鲁国大臣季康子如何治民的方法。

第21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去做官从政呀?孔子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做了回答。

第22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用车作比喻,把讲信用延伸到为政之道上。诚信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为政者取信于民的基础。

第23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老师,人类社会的礼仪制度的发展可否有所遵循?多年以后的礼仪制度我们现在可否知晓?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24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用祭祀中的一些荒谬现象作比喻,告诉执政者不要忘了自己的文化和祖宗,既不能丧失原则胡乱作为,也不能畏惧强权而见义不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