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最美好的十年,解锁了封尘已久的故宫“倦勤斋”
16岁学艺,拜师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为故宫倦勤斋进行修复工作,受到故宫博物院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她是蔡红光,东阳竹编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
2005年,蔡红光推开沉寂已久的宫门,跟随着师傅何福礼走进故宫内最为豪华的场所--“倦勤斋”,开始了漫长的修缮之旅。故宫“倦勤斋”,乾隆当太上皇以后的住所。
室内嵌竹丝挂檐,镶玉透绣扇。一派江南风韵,精致而又优雅。
纵观整个空间,100多平米里几乎全部是竹编工艺,就连床和书架也有竹丝镶嵌和雕刻。因此,倦勤斋被誉为故宫内建筑级别最高,最为豪华的场所之一。一直以来,由于修复技术难度高,从未修缮与对外开放,直到蔡红光与其师傅何福礼的到来。蔡红光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倦勤斋时的模样,辉煌而又震撼,犹如一个庞大的竹编博物馆,但细看却能发现许多岁月的痕迹。
千年前工艺精湛的宝贝上附着尘土,一些格扇、角牙因年深月久虫蛀风化,竹丝掉落,缺损;乾隆皇帝御床的床沿板,图案损坏严重,有些甚至一碰就会全部散架;200多年的时间洗礼下,竹丝颜色各异,有黑色、棕色、红色、金黄色……面对这一情景,内心激动的蔡红光逐渐变得平静,她开始清晰地意识到修复背后的困难与挑战。修旧如旧是整个团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修缮“格扇”和“角牙”上缺损的竹丝,首先要确保竹丝的粗细、厚薄、长度完全一模一样,以达到“天衣无缝”,这实在是一件有相当难度的精细活。
为了做好这门精细活,蔡红光心如止水,完全与安静的故宫融为一体,每天不断地重复着劈篾为丝、精编细织的手工活。6月中下旬的北京,酷暑难耐,故宫分配下来的工作场所里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挥汗如雨,浑身湿透对于竹编修复团队的4人来说是常事。不仅如此,他们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在故宫的摄像镜头、声音监控等设施的监督下进行,同时央视摄影机也保持着不间断的跟拍。
然而,这些机器设备丝毫没有影响到蔡红光的状态,她没有抱怨也没有懈怠,跟着师傅何福礼一起,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在倦勤斋修复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极为困难,那就是失传已久的“翻簧”工艺。为了修复“翻簧”工艺上的图案中,蔡红光跟着师傅不断地研究与尝试,最终找到了修复的方法。
“翻簧”选用的竹子,太老、太嫩、太脆都不行,必须是生长期为3-5年,冬日里朝南且生长在黄土上的。然后将竹簧进行软化,软化后像纸一样薄,又像布一样柔软,才能在凹凸不平的木雕图案上进行镶贴。就是靠着这一点点,慢慢地镶贴,整个倦勤斋才修葺一新。
在蔡红光的心中,这次的修复之旅是为“进修”,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此,她一做就是近十年的时间,劈篾、精编、修缮……她不断精进着自己的手艺。对于竹编,蔡红光发自内心的喜欢。16岁开始学习这门手艺,每天工作至少10小时,有时候坐在窗边工作台,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自己都不知道。
2009年,在半立体竹编《九狮图》中,蔡红光承担了绣球的编织工作。用三种颜色的超细竹丝,编织出六角穿丝菊花图案,其中最细的竹丝直径仅0.025毫米。
巴掌大的绣球,蔡红光用了3个月完成,挑战极高的精细度,结果把一双眼睛熬坏了,红血丝从此再也无法褪去。
不仅如此,蔡红光还用女性特有的柔性,赋予了东阳竹编更为精致细腻的感觉。竹编《海螺》,首次运用了高密度褶皱。
凹陷处连手指头都伸不进去,她硬是靠着手感,借助一枚钎子,完成了这件作品的编织,获得了百花奖金奖。如今,无数奖项加身的蔡红光仍在不断挑战自我。在她的眼中,竹编工作中有着永无止境的挑战,值得她为之奋斗一生。她笑着说:“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竹编,竹子是我的闺密。”
人生如竹,这也许就是蔡红光最好的写照,也是她唯一的归宿……关注微信公众号“聚米派”,了解更多美好、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