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易经》:《周易》美学与神秘的黄金分割点!
圣人作易, “仰视天象,俯察地理”。
伏羲一画开天地,文王兼三才而两之。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将天地大美融入其中,并以极其简单的阴阳符号展现,《易经》是美学之祖。
什么是美?
“美”是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火)。
美至少有四层含义:
第一,羊大为美。古人以羊为美食,饥肠辘辘的人类发现了肥壮的大羊,终于可以饱餐一顿,所以当时的美还是停留在食物角度;
第二,羊火为羙。肥嫩的羔羊用火烧烤,香气四溢,吃起来美滋美味。所以,美的本意还有“烤全羊”的意思,这时候人类发明了火,终于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精神追求提升了!
第三,宗教之美。美字甲骨文和金文很像一个带着羊头(鹿角)面具或插着美丽羽毛(鸟雀)头饰的大人(巫师、君主)在跳舞或举行祭祀仪式。
以鹿为图腾,头戴双鸟的萨满女巫师
第四,温顺为美,阴柔之美。俗话说“美色可餐”,饱暖思淫欲。羊是温顺的动物,“美”上面的“羊”代表阴柔,下面的“大”代表阳刚,此时美的含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符合《易经》地天泰,上阴下阳,阴阳交泰,男人追求女人的卦相。
从广义上讲,整部《易经》都是美学之作,毕竟我们能想到的美学范畴,比如哲学、散文、诗词、戏曲、音乐、舞蹈、书法、美术、视觉传达等等,都能从《易经》及其关联的阴阳五行、占卜祭祀等方面找到源头。
从狭义而言,《周易》的离卦讲美,贲(bì)卦讲美。
离卦,前面已解读,重点分享下贲(bì)卦。
贲者,饰也。——《易·序卦》
贲(斑),上面是花卉的卉(也可能是萨满巫师崇拜的鹿角),下面是贝壳(也可能是萨满巫师的手鼓,而贝壳也确实是萨满巫师的装饰物),代表有花纹装饰的贝壳,延伸为贝壳的光泽。贝壳是古代重要的饰品和交易货币,这一卦特指饰品。
所以,贲卦,有修饰、装饰的意思。
山火贲卦是上艮下离,内卦为离火为美,外卦为艮土为作品(饰品)。
贲卦的前一卦为《周易》第21卦:火雷噬嗑卦,有咬合之意。
《序卦》说“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物相合则须饰,以修外也。”
贲卦原文: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由此可见,贲卦包含了天文与人文,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文化之美的内涵。
正如《管子·五行》所言,“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与宇宙自然的阴阳时序相互协调,然后才能产生天地自然的美好万物。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火就是文明之源。
《象》中指出:离火在下,艮山在上,“山下有火”深刻揭示了文明的起源和根本动力。人类从山上下来,进入陆地平原生活,因为有了火,人类文明才进入新时代。
贲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山与火、贝壳与光泽交相辉映,彼此烘托。君子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光明磊落行事,不可轻易地决断人事。
再看六爻爻辞: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俗话说,再一再而不再三四,贲卦中所阐述最有意义的是在五、六爻上。
这基本符合美学的黄金分割点(0.618)定律。
从初爻“贲其趾”,二爻“贲其须”,直到四爻都是体现贲卦的绚丽华彩及装饰之美。五爻、六爻则显现出从奢华富丽向简单素雅方向的转变,反映了《易经》“一切皆有定数”和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美学思想。
《易经》系辞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为乎其中。”
贲卦,艮山为少男,离火为中女,一刚一柔,一外一内,一阳一阴。
天地大美,极致阴阳。
刘熙载说:“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反之抑(阴)也,气内藏而抑也”。
男为阳,女为阴,男主动为刚,刚有外扬,刚烈、刚强、雄壮、壮烈之意,女主静为阴,温柔、含蓄、委婉等等。
阴阳确定了中国古典美学两大类型的统一观,体现了矛盾的互相作用,展示了中国美学的审美观念。
【贲卦启示】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贲卦,不仅可以让我们追本溯源,认识文明的发端,而且通过解剖贲卦六爻,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现代“文明病”的“智慧密码”。
一切皆有定数。“文明以止”并不是反对人类社会朝着更加“文明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强调文明进程、发展方式要符合天地变化、自然和谐,要以“止于至善”为美的终极目标,秉承“真善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友好相处,和谐共生。
《易经》是中华美学第一宝典,“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