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开迪:光储存系统助力大数据时代
导读
当下时代进入了科技发达、信息流通的高速发展的时代,随之而来,大数据时代的气息迎面扑来,吸引了众人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来源:融资中国 作者:张秀华
融中传媒:thecapital
《融资中国》杂志官方微信,整合十年报道资源,用心传递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人与事。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而大数据时代的关键并不在“大”,而在于价值的“有用”。价值储存、价值含量、挖掘成本、分析利用等等比数量更为重要。
中科开迪以拥有二十多项大数据技术关键产品、光存储服务器知识产权及专利,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磁光电整合架构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成为全球新一代磁光电数据中心建设的首创者和领航者。
日前,中科开迪获得了英特尔投资的新一轮融资。其战略性合作将致力于产品运用模块化、可移动式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大数据的整体转移与保密;同时,在安全、智能、绿色、效益等方面,充分利用技术团队的创新与研发,最终使产品达到更适合企业的应用与管理,更有利于助推企业与用户的应用发展。
在传统理念上,人们的存储习惯还局限在网盘或者硬盘存储,对于中科开迪这样一家高新科技公司来讲,其光存储技术以其安全性高、能耗低、寿命长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显现出了独特的业务优势。
“将有价值的数据安全、低成本、低能耗地保存下来,是中科开迪永久不变的愿景。目前中科开迪的存储技术可将数据安全保存100年之久,而普通的硬盘的寿命短、能耗大、存储成本高成为产业弊端。”中科开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理介绍说。
2016年以来,115网盘、UC网盘、新浪微盘、迅雷快盘、华为网盘等多家网络数据在线存储产品宣布关闭文件存储、分享功能。同时,除了配合监管部门专项治理网盘行动之外,各大网盘的集体关闭也意味着这种免费商业模式的失败,网盘收费模式即将开启。
伴随着我国网盘收费模式的到来,由张理为主导的团队,携手国内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开启了中国光存储行业的进发之路。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在吸收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基础之上,介入机器人的智能软件与硬件的有力结合,打造了光存储个性化解决方案,包括BWS(Blu-Wale Storage)蓝晶机柜系列和BCS(Blu-Comtainer Storage)蓝立方集装箱系列,目前,中科开迪创始人张理先后为包括BAT在内的客户设计并成功实施过二百多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科开迪成立于2011年,经过几年来的业务积累和技术研发,2014年,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认证;2015年,中科开迪正式加入国际光盘归档协会,并联合三菱化学和先锋科技等国际知名企业一起制定了光盘归档国际标准;在国内,中科开迪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推进制定国内光盘存储的国家标准。中科开迪不仅有中科院的资深专家的支持协助,还与北航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的密切合作。
谈到与英特尔的战略性合作,张理介绍说“非常荣幸英特尔投资成为我们的战略投资人,这轮融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项目研发,壮大团队。”
中科开迪联合创始人辛力彬介绍说,“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中科开迪就是利用大量数据的存储后,帮助企业做到智能分析和价值利用,进行产业链的布局。辛力彬说到,“存储数据是中科开迪最基础的业务,同时,我们帮助企业组织利用相关数据和分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做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等等”。
为了引领时代前沿,中科开迪自企业成立以来,投入数千万资金进行产品研发。目前联合北航的有效资源和中科开迪的年轻创业团队,机器人研发团队的开发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据IDC数据显示,以2015年为例,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为551亿美金,比2014年增长了8%。出借量增长了4.9%,达到历史记录的970万台,中国市场占比43%,其中60%以上都是用于数据存储服务器。
由此可见,未来市场将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在2017年,中科开迪预计将达到产品的市场份额的1%--3%。张理CEO说,“我们希望可以成为数据存储领域的'瑞士银行’,这是我们的企业发展目标。在整个市场里有很多类似于竞争对手他们提供的一些光存储的产品,我们结合EMC和戴尔、英特尔技术,形成了一个我们自己的独创磁光电融合存储系统。”
对于中科开迪曾经走过的创业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李未院士给出这样的寄语,他说:“数据是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来说任何数据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将人类历史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长期保留下起来。中科开迪凝聚了一群有理想、有技术,有闯劲的年轻人,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希望积极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滚滚洪流中,秉承着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将任何有价值的数据安全、低成本、低能耗的长久保存下来,为承担起人类社会数字资产无线存储的历史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