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谭嗣同到“朱毛红军”,燎原的火种从未熄灭
一
1898年9月21日凌晨,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匆匆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
就在一天前,太后的亲信军机大臣荣禄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光绪皇帝身边的维新派计划围园杀后,帮助光绪夺回帝国的大权。
惊骇莫名的老太后立刻作出了反应。21日清晨,光绪皇帝被幽禁,历时103天的维新变法宣告失败。
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从宫里得到消息,他匆匆赶往浏阳会馆,准备把情况通告维新派的另一个骨干人物—谭嗣同。
谭嗣同
梁启超原以为谭嗣同会很惊慌,他已经想好了退路,只要躲到日本大使馆,再想办法花钱疏通关系。只要出镜,就逃出生天了。
没想到谭嗣同很冷静,他显然得到这个消息比梁启超要早,他告诉梁启超:
“从我参加变法那一刻起,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世界史先例,政体转变,无不流血,让我来做个领头人吧。
希望能用我的鲜血来唤醒国人,更多的仁人志士能够为国家强大而死。
先生,你接下来的担子还很重,你的路还有很长。
你该逃生,我则待死。”
梁启超默然,他也有为变法而死的决心,但是他心里还有更多的不甘心。
看透了梁启超的犹豫,谭嗣同笑了笑:
“这条路总要有人继续走下去。”
梁启超不再犹豫,施了一礼,转身而去。
知道自己死期不远,谭嗣同与妻子诀别。
他对妻子说:
“告诉后来的人们我为了什么而死”,
“可是我们还没有孩子”,妻子早已泣不成声。
故作坚强的谭嗣同一下子哽咽了,说出了最绝望的一句话: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9月28日,谭嗣同被押往菜市口,面对屠刀,他放声大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战!快哉!”
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年仅34岁的谭嗣同,慷慨就义。
不知死而死,是为无知;知死而死,是为无畏。
谭嗣同被斩首之时,京城百姓莫不拍手称快,都觉得维新派的人该死。
一场大雨浇灭了变法强国的熊熊大火。
不过,无须担心。
菜市口的那一瞬间也播下了火种,那是希望的种子。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二
时间回到一年前,谭嗣同回到家乡湖南长沙,他这次回来的目的是创办学校,宣传变法的思想,为国家培养人才。
他的倡议得到了湖南各级官员的支持,1897年10月,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正式成立。
11月,上海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到校主讲,并任中文总教习。
学堂内有一个学生,是全校年龄最小的,但是特别优秀,极有天分。
这个小学生名叫蔡锷。
蔡锷还有个同学,为人雅致,后来专攻教育。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愿栽大树拄长天”。
这个同学的名字叫杨昌济。
长沙实务学堂还有一位中文教习,是谭嗣同的好兄弟,名字叫唐才常。
谭嗣同和唐才常,两人并称浏阳二杰。
谭嗣同之死刺激了唐才常,一颗复仇的种子埋在了心底。
唐才常的思想开始转向,他更加愿意接收革命救国的主张。
两年后,在孙中山的谋划下,唐才常起兵两万,发动起义。
起义没有取得成功,面对前来审判的官员,唐才常面无惧色,傲然挺立:
“此才常所为,勤王事,酬死友,今请速杀!”
对于革命者,清政府向来不会手软,自知死期不远的唐才常想到了两年前死难的挚友,挥笔写下绝命诗:
“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
希望变法图强的谭嗣同走了,革命举事的唐才常也牺牲了。
人死了,一切都结束了。
不,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长沙实务学堂里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的生根发芽。
唐才常高举义旗时,蔡锷也在军中。
唐才常就义时,蔡锷逃到了日本。
蔡锷铜像
在黑暗的日子里,蔡锷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
燎原的火种仍旧接续传承。
三
1911年春天,学员朱德在云南讲武堂认识了年长他四岁的教员蔡锷。
朱德觉得这个教员很不一般,他为人沉静,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他总是喜欢沉默,其他学员讨论时势、纵谈古今的时候,蔡教员从不参与。
不过,大家都很喜欢他的课。他在讲武堂教授的步炮混成作战概论,言简意赅,很有特色,理论严谨,令人心悦诚服。
当时,学员们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加入了同盟会,朱德也秘密入会。
蔡锷早在1906年就已经加入了同盟会,他之所以从不公开身份,是因为他太明白时机的重要性了。
时机并没有让他等太久,1911年10月30日,云南革命军发动起义,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被推举为都督。
4年后,袁世凯背叛革命,准备复辟帝制。蔡锷逃离北京,辗转回到云南,再举义旗,护国战争爆发。
此时,朱德就在护国军中,跟随蔡锷讨伐袁世凯。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11月8日上午,34岁的蔡锷在日本福冈因病逝世。
临终之前,蔡锷留下遗言:
“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蔡锷走完了他的一生,朱德还要继续走下去。
救国的路上少不了曲折、往返甚至是迷途。
1917年,已经是滇军旅长的朱德参加了针对北洋政府段祺瑞的护法运动。
1921年,朱德升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
官越当越大,国家却越来越糟,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
军阀草菅人命,百姓民不聊生。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朱德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顿时觉得耳目一新。
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共产主义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三河坝分兵之后,担任殿后任务的朱德成为了革命的幸存力量。
危机关头,朱德挺身而出,稳定了军心。
一支残兵成为了日后百万大军的根基。
四
维新变法失败的消息传到湖南,杨昌济心灰意冷。
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专注于做学问。
杨昌济
国家兴废、民生疾苦,他都藏在了心里。
他后来告诉自己的学生:
“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
1915年,杨昌济在湖南一师讲学。在学校里,杨昌济发现了一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毛泽东。
他惊异的发现毛同学不禁语出惊人,并且富有远见。
杨昌济对这位学生给出的评语是:
“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
临终前曾致信好友章士钊(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信中说:
“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燎原星火,熊熊燃烧。
井冈山会师
五
五四运动学生被捕,入狱时一个个毫不畏惧,狱卒问之,答曰:愿为谭嗣同。
谭嗣同之死,影响几代中国人。自谭嗣同后,无数青年愿为中华之变革流血牺牲,以谭嗣同为榜样。
谭嗣同一生没见到他和梁启超追求的少年中国。
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莫过如此。
公死百世名,天下终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