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春光好





徽州人建房造村,都非常注意水口的建造。风水上认为水即是财富之气,为了留住财气,在选中好的水口位置上,最常见的是以桥为主要“关锁”,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故灵山村的水口处建有天尊阁、五福庙、灵阳桥,并有一苦丁茶树。灵山的水口呈“S”形,弯弯曲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曲水锁财,象征水源不断,财源滚滚,“肥水不外流,钱财不外流。”有水、有桥、还有庙。灵山水口处建有雷租庙,灵山方姓始祖是轩辕皇帝左相方山侯方雷,灵山天尊阁和方氏祠堂悬挂的雷祖像,就是方雷之像。“天尊阁”,又称“雷祖庙”,系明代洪武年间方圣安、方圣平、方圣功三兄弟共建。该阁建在灵山水口灵阳桥右边,故又称“水口庙”。天尊阁气势宏伟,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阁内天花板彩绘,颜色鲜艳,图案精致。大殿上题联云:“钟声半逐前溪去,山色都随彼岸来。”又一联云:“殿阁钟山川灵秀,水声喷谷口澄鲜。”只可惜年久失修,飞檐垂落,窗门俱无,砖随雨落,瓦跟云飞,摇摇欲坠。紧靠“天尊阁”的是“文昌阁”,并排而建,第二层互相通连。阁已毁,遗址尚存。过灵阳桥,经天尊阁、文昌阁,山脚下石边长着一棵有500余年树龄的苦丁茶树,虽皮烂心黑,长势仍然茂盛。“天尊阁”前有一个小石板坦,坦前是人工筑起的蓄水池。丰溪水在蓄水池中打两个弯,穿入灵阳桥,飞流而下,声震如雷,一头跌入深涧,碰着对面山脚下的石塌,右折从东向西流去,再左转穿过专为风水设计的月亮形石桥洞,穿山过涧,汇入丰乐河。

翰苑牌坊与雷祖庙口隔一条小溪,相隔10余米,巍立相望。牌坊建于明正德六年,横梁上横雕“翰苑”二字,此二字之上竖雕“恩荣”二字。经不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雕刻图案已剥落不少,残缺不全。牌坊前有灵山村主干道及一条山涧小溪,主干道由牌坊下而过,通过五福亭,东去方家坞;小溪绕过牌坊后流进灵阳桥。通过牌坊,沿溪水逆流而上,通过一座小桥,走20米路左右,便来到了灵山祠堂。祠堂建于明弘治年间,到明万历年间,杰兴公十九世孙杰公二十世孙信公、叔侄二人委托当朝太保许国大学士奏本皇上,为方氏祠堂题名,皇帝口谕:名世。




灵山依山傍水而建,居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以灵金河为纽带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河两边依林靠壁,筑房造屋。灵金河左边的房子坐北朝南,右边的房子坐南朝北,遥远相对。灵山村内有一3华里长,1米多宽的灵山古水街,街道皆由古石板铺成。





灵山十八弯,代代有做官,文风昌盛,人才辈出。东汉名臣汉黟侯方储之三十三世孙杰兴公(字世隆)于后唐长兴庚寅年间(公元930年)为避五季之乱而迁于灵山,见灵山山环水绕、瑞气腾腾,遂与三子定居于此,是为灵山方姓之始祖。从杰兴公来此居住,方姓遂成为灵山村第一大姓,灵山村现有900多人,其中方姓约占90%。明代中后期,灵山人亦官亦贾亦儒,盛极一时。灵山村比我想象的有韵味,以灵溪为界,灵山的房子紧贴着山脚,北边宽,从谷底向山坡建房,就有了层次感,层叠感。这比平原的村落多了很多的角度和情趣。一点一点往下走,高低起伏的巷道,弯弯兜兜的移步换景。我进的第一家农户正在编织竹筐。老房子的空地上是悠闲的黄牛。村民还是很开放的,即使家里没人打开也是开着的,我们小心翼翼地蹩进去,匆匆地拍几张照片就逃出来了,后来发现是我们小人之心了,后来发现灵山村民跟别的徽州村落不一样,热情大方得很,不回避镜头,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走进家里也不计较。在水街尾部我们走进了一家编织竹畚箕,为了给我们演示,拿出一个半成本,给我们一步一步地做了一遍,一会儿一个完整的畚箕呈现我们眼前,他哈哈一笑,很有点成就感。后来知道灵山四周竹林环绕,竹海茫茫,横无际涯,这即是灵山的竹海。灵山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愫,户户皆会竹编,编织出竹篮、斗笠、簸箕、筐子等精美竹器,这便是灵山一绝——竹器。

这是我最感兴奋的,灵山还真的是少受旅游的影响,也就我们刚到村子时候有一大拨游客,等我们走的时候就基本没有游客了,安静下来的古村恢复了质朴的面容,让我几乎都不忍心走了。一路走来,我遇到一大批扛着柴火、背着菜篮的村民络绎不绝地从水街的另一头而来,他们应该是刚从地里回来,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从水街回程,正是午饭时候,童年的一幕再现,村里人都抬着饭碗,聚到街边吃饭,有说有笑,一个农妇高抬着饭碗,看到我拿着相机,笑着说,来给我拍一个。这在对拍照很回避的徽州还是第一次。我只是有点后悔只带了广角,没有带长焦。这一切都很快就感染了我,也让我爱上这个小山村,刚离开就想着再一次再来了。





灵山村最具特色的就是古水街了,整个村庄沿丰溪两岸建造,顺溪就势,街伴溪弯,建在二山夹一坞的涧中。灵山街,又称凤凰街,整条街道就地取材,用一色的粗麻花岗岩石条铺就。沿街逆水而上,左边较狭窄,进深只有一屋之地,出门过溪,溪桥用三五根粗麻花岗岩石条架成,长约八、九上十尺。右边地势稍为开阔,进深不过十丈。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紧紧相连,面溪而建,房屋之间偶尔间隔有很窄的小巷内通。当地人为了拓宽街道,减少占地,沿溪石条突出一、二尺,悬空在水面上,增加了街道的宽度。灵山街大约有二、三里长,丰溪落差很大,故采取梯级筑坝的方式缓冲水势,蓄积用水。坝高有的高达丈余,山泉飞泻,瀑布高悬,随四季变化,演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春夏季节,水流湍急,其声震耳,有如万马奔腾之势;秋冬之时,水清流缓,叮铛作响,有如轻歌曼舞之情。有水必有桥,灵山的古水街上就有大小不一的石板桥三十六座,对于三十六桥的得名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当年许国在皇帝面前吹嘘灵山的富有和秀丽景色,并写下了一首诗:“两典(当铺)一街楼,三十六洞桥不出村。十里海棠五里桂,万杆翠竹千株松。”前面两句写灵山的富有和人文景看,后两句写灵山的秀丽景色,三十六桥也就因此得名。


出灵山村,从灵山脚下一路上行,沿途山道弯弯曲曲逶迤而上,流水潺潺,竹海叠翠,山森青秀。随着山势的不断上行,灵山峡谷逐渐形成一层层形状各异的梯田,层层梯田,弯弯田埂,就看到金黄的菜花了,呈坎客栈的小姑娘告诉我们,灵山梯田的菜花还没到盛开期,确实如此,但也蔚为大观了。站在公路旁,透过路边茂密的竹林俯瞰,灵山梯田隐现在萧萧之影中,再往下走,则豁然开朗,大片的黄色铺满山坞。层叠的梯田,静静地躺在山坳之中漏斗般的梯田,螺旋状的视觉,一圈一圈像极了一个大锅子。

在徽州,说起米,谁都知道“灵山贡米”。据说只有这山坞中梯田产出的米才是真正的贡米,因为这里地理位置高,灌溉水质好,日照比山下要短两至三小时,生长周期要长一至两个月,属高山冷水田,所以米质柔软,颜色透明,散发清香。明万历年间,大学士许国上奏皇帝说灵山米好吃,味道比无锡的米还要好,皇帝听后,遂让进贡灵山米到皇宫,神宗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于是让灵山人每年进贡,灵山米自此成为贡米。因此这梯田至少是明代就有了,整个面积据说有3000亩。这次只能算是匆匆地一瞥,就急急地往下一站蜀源进发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