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收藏好方法
真品的哈利光用一般的照相机可拍摄到,而仿品的光则拍摄不到。所以,有无哈利光是鉴别真假唐三彩的一个过硬的标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哈利光,所以不排除没有哈利光的三彩器也属真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时至今日,未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见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见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经药水处理土埋之后釉表会出现酸咬的小孔,但很有规律,僵硬不自然,腐蚀程度较一致,没有腐蚀的过渡现象。实际上高仿者在釉表的处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药水处理,釉表的光泽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识破;不用药水处理釉面又太光洁新颖,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经检测马脚又露。在观察腐蚀细孔时要注意把它与釉面在窑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棕眼区别开来,棕眼仅出现在釉表,深度约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蚀细孔则深入釉里,有的腐蚀至胎表。
唐三彩的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 次,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黄、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唐代,唐三彩是一种冥器,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所谓冥器,也就是专门为殉葬而制作的器物,并不是活人的日用品,再加上唐三彩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因此,这种精美的陶器千年来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57年,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的巩义市发现了烧造唐三彩的窑址,这才真正揭开了唐三彩神秘的面纱。
初唐前期的雕塑作品在风格上还保留有北朝晚期和隋朝的特点,表现在唐三彩上,就是融合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性,还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世纪80年代,国 门渐开,北京唐三彩赢得了国际声誉,它的社会知名度也迅速提升,唐三彩礼品大量销售,当年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时,贾夫人的房间里居然也摆了一件唐三彩,其实这是绝不可能的,在历史上,唐三彩多是冥器,并非陈列品。唐三彩虽漂亮,但质地疏松,容易漏水,且釉上含铅等毒素,在生活中基本没有实际用处。在唐代,不同品级官员在墓中可放唐三彩的件数有明确规定。
随着唐代贵 族厚葬成风,作为随葬品的唐三彩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还出现了名贵的蓝釉器。此外,不少作品属于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题材,如:驮有生丝和货物的骆驼等动物、膘肥体壮的西域良马、凤首壶、兽首杯等,它们充分展现了大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