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乐土,“五彩”松潘
“五彩之城”
松潘,位于四川省的西部,是一座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极具风情。
松潘是一座五彩斑斓的古城,不用说别的,光是城中各种风格的建筑,就让人目不暇接。
古城西侧的城隍庙、观音阁与城北的清真古寺、拱北寺遥遥相望。
古城北边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南边的羌碉遥相呼应。
就连大街小巷里,都散落着具有藏羌回汉浓郁民族特色的院落民居。
藏式建筑色彩艳丽,雕花精美,十分吸睛。
石块砌成的羌族碉楼,古朴典雅,夺人眼球。
还有回族民居“燕儿窝”,因其正面成“凹”形故称……
这一栋栋五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建筑,不仅能为松潘人遮挡风雨,也让这座城得了个“五彩之城”的美誉。
藏汉和亲佳话松潘,是四川通往西北的重要关口,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冲。
杜甫曾有诗云,“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正是对边陲要塞松州(松潘古称)的写照。
公元638年,吐蕃王松赞干布率二十万兵马攻打松州。
唐太宗派出五万步骑,夜袭吐蕃军营,松赞干布兵败还藏,后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
唐太宗下旨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从而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藏汉和亲”。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不仅结束了松州连年的战乱,巩固了唐朝西部边陲的防御,也开启了藏汉和平交往的新局面。
回汉廊桥佳话
在古城中,岷江上,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廊桥,名为“古松桥”。
那时,随着商贸的发展,大量回族百姓迁入松潘,他们居住在岷江以北的城区,与岷江以南的汉族居住区隔江而望。
而这座廊桥,就成为了两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换、购买物资的重要场所。
相传,在那时,有一个汉族小伙在廊桥上邂逅了一位回族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相互爱慕。
但因为当时汉族和回族,并没有通婚的先例,且两族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对对方都不甚了解,所以,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反对。
为了让姑娘的家人同意,汉族小伙按照回族的方式邀媒下聘,请父母、亲戚陪同前往求婚,并当着双方家人的面立下誓言,“一定尊重回族女孩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小伙子的诚意终于打动了回族姑娘的家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结婚后,汉族小伙遵守誓言,与回族姑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们的爱情故事在松潘传为佳话。
后来随着各民族交往的增多,民族间的隔阂渐渐被打破,以往只在自己民族通婚的习惯也逐渐改变,回汉通婚的现象逐渐频繁起来。
而今天的松潘,多民族家庭高达15000多户,他们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松潘的繁荣。
藏羌回汉一家亲
这些年,松潘旅游业兴起,古城厚重的人文历史,让游客流连忘返。
松潘古城墙是人们抵达这里旅游的第一站。
修建于明朝的古城墙雄伟壮观,总会引来人们阵阵惊叹。
可是,在二十多年前,这里却还是杂乱无序的状态。
近代以来,城墙渐渐失去了防御功能,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家为了节约成本,开始挨着城墙修建起房屋,有些人家甚至住进了城门楼上。
1991年,松潘古城为开发旅游,启动了恢复古城墙和重建北门楼的项目。
这是一项既可以保护历史文化,又可以改善民生的大工程,古城人都很支持。
为此,很多居民拆掉了家中院墙,捐出12000块古墙砖,用以重建古城墙。
与此同时,松潘当地政府也为城墙周边的300多户居民划出了新居的修建场所,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修建房屋。
敏开第还记得,当他修建新房时,所有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赶过来帮忙,打地基,砌墙砖,刷墙面,只要能出上力的就一定会来搭把手。
那时候人工多,机器少,都是凭自己肩挑背扛,可是街坊四邻没有一句怨言,全都尽心竭力帮忙。
2005年,新居落成。
搬家那天,附近相处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无论藏羌回汉都纷纷来为敏开第一行人送行,有的抬家具,有的抱行李,有的端日用品,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搬到了新住处。
如今,虽然敏开第和街坊邻居们住得分散了,但是每个周末,他们都会相聚一起,喝茶聊天,逛逛古城。
虽然走动的距离远了,但感情却一点儿都没减退。
往事越千年,松潘,这座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旅名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此地并存交融,和谐共生。
今晚20:00,来“五彩之城”松潘,品味千年不散的人文魅力,感受和合共生的人间乐土。
《记住乡愁》第七季
播出内容:《松潘——川西重镇 五彩古城》(上)播出时间:2021年2月18日(周四)20:00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