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话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种下希望,秋天收获喜悦!
金猪贺岁,喜迎新春!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今日立春春已始!
今天是除夕,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
祝大家春节快乐,事事顺心!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人生顺得一路躺赢!
作家朱自清眼中的春,是这样的:
古人说春打六九头,这得从冬至说起。冬至开始数九,冬雪雪冬小大寒,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一共45天,就要立春了,五九之末正是六九之初。
中国人的春,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春,是春雨惊春清谷天,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过程。
为了把春天更细微的过程描述,古人还把每一节气划分成三候。比如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就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物候学》。
古人对春天的深刻认识还可以体现在下面一段话中: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春三月,是“发陈”的季节。
何为“发陈”呢?陈,是指陈年的种子、陈年的树枝等等。陈年的种子在今春萌发出新芽了,叫做“发陈”;老树发新枝,也叫“发陈”。有的书把“发陈”解释为推陈出新或者吐故纳新,读者自己斟酌。
所谓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开始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天地万物都渐渐地从蛰伏中苏醒过来,发新芽、长新枝,预示着生命又开始了新的气象。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个时候,气温渐渐回暖,地温逐渐增高,天气、地气转冷为热,都转而向上生长。受天地生长之气的感召,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万物,也向上生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万物以荣”的“荣”字,繁体字写法是“榮”,从造字看,在屋子里木生了两把火,火很旺啊。这个“榮”字,在这里体现了世界万物旺盛的生命力。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人作为天地间的万物之一,在这“天地俱生”季节,同样也会有所感应,起床、睡觉等生活习惯,也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人们晚上睡觉,相比于冬天,会睡得晚一些;早上起床,相比于冬天,会起的早一些。早上起来了之后呢,也愿意在庭院里四处走一走,感受一下大好的春日晨光;而冬天呢,因为天气寒冷,早上起来了,也没多少人会去庭院里兜冷风。
但有的人会把“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这句话当做春天的养生要求看,所以,他会追问:晚上什么时候睡,算是晚点睡?早上什么时候起,算是早点起?其实联系上下文,这里也许不是这个意思。每个人的体质、健康情况不一样,若规定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似乎并不太恰当。但不管人的体质、健康情况怎么样,大多数人还是能感知季节的变化的。在春天的时候,的确要比冬天起得早一些,睡得晚一些。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里“被”,念“披”。被发,就是把头发披散下来;缓形,是指形体要舒缓。越是和缓放松,越有利于生长;越是宽松的状态,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志向。
从“志”的造字来看:“士”加“心”,士的下横表始于大地,中横表和于人事,竖表示立于大地、和于人事、指向天空。所以,志,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或者理想。那么,“志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比如说,春日暖阳下,总是感觉从内心深处会油然生出一种想要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的愿望,这就是“志生”,也就是志向萌生了。
萌生的志向需要养护,所以养志很重要。要养好志就要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意思就是,刚萌生的志向还很微弱,需要细心地呵护它,而不是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志向的成长需要给予它适合的生长环境和养分,而不是夺取它成长的条件。在志向成长的过程中,要有欣赏和鼓励,使它蓬勃,而不是惩罚和打击,使之萎缩。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也就是说,顺应了春季的向上生长之气,这就是养护生长之道。
如果养生做的不好,生命之气不能得以生发,那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也就是说,背逆了春天的生长之气,五脏之中肝气的生发之气也会相应受到伤害,由此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变(寒变者,夏日得病之总名),如果这样,供奉继续成长的能量也就会相应的减少了。
所以,春气的调神就是指“养生”。具体说来,这个养生,包括呵护生机、养护生气、鼓舞生长这三个方面的含义。特别要注意的是,养生不是养身,养身是调理色身,和养生侧重点是不同的,不可混为一谈。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正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生命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轮回,同时,在宇宙间也流转着新的希望。
天地之间春如此,人生之中春亦是。你家若有少年郎,应效天道来教养。
部分内容来源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3935066901666&wfr=spider&for=pc&isFailFlag=1
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