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依恋关系你知多少?

以下几种情形,你们是否也遇到过?

情景一:

妈妈:宝贝,爸爸带你到出去玩会,妈妈在家烧饭好吗?

宝贝:不要,我要妈妈陪我,让爸爸在家烧饭。

情景二:

妈妈下班回到家,宝贝张开双臂迎接妈妈的到来。

宝贝: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妈妈:妈妈也想你呀,下班了就赶紧回家了。

宝贝:(娇滴滴的)妈妈你帮我弄这个,弄那个。。。

老人:怎么妈妈一回来,这孩子这么娇气了?

情景三:

幼儿园亲子活动或者家长开放日,宝贝看到自己的家长来了幼儿园,脸上的表情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宝贝:妈妈,你来陪我上幼儿园啦,我好开心。

妈妈:是啊,今天老师邀请妈妈来参加宝贝的幼儿园活动,妈妈也很开心。

宝贝:妈妈,我想坐你怀里,可以吗?我不想自己坐凳子。

妈妈心理明白孩子是在撒娇,但仍然理智的让孩子坐回自己的位置。

情景四:

周一的清晨,妈妈准备出门上班。

宝贝:妈妈,你不要上班,我要你陪我,你送我去幼儿园。

妈妈:妈妈必须要上班呀,要不然没钱给你买吃的,穿的啦。

宝贝:让爸爸去上班,我就要妈妈陪我。

说完之后,又是一场生离死别,宝贝哭的梨花带雨,妈妈狠狠心出门了。

这样的情景相信还有很多,很多妈妈非常头疼,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陪孩子了,可孩子还是缺乏安全感,总担心妈妈会走掉,不陪她。到底该则么办?

在解决怎么办的时候,我们需要先了解为什么,孩子为什么会依恋你?同样是依恋,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各不相同?

所谓依恋,这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话题,就是宝宝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照料者之间情感的纽带关系。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留守者儿童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关系比较好的原因。

提到依恋关系,就必须要提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他通过设计一个心理实验,用来研究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并与母亲分离后的行为和情绪表现。这个实验过程叫陌生情境技术,由这个实验得出的依恋类型被广泛的运用在心理学领域。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过程是由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上述实验过程来自百度百科)

通过观察多个宝宝的表现,艾恩斯·沃斯把妈妈宝宝之间的依恋行为分为3种:焦虑—回避型、安全型和焦虑抵抗型。

1回避型

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关系呢?这主要跟父母平常对孩子的表现有关。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对孩子冷漠,忽视或者回避孩子的需求,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言的就形成了回避型的依恋关系。

回避型的孩子通常对身边的人和事比较冷漠,情绪波澜不惊,但是内心却十分敏感多疑,似乎是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其实内心充满了需求。这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弱,需要父母给与协助,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2安全型

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宝宝能很愉快地玩耍,当有陌生人进入时,他们会有点警惕,因为母亲在身边的缘故,能继续玩,没有烦燥不安的表现。但让他们单独跟陌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会停止玩,并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大哭。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宝宝很容易被安慰。

这种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跟父母平常对她的各种需求响应及时性有关,小宝宝还不会表达自己情绪时,父母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响应,孩子就能感觉到安全,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安全依恋关系。

从占比就可以看出,安全型依恋占绝大多数。这种类型的孩子自信、安全,社交能力强。容易与别人交流沟通,也容易交到朋友。这类孩子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跟父母的关系也非常好,能够遵守规则,也愿意学习新事物,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3反抗型

这个类型的宝宝有非常强烈的分离焦虑。同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的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反抗性的依恋关系?家长还是要从自身检视。通常父母意见不合,或情绪反复多变,对孩子的态度也是会冷忽热,全靠自己的情绪来决定时,这样对待孩子的结果只会是让孩子也变得焦虑,烦躁,从而形成反抗型的依恋关系。

了解了三种不同的依恋关系,现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1
重视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还不能用语言表达需求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的哭闹给与响应,该吃吃,该喝喝,该换换,该睡睡,该玩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关注,那么孩子也就会慢慢的建立足够的安全感。但孩子可以自己表达需求时,父母仍然要及时响应。能支持的给与支持,做不到的需求也要跟孩子说明原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比任何玩具零食带来的满足感,安全感都长久。

2
正视孩子的哭闹。

很多朋友会觉得孩子的需求那么多,我并不能都满足,总不能孩子一哭闹我就满足吧。是的,孩子最单纯,喜欢用简单粗暴的哭闹来达成自己的心愿。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温和又坚定的说不啦,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被满足,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通过哭闹得到相应。不合理的诉求只能说不。当然,如果孩子是正常的需求,父母延迟满足或者带有条件的满足,孩子的哭闹就要去及时响应。

3
科学的分离方式

记得有一个朋友跟我吐槽,他老婆看了某大V的不隔离的亲密离乳经验,现学现用,坚决采取不分离的方式离乳,最终把孩子送进了病房。离乳如此,分离亦如此。不得不面对的分离,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采取逃避的形式,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虑。让孩子接受事实,学会面对现实,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是科学正确的做法。

孩子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对父母的情绪非常敏感,你开心她也开心,你快乐她也快乐,你烦躁不安她也亦如此。想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那就多陪陪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跟孩子共同成长吧。

关于性格养成,我还写过:

“延迟满足”,你怎么看?

以暴制暴,不如以柔克刚

(0)

相关推荐

  • 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在我的来访者中,有这样一个家庭,令我印象深刻. 40出头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见我,男孩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小心翼翼的,依偎在妈妈的身边. 她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应该是患上了恐惧症.我问她,你怎么理解这个 ...

  • 别让孩子“遗传”你的焦虑

    一个人怎么处理自己的亲密关系,和他童年时期被如何对待有关,特别是和主要监护人之间的"依恋关系". 很多你在人际关系中的纠结,早就在童年时期建立的不安全依恋关系中,埋下了种子. 不知 ...

  • 分离焦虑背后的窃喜与恐惧

    大家好,我是咨询师张秋艳.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分离焦虑背后的窃喜与恐惧. 当初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在8月份就有一位来访开始谈她和女儿的关系,她担心9月份时女儿又会像以前一样每天哭闹,在上小班的每天送去 ...

  • 所有令人讨厌的样子,都只是不被爱的样子

    什么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 正直勇敢, 开朗乐观, 成绩优秀, 乖乖听话-- 其实今天想说的就是,只要你爱对了孩子,和孩子建立起足够亲密的依恋关系,他就会成为你想要的孩子 ...

  • 【教育读书】依恋关系是关键——读诺伊费尔德等《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有感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依恋关系是关键 --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有感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境况?你让他写作业,他说要先玩一 ...

  • 孩子也是国家的!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给母亲3年产假,利于培养正确的依恋关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李玫瑾老师的讲课,语言风趣,有干货,所以受到很多网友的欢迎. 李玫瑾老师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建议:希望国家立法,给母亲3年的抚养期. 因为李玫瑾老师认为3岁前的教育直接决定了孩子成年后的行 ...

  • 如何养育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童年

    综合了大家的反馈我们决定以音频+文字的形式,在推文里给大家送上一些育儿及青少年成长规划的内容. 亲子育儿课程将以阿德乐个体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结合正面管教工具,以经典心理学实验+真实案例分析+实操工具介 ...

  • 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持续而特别深远的心理连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时期的经历,对于之后的行为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根据依恋理论,早期的依恋模式是建立在婴儿期和养育者的关系.安全感是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 ...

  • 孩子越大越跟自己疏远?多半是妈妈,没有建立好“亲子依恋关系”

    宝宝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未来和期盼,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随着宝宝的成长,有些妈妈就开始烦恼起来了,因为宝宝特别不好带,仿佛跟自己特别疏远,而跟爷爷奶奶却十分亲近. 于是,她们就特别羡慕那些亲子关系 ...

  • 给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 | 比起教育技巧,依恋关系更重要

    亲子精选频道:一个有态度的公众号 长的好看的人都点击蓝字关注了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武志红 1 - 亲子精选频道 - 已经晚上8点,12岁的杰里米还在捧着电脑专心和朋友聊天,八 ...

  •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你知多少?

    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求知欲强.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 ...

  • 让人舒服的关系:知分寸、懂换位、付真心

    让人舒服的关系:知分寸.懂换位.付真心来源:十点读书 作者:田童 编辑 蕙质兰心 人这一辈子会与很多人有幸遇见,不管是相伴一程还是携手走过更漫长的岁月,让人期待的都是一段相互理解.彼此懂得的关系.一段 ...

  • 跟孩子处不好关系不用怕

    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就不能用一时来了断它,要想得更长远.我跟我儿子处不好,没有关系,慢慢地改变,我改变我自己,他改变他自己.你看我没有说,我改变他,他改变我.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情.我只能改变我自己,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