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治验偶拾

导读:

今天的文章是宋老早年在湖南的行医记录,因治疗咳喘病“无心插柳”而治愈两例胃癌。此两例医案最初发于北中医内部,作为内部论文供同道学术研究之用。今有幸看到此文,公之于众,或能“鉴于往事,有资于医道”!

余多年临证中,常遵法用仲景方,效者辄多,也往往有治此病而使彼病获愈者,虽属偶然,亦有必然之理在,小结此类经验,亦可作临床之思考。

射干麻黄汤原治:“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者。辛已年(1941)季秋,有王某,男,60岁,商人。称胃脘痛伴咳嗽痰喘已30余年,迭更多医,迄未痊可。三个月前往广州经营,脘痛大作,急往XX医院诊治,医生谓需住院检查,后确诊为胃癌,当做手术,否则无治,又云手术也难保不复发。自念身已老朽,不愿耗费多资,遂结束在广州之经营。又因长沙XX盐店尚有股份,即前往清理资产,顺便在XX医学院诊治,检查结果与前同,仍不愿手术。回乡后邀余往诊,余谢以不敏,令转求高明。其竟不再求医。于三天前因受凉而发热恶寒,咳嗽喘满,喉中痰结难出而多涕唾,坐卧不宁,再次求诊,说今但求缓解咳喘症状,可不管胃癌等语。见其面目浮肿,呼吸喘促摇肩,时腹自痛,饮食不入,大便不畅,小便多,胃脘部按之有硬块,稍压则痛剧,舌质淡,边有紫块,苔白厚,脉浮紧。今时值秋季,肺受寒邪,素有痰饮,肺胃合邪,据证从寒邪外束,饮邪上逆施治。法当散寒涤饮,降逆平喘,与射干麻黄汤。
射干三钱,麻黄(捣,先煎去沫)三钱,细辛二钱,紫菀三钱,半夏四钱,款冬花三钱,五味子三钱,生姜四钱,大枣六枚,上药一帖,以水三杯,入麻黄煎沸,以纸掠去浮沫,加入诸药,煎取一杯,分温二服。

二诊:药后得微汗,寒热减,咳喘稍轻,仍痰多喉鸣,原方二帖。

三诊:脉浮已去,仍有紧象,舌质转红,苔薄白,咳嗽大减,痰亦易出,浮肿已退,稍能纳食,自称胃痛亦见轻。余以舌质转红,为麻黄发阳,去麻黄加知母三钱,三帖。药后诸症渐减,遂自己续服三十余帖。

两月之后再次请诊,述药后咳嗽已愈,食纳佳,睡眠可,且胃痛未复作,求与善后之方。切其脉渐和,舌质仍红,苔常,大便尚不畅,上方去知母加玄参三钱以清浮热,生地六钱以养胃阴。三帖之后,病者觉药后舒适,大便已常,遂将本方连服五十余帖,诸症若失,渐能筹措握算。后复去广州营运,到XX医院复查,肿块消失,认为可能是胃癌,近期临床治愈。此人72岁上寿终。

又,乙酉冬(1945年),有刘某,41岁,退伍军人,求诊。称昨日感寒,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喘息痰鸣,胃脘胀痛等。因问及何以退伍,他说:自民国三十二年调至东北,因不耐风寒,加以饮食不适,初时咳喘,继而胃痛,至次年渐至卧床不起,遂于今年秋令我退役,并掏出一张诊断证明,内书: 1.胃癌、2.肺气肿、3.慢性气管炎。见其面目虚浮,舌质紫黯多斑,苔白厚中微黄,脉浮紧,腹诊胃脘部有硬块,按之痛剧,纳食日不过二、三两,大便二、三日一行,因思此证与王某病证类似,遂与射干麻黄汤二剂。

再诊时诉头痛寒热均已,胃痛亦见轻,大便五日未行, 腹部胀满。 其脉浮紧已去,转见弦数,舌苔已薄,紫黯仍前。原方去麻黄加苦桔梗三钱,生大黄(后下)五钱,一剂。药后大便畅行五、六次,排出物坚硬异常,裹有粘腻如脓血状,臭秽甚。脉已不数仍弦,舌紫黯之色稍退,前方改生大黄为熟大黄三钱同煎,三剂。药后渐有食欲,能日食五、六两,大便日行一次,仍有粘腻物。令再进六剂。并嘱若无其他不适,可续服六、七十剂,若有外感或其他病症再诊。病者将该方服八十余剂,胃部硬块消失,疼痛未作,至1969年患症而逝。

小议:“癌”之一词在中医文献中始见于元代《卫生宝书》,而它指的是肌表的肿物。现代医学诊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和中医典籍中所述内痈、肠覃、石瘕、癥瘕积聚等等有关。治疗上应从上述着手,偶效者有之,效果不够理想者亦多。但从这些偶验的方治中小结出有规律性的理论,研究其机理,实为中西医工作者之重任。在导致肿瘤的病因病理方面,中医认为与邪毒蕴热、血瘀气滞、痰湿结聚,以及人体正气不足、正不胜邪有密切关系。治疗上不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扶正上采用滋阴扶阳,补气益血;祛邪上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等等。上二例患者虽商人与军人之不同,而长期奔波于外,起居失宜,寒温不调,情志所伤则同。寒气侵袭,每令脏腑气血失和,复因饮食不时,使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凝聚成痰,若风寒痰食诸邪与气血互结,壅塞脉络,积聚乃成。余采射干麻黄汤意在疗其饮邪上逆,据证情一为仅去麻黄而更知母、玄参、生地,一为去麻黄加桔梗、大黄,而竟使脘痛若失,痞块消退,实出预料。考射干、玄参、生地、桔梗、大黄均有用于寒热积聚的记载;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结,燥能蠲饮,痰饮留聚以之辛温滑利,化痰蠲饮而散其滞结;民间有用掌叶半夏治疗子宫颈癌的记载;现代药理学报导半夏、紫苑、大黄均有抗实验性肿瘤的作用。是否这几味药在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呢?提出供同道研讨。

按:关于“癌”迄今为止在中医文献中最早记载于《卫济宝书》,作者是南宋的东轩居士,原书亡佚,今本辑自永乐大典。上述文章为宋老口述,他人整理而成,存在些许瑕疵亦在所难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可治愈胃癌,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0)

相关推荐

  •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其一 曹颖甫师师医案 冯仕觉 七月廿一日.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 肺气不得疏畅,当无 ...

  • 十一、咳嗽、咳喘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咳嗽.咳喘 [辩证诊断] 1.风热暑湿燥寒,六气之中一气有偏,皆能令人肺气上逆而咳嗽. 2.咳者,胆以阳木而化相火,降入水中,则生肝木,下藏水中,则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 ...

  • 《金匮要略》笔记28|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寒/寒饮/湿热

    一.肺寒:甘草干姜汤 肺痿,吐涎沬而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收咀, ...

  • 宋孝志射干麻黄汤治疗胃癌验案二则

    导读:宋孝志先生临证多遵仲景,吾所推崇也.今夜读书,看先生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憋同时,治愈了患者的胃癌,先生谓"有治此病而使彼病获愈者,虽属偶然,亦有必然之理在".先生治学态度之严谨 ...

  • 教授对几种少见的肝风内动治验

    病史:患者多年糖尿病,长期每天自注胰岛素维持,又有高血压病,每天必须服降压药,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时发心绞痛,血脂偏高,血液比粘度也高,还有慢性胆囊炎,时发关节痛风,每天服用药物有6种之多.两年 ...

  • 肺痨咳嗽(空洞型肺结核)古方治验

    黄某,男,45岁,农民.1977年8月3日往诊.患者主诉:10年前在某医院拍胸部X线片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经治疗3年后空洞钙化封闭,6年未见复发.今年入夏以来,因农事繁忙,过于 ...

  • 悬饮古方治验

    田某,女,5岁,1975年6月7日来诊.患者家长曰:因天气炎热,露天夜寐,着凉发热3日不退,体温高达41.2℃,曾服安乃近及中药单方发汗,而热反日剧.视患者精神昏愦,喉间吱吱似鸡鸣音,噜噜作响,舌质暗 ...

  • 眼睑下垂治验单纯性眼睑下垂,临床上少见。...

    眼睑下垂治验 单纯性眼睑下垂,临床上少见.以补脾升举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临床表现]两眼睑下垂睁不起,刚起床稍轻,两小时后即闭目卧床,眼干涩,口干,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质暗红有裂纹,舌两边紫暗, ...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一例治验

    扈某,男,25岁.2016年5月13日来诊.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余年,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现口中溃疡20多处,夜间口干,伴疼痛.流涎.流涎时须频频擦拭.心情烦躁.饮食差.大小便可.舌红苔剥. ...

  • 肺痨(肺结核)古方治验

    王某,女,39岁,农民,已婚.1973年10月3日往诊.视患者两颧潮红,唇舌暗淡,舌质淡红,舌尖绛红,乏苔,津不足,脉象细数,右寸浮数,此火刑肺金,子不救母,真阴虚羸之象也.患者主诉:五心发烧已数载, ...

  • 临床运用涤痰汤治验三例

    涤痰汤出自<济生方>.该方功专涤痰开窍,是治疗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之效方.笔者临床予以加减化裁,用以治疗帕金森氏病.精神分裂症.小舞蹈病等多种精神障碍疾患,疗效颇佳,兹举3例如下. 帕 ...

  • 甲状腺结节治验一则

    陆某,女,56岁,2020年11月05日初诊.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3年余,3年前,患者发现甲状腺结节,当时曾行手术治疗.1年前,患者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再发,左侧大者约1.8×1.3cm,右侧2.5× ...

  • 酸枣仁汤临床治验

    酸枣仁汤原方由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组成.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中酸枣仁甘酸而平,重用先煎,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为君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