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孝经》赏析(10)圣治章第九

《孝经》赏析(10)圣治章第九

各位网友,上一讲孝治章,阐述明王以孝治天下的道理。曾参听老师讲述明王孝治,以致和平的美好景象后,又问圣人之德与孝道的关系,孔子因其问而说圣人之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9章:圣治。本章的中心思想,是阐述圣人以德治天下,而孝道是最大的德行。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意思是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这一问,引出了孔子有关圣德与孝道关系的精辟之论。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这一章,在《孝经》中篇幅较长,分量较重,我们分六个要点加以说明。

第一,指出孝是人最大的德行。“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天地之性”的“性”字,与生养的“生”字同义,“天地之性”,就是天地之所生。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第二,阐述周公弘扬孝道,治理天下的圣德。“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意思是说:“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这里的“严父”,指“尊严其父”,也就是尊崇、敬爱他的父亲。古礼认为,万物资始于乾,人伦资父为天。因此,孝行之大,莫过于尊严其父。所谓“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是说,以父亲为天,虽然没有贵贱之分,然而,以父配天的礼节,却是从周公开始的。

接着,孔子举出了周公施行圣治的具体事例。“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古礼说,祭天谓之郊。所谓“郊祀”,是指古代祭祀上天的礼节。郊祀祭天,就是在一年中某些重要的时日,君王带领三公九卿等诸大臣,在国都的郊外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的一种祭祀活动。 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周公摄政以后,首开在郊祀时尊其始祖后稷以配天的礼节。所谓“宗祀”,是指古代祭祀祖宗的礼节。“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说,周公在明堂举行祭祀祖宗的活动时,首开尊其父亲文王以配上天的礼节。“明堂”,顾名思义,就是“明正教之堂”,是“天子布政之宫”。古人认为,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周公乃是西周初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是儒家学者最为尊崇的圣人。他首开尊父配天之礼,体现了对父亲极其孝敬的心情,因而感动了四方,使四海之内的诸侯各以其职来助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祖宗,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孔子因而感叹说;“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圣人的德行,又有什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
    第三,揭示圣人以孝道教化民众、治理天下的人性根源。“故亲生之膝下,以养其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这一段,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讲述尊崇、敬爱父亲的根由,强调人伦教育一定要在蒙幼之年及早进行,教之则明,不教则昧。意思是说,“因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是从小在父母膝下玩耍时就产生了,待到长大成人,便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而教导他们敬的道理,依据子女对父母亲爱的天性而教导他们爱的道理。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肃惩戒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之所以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人类本性。说“其所因者本也”,这个本,就是孝。

第四,强调家族社会中父子关系的重大意义。“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意思是说,“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亲爱之情,乃是出于人类天生的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了;父亲对于儿子,既有君王般的尊严,又有慈父的恩爱,没有比这样的恩情更厚重的了。”

第五,指出君子鄙视不行孝道、违背道德礼义的行为。“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孔子在《天子章》中说:“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指出天子的孝道就是要把“爱”和“敬”推己及人。天子先对自己的父母尽爱敬之道,然后以上率下,施教于人,这是顺理。在这一段中,孔子又说:“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天子丢失了对父母的爱敬之心,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不敬其亲而敬他人,也就违背了道德和礼义。这就是悖理。所谓“以顺则逆,民无则焉”就是说,天子不能身体力行爱敬之道,而去教化天下之人行爱敬之道,这种悖德悖礼的做法,就是逆行,会使天下之人无所法则。这种做法,“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这里的“善”,是指身体力行爱敬之道,这里的“凶”,是指悖其德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所以,那种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他人的人,叫做违背道德;那种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他人的人,叫做违背礼法。如果不倡导顺应人心的孝道而偏要违逆它,民众就无从效法了。不在爱敬父母的善行上下功夫,反而凭借着违背人伦的凶恶道德胡作非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但是君子却并不看重这种卑劣的行为。”这里的“虽得之,君子不贵也”一句,是加重语气强调,这样的君王,虽然得志于人上,但圣人君子是不看重这种行为的。

第六,正面阐述君子的作为及其治理天下的成效。“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意思是说,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效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

最后,引用《诗经·曹风·鸤(shī)鸠(jiū)》中的诗句,说明君子榜样作用的重要性。《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tuī)。’”这里的“淑”字,指善。“忒”字,指差。诗的大意是,一个善人君子,他的威仪礼节没有丝毫差错,这才是民众的表率。作者把这句诗引在这里,其意义就是强调,只有自己的威仪礼节没有差错,才能成为天下人仿效的法则。

(0)

相关推荐

  • 《系辞传》–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 ...

  • 圣人 愚人 君子 小人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 大意: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 ...

  • 从致用和肇源的角度,整理《系辞》

    系辞上 第一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

  • 卷五 圣治章第九

    卷五 圣治章第九 [疏]正义曰:此言曾子闻明王孝治以致和平,因问圣人之德,更有大於孝否?夫子因问而说圣人之治,故以名章,次<孝治>之后.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 ...

  • 09-2-孝经·圣治章第九(2)原文

    [读解] 这一章书,是因曾子听到孔子讲说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实现和平以后,再问圣人之德,有更大于孝的没有?孔子因问而说明圣人以德治天下,没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并重,方成圣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9)丧亲章第十八

    <孝经>赏析(19)丧亲章第十八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8章:丧亲.前十七章,讲的都是父母在世时的礼节.这一章,专讲父母去世后的礼节,故而以"丧亲&quo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8)事君章第十七

    <孝经>赏析(18)事君章第十七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7章:事君.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上一章阐述明王之德.应感之美,天下从化,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7)感应章第十六

    <孝经>赏析(17)感应章第十六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6章:感应.这一章,说明孝悌之道可以感动天地神明.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6)谏诤章第十五

    <孝经>赏析(16)谏诤章第十五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5章:谏诤.这一章,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为臣之道和为子之道.孔子认为,当君王或父亲有过失的时候,臣子或儿子应当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4)广至德章第十三

    <孝经>赏析(14)广至德章第十三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3章:广至德.这一章,紧接上章"所敬者寡,而悦者众",进一步说明第一章提出的"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3)广要道章第十二

    <孝经>赏析(13)广要道章第十二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2章:广要道.这里的"广"字,是进一步讲清楚的意思.本章所要进一步讲清楚的,是第一章中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2)五刑章第十一

    <孝经>赏析(12)五刑章第十一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1章:五刑.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