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搭建沟通差异的桥梁
作者:Aunnar
共情?什么奇怪的词?
这是从Wikipedia上抄来的:共情又称同理心(empathy)或称做换位思考,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能够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内所经历的事物的能力。同理心与同情心并不相同。同理心指能够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此处省略一万字)而对于同情心,在我看来没有明显的角度转换,有时甚至有俯视的意味,自然也就不属于共情。
关于共情,下面有两个有趣的故事:
1.法国最后一位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她在听说没有面包可吃的农民忍饥挨饿后居然表示:“那就让他们吃蛋糕啊!”
2.办公到深夜的宋仁宗突然想喝羊肉汤,可是他又给忍住了。第二天,大臣们见他面容憔悴便询问原因。仁宗认为如果皇帝随意要求羊肉汤,那么厨子就会当成惯例夜夜为他宰杀,大臣们则会效仿,最终受苦的却是百姓。
简而言之,共情是一种关心他人的方式,故事中是关于当权者的共情。但不论是谁,关心他人都是有难度的,设身处地也许会获得自己从未有过的体验,而人难以在任何情况下不掺杂个人情感换位思考且避免陷入他人角色地交际,因此走向共情的反面成本会更低,这样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会有汽车驾驶员会因一句抱怨而大打出手、种族主义难以消退、偏见在各地都有市场……
图片来自Josue Escoto on Unsplash
为什么讨论“共情”这一话题。我认为在日益多样的社会里拥有一颗同理心十分必要。我们生活的多样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个性化,交际圈的扩大化等等,种种差异难免会产生矛盾,甚至是有些可笑的偏见:男生用护肤品就是娘、河南人都是骗子、动画片都是给小孩子看的,而共情是这些冲突的一种调和剂。每个人都渴望被承认,对他人的同理心是自己希望得到认可的体现,同时拥有同理心又能帮助我们解决在性别、年龄、民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纷争。
然而现实中对那些我们缺乏了解的群体,我们很容易相信刻板的偏见,了解他们尚且不易,做到共情则更是难上加难。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共情的原因。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仅发表在“照夜清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