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最透彻的文章:赚钱这件事其实很简单,这才是大道至简

交易者十分自由,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可以对日常事务充耳不闻,可以不理任何人。这是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写照,也是很多人渴望达到的境界。

如何以交易为生?美国的亚历山大.埃尔德用自己的经历、经验告诉你,你也可以以trading for a living。他曾经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对股票、债券等一无所知,看了恩格尔(Engel)的《如何买股票》后,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自此之后,他开始热切地研究市场,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终于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实现以交易为生的梦想。

这是一本几乎属于交易者必读的经典而实用的书。春节期间,读完了埃尔德的《以交易为生》,深有感悟。于是决定重读一遍,把其中对自己启发触动最多的地方加以总结。成功的交易奠基于三大支柱:心理、市场分析与交易系统,资金管理。关于资金管理,说的较少,且和心理部分有重合,所以我将这两部分放在一起说。我将从交易心理和交易系统两方面阐述。

心态是交易成败的根本。交易者的成功取决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如何控制情绪?作者根据他做精神病医生的经历,介绍了全新的情绪控制方法。他说,每个人都有自毁的倾向,不要把损失归因于运气不好,或是找别的理由。交易者必须承认他是输方,就好比喝醉的人必须承认他酗酒一样,然后他才能开始康复之旅。因此,每天早上开始交易之前,作者都会坐在办公室的报价屏说:“我是输方,我的内心深处有自毁倾向。”这和我前几天看知名分析师张化桥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最终战胜市场。特别是在一个人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都聪明的市场上,最终获胜的未必是最聪明的,反而很有可能是认为自己最笨的人,因为最笨的人总是在避免犯错误。

交易的三根木头

作为以技术分析为主的交易者,曾经阅读了大量的股票操作方面的书籍,学习了各个流派的股票分析技术,包括趋势理论、K线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还包括很多股林高手自创的种种理论,读起来都是热血沸腾,感觉自己掌握的股市的真谛,但一旦进入股市进行实战操作,才发现所学的种种技术都派不上用场。

【给大家看看《交易的三根木头》的故事】

马克格夫带领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进入丛林探险,不幸,在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马克格夫得了急病,临终前,马克格夫交给四人一个箱子,并反复叮嘱,只要他们四人团结一致,把这个箱子交给他的朋友麦克唐纳教授,就会得到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经过千辛万苦,四人走出了茫茫丛林。然而当麦克唐纳教授打开这个箱子时,大家都傻了眼,因为里面只有三根又沉又重的木头。有人发吼,有人叫骂,但也有人若有所悟,巴里想起了他们刚走出丛林时,只见四周一堆堆探险者的白骨,他领悟到如果没有这个箱子,他们四人也许早就倒下了。巴里于是说:“你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从表面上看,马克格夫所给予四人的只是一个谎言和一箱木头,其实,他给予了他们行动的目标和动力,等于给了他们生命的希望。所以,作者由此提出:交易场的险峻犹如这个充满沼泽的丛林,首先你要活下去,才有以后的一切,而这三根木头分别叫:心理控制、交易策略、资金管理。在交易的沼泽地,为了生存下来,不致被吞噬,我们必须时刻把这三根木头背在肩上,放在心里,尽管很沉很重,而且这三根木头也未必就能保证我们飞黄腾达,但这却是交易场上生存的希望,而生存,是发达的前提。

《交易的三根木头》,就这样把精彩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与严谨简练实用的投资道理融会糅合在一起。在

他看来,心理控制、交易策略、资金管理共同构成一个交易系统,交易系统不仅仅是一套软件,一个公式,还是交易时的整体思维方法和应对手段,是完整的交易规则体系。换言之,交易系统是系统交易思想的物化,交易系统思想是一种理念,它体现在对价格运动的总体性观察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观察,表现为对交易对象、交易资本和投资者这三大要素的全局整合。

《交易的三根木头》分别讨论了交易系统的上述三要素,在“心理控制”一章,指出成熟的金融交易者的心理特质(软力量)包括13项内容:1,独立人格,2,客观精神,3,热爱交易,4,专注求胜,5,洁净精微,6,诚实求真,7,勇于行动,8,勇于自律,9,勇于认错,10,善于总结,11,足够耐心,12,百折不挠,13,身心平衡。

“止损”包括“成功的止损”和“失败的止损”,“成功的止损”是指,止损后行情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失败的止损”是指,止损后行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执行止损操作,反而能减低损失。他接着又更进一步说明,作为一种平仓操作,“止损”必然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所有失败的止损,对于交易都是作出了贡献的:它们保证了每次“成功的止损”能够被执行。为了抓住每个坏人,有时是不得不误伤一些好人的。成功和失败的止损,好比秃鹰的双翼,保证了其展翅翱翔的能力。所以,成功的止损要接受,失败的止损也同样必须接受。理解止损,就必须理解错误的止损。如果止损都是正确的,就不需要止损了。为什么要强调必须接受失败的止损呢?原因无非是,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上,现金为王,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失败的止损是应付的代价。

成功的交易者没有容易二字,每个光鲜的背后都有凤凰涅槃般的痛苦

2015年底,我的一位朋友,在经历了一轮牛熊走势之后,在见证了整个股市的运行过程,见证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后,果断的放弃了他在大学里的职位,加入了某家券商。

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都很震惊,因为他之前的工作待遇实在是太好了,算是小有成就。而且校园里的环境优美,轻松自在,这是何苦呢?

于是,有人就问他:“怎么了?看别人赚钱眼红了?”

他泰然自若的说:“我到不是眼红,因为我不仅看到了别人赚钱,我也看到了别人是怎么亏的,我明白风险与机会共存的道理。但我非常想知道一件事情:

我想知道我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我想看看,以我的能力,到底能在投资的世界里走多远。”

很多人交易,创业,跟我那个朋友的想法是一样的。

是因为不甘于现状,想要看看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靠一己之力,摆脱命运所给予的层层枷锁。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获得更多的财富,迈向下一个领域。

所以,交易股票,交易期货,创业,这几个行为的共同点是,放弃安逸,准备向一个高风险领域发起冲击。换句话说,交易股票,期货等行业,本身就是个体的一次创业。这几个行为都是九死一生,成功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只有10%左右的成功概率。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多数人在入市前都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最后还是无法阻挡的冲了进来。其实,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第一层筛选。

那些自以为已经知道了能力边界的人,部分已经有了自知之明的人,并有没有付出行动。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放弃稳定,去交易去创业去冒风险。

因为我同样见过很多人,他们身处一个稳定的行业中,而且都非常有能力。假如他们离开了稳定的环境,很有可能比现状要好。但是,他们权衡之后,依然会选择稳定的发展路线。因为这跟经历,跟人的理想以及生长环境都有关系。

我有一个同事,跟我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俩同在股票行业。跟其他人一样,在了解了股票的规则之后,他也进场尝试交易。结果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没多长时间后就爆仓了,亏的迅速而果断。

但他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焦躁,愤怒与不甘。他用了很短时间便做出了选择。他说:股票这个行业,果然是高风险高收益。但是这行,我不能干,我的性格适合走稳定发展路线。

从那开始,他再也没有交易过。过了半年之后,他提出辞职,因为他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了体制内。

他的选择正确么?不知道。就跟股票交易一样,保守策略和激进策略,究竟该哪个好?永远是未来才能给出答案。

胡适说:人的最大痛苦就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而高晓松说:人类都是高看自己。或许我们是真的有些过分自信,或许我们选择去承担风险的结果,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所以,有些时候,选择保守,未必不是睿智的选择。

而且,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也并非只有财富一个指标。任何行业的勤奋与拼搏,都有机会获得相应的能力收获。真正有能力的人,有野心的人,无论是选择了激进或者保守,他们都有随时切换的能力。因为他们懂得,那只是一种基于自己现状的选择而已。

没有必要说,哪一种方式是对,哪一种方式是错,既然已经选择,那么便坚定不移去执行,去寻找自己的能力边界即可。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一种时代压迫感扑面而来,可以想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不仅生活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思维方式也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去对命运发起冲击,去突破,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想要更换自己所在的阶层。正如索罗斯所说: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而只有那些没能力的人,才会守着旱涝保收的饭碗而不思进取,消耗着无聊的时间去吐槽那些正在拼搏的人。

必有执着而适应变革的心态,应说是去向成功的一大财富。

人,应在凤凰涅槃般的折腾与苦痛中成就自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