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陵寢大師炬制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历史教训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以为后代承袭。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地,属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的乾县,它始建于公元684年,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一] 皇家故事

高宗李治(628—683)为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太宗之第九子,得舅父长孙无忌之助于16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六月即皇帝位,弘道元年崩于洛阳之贞观殿,享年56岁,在位34年;他临死前说:“天地神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表示愿将尸骨埋在京师长安的关中地带,遗诏“陵园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武则天)处分。”文明元年(684)五月,武则天遵照高宗遗愿,命睿宗护送高宗灵驾西返京师长安,八月葬于梁山,陵曰乾陵。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十一月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终年82岁,临终遗嘱“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五月灵驾还长安,八月与其夫合葬于乾陵玄宫。其后中宗、睿宗朝,又将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
在安葬武则天的问题上,朝廷发生了一番争论,中宗欲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大臣严善思极力反对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臣闻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今若开陵,必须镌凿。动众加功,为害益深。望於乾陵之旁,更择吉地,别起一陵,既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以无知,合之何益。” 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为表示孝心,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

唐高宗陵墓碑

“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点图放大)

▲ 陵园内城

[二] 陵园建设

据史书记载,乾陵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梁山北峰之上。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梁山乳峰与神道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 神道、乳峰

[三] 陵墓石刻

《唐会要》记载,乾陵修葺时置120余件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群,从梁山南二峰的天然双阙起往北依次对称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1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或称直阁将军。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狮于陵前,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翁仲、华表与驭手石仗马

传说翁仲姓阮,是秦朝镇守临洮的大将,威震夷狄,秦始皇树翁仲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卫陵园。

▲ 鸵鸟

▲ 石翁仲

▲ 驭手石仗马

▲ 翼马

▲ 石狮

[四] 石碑

翁仲之北是两通石碑,西边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是女皇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纪念碑,碑高6.30米,宽1.86米,碑文约5600余字,武则天亲自撰文,中宗李显书丹,笔画初刻填以金屑,现今个别字的金迹尚在。东侧一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碑座阳面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

述圣纪碑、无字碑与石狮

无字碑为碑中之巨制,初产时,未刻一字,宋、金以后多有文人学士题诗刻文。

▲ 述圣纪碑

▲ 无字碑(wordless stone stele)

It was established by Emperpor Zhongzong, Li Xian, for his mother Wu Zetian without a word on it. The inscriptions it bears now were poems inscribed by the scholars after Song and Jin Periods.

▲ 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刻

▲ 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刻

▲ 无字碑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

[五] 蕃臣像

武则天为炫扬高宗及武周朝的威势,立属国王子与使节雕像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体现了万邦来朝的大唐盛世景象。
但奇怪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没有脑袋的,为什么乾陵会用这些没有头的石像守陵呢?研究人员推断,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毁于那场大地震中,还有一部分是毁于明末清初的那些战争中,即使这些石像已经遭到毁坏。

六十一蕃臣像

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与邻国王子和使节。(点图放大)

▲ 六十一蕃臣像

[六]盗陵与保护

唐乾陵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据文献记载,唐末黄巢、五代温韬、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都曾盗掘乾陵,却都费尽心思也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乾陵墓道在1958年11月27日被几个农民意外发现,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
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
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之一。

▲ 陵墓入口

@H.F|圖文

相关連結 · Related Links:

明十三陵

宮庭森森深幾許

石刻国宝档案汉武帝茂陵

千古第一陵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博物館

BE LIVING, BE FEELING, BE READING, BE INTERESTING

我們將會不定期分享更新,歡迎關注隨時瞭解動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