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课堂上对学生缺少合理的学习方法指导,结果大都形成死记硬背,浪费时间,课业负担重,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真正体现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发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必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育充满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还给师生,让学校呈现勃勃生机。”教师在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和学生起主体作用,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心态中解放出来,这是学生的个性解放,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好教师,而且要做一个有效率的教师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确定科学教学目标,引领减负前行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引领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对减负起着关键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数学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还要考虑学习能力、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学目标要适当,太高、太低或者主次不分,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课堂教学目的应注意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这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从而充分利用时间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确定合理教学内容,加强减负落实
教学内容的深度一般是指知识的抽象概括的水平。当一节课的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确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如图文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清楚,教学时就应把重点放在应用题形式变化的认识上。教学加、减法的认识,只要通过操作,使学生直观了解,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要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算。而教学连减的两步应用题,一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两种解法就比较紧,学生往往分不清两种解法,如果分成两节课来学效果好一些。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教学后面的知识,注意前面有关的旧知识联系,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但不能太细,课堂教学时往往还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具体情况做更细致的安排。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减负实效
课堂教学结构主要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和各组成部分进行顺序以及时间的分配,要特别注意学生独立自学时间的安排。安排一定的练习,这是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特点。练习后更重要的环节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一方面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导学生改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选择有助于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要遵循儿童认识规律,特别是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学生又缺少感性经验,就更要注意通过操作给学生建立表象,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对抽象的概念法则的理解。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减负氛围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学生减负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致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的学生;教师应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要真真正正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付环境的变化。
师生间的交往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交往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看,要注意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条件,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非常重要;第二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第三要公平,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可以把个人所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同学的共识,往往可以纠正许多老师没有发现的错误;通过小组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合作等社会意识,自我观察、监督、控制、评价等自我意识和理解、表达、协作等社会能力,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