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用行动诠释:如何让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民众越来越穷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各国央行在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各种政策可以轻易的影响到债市,股市,房地产,就业,通胀等等经济的各个层面。

而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几个央行之一的美联储,却在近期对他们的政策方向进行了180°的大调整,8月27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一段讲话。

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

首先,控制通胀已经不再是其首要任务,从现在开始美联储的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在就业上。

再就是则是提高了对通胀的容忍度,将原有的通胀控制在2%左右,变成了现在通胀长期保持一个2%的平均值。

这段时间大锤一直在看各界对这一政策调整的反映,大多数人的反响还是比较正面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经济衰退的今天,央行将重心转移到和民生更有关系的就业上貌似是件好事,投资人们则更开心了,因为这次鲍威尔的演讲基本上是在告诉所有人,我永远不会提高利率,大家冲啊有事我担着。

甚至著名投资类节目主持人Jim Cramer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说: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选择了站在牛市一方。

和大家聊聊这次的美联储政策调整,它真的能给经济复苏带来好处吗?还是给经济埋下了一颗更大的定时炸弹。

想要真正理解这次的政策调整,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曾经的美联储如此关注通胀,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处在周期的末尾。加上美联储过激的货币政策和石油价格飙升,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通胀和低增长并存。

这一情况直到1979年卡特总统任命保罗·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才出现了改变。彼时沃尔克认为美联储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不惜一切代价稳定物价,为了做到这点,沃尔克和鲍威尔一样对美联储政策的方向进行了调整,放弃了直接调控利率,将这项权利转交给了商业银行。

也就是让市场去决定利率的涨跌,而美联储只对市面上流动货币的总量进行调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2。毫无疑问的是,这一行为导致了利率的快速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导致了美国经济继续下滑。

在未来短短的几年里出现了两场经济衰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正是由于利率的上调,通胀才得到了控制,最终才使得美国走出了萧条,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扩张期(同时保持了低通胀)。虽然沃尔克的任期到1987年就结束了,但后来的美联储主席们继承了他不惜一切代价控制通胀的理念直到现在。

了解了为什么曾经的美联储那么关注通胀,现在我们回到当下,首先让我们看看鲍威尔讲的第二点将曾经通胀2%的目标变成了通胀长期保持一个2%的平均值,虽然这两者之间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事实确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各种原因政府公布的通胀数据和实际通胀之间是有差距的,但这里我们就先假设PCE真实反映了通胀。通过观察这一指标在最近的十年内的表现,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的PCE实在是太低了,常年保持在1.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未来几年出现了高通胀,例如5%,6%,美联储只要选择足够长的时间段来进行平均,就依然可以轻易达到2%的平均值。

而且美联储在会议中并没有给长期一个具体的定义,如果在短期内通胀升到10%甚至是更高,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去平均都无法得到2%时,美联储依旧可以说没问题。因为他们会在未来将通胀降下来,然后再进行平均,简单来说,经过这次的演讲美联储身上最后的枷锁也被去除了。

曾经至少在通胀出现时,美联储还会被迫加息,而从现在开始他们正式进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状态。也许有人会想,这是过度解读了,人家鲍威尔不是说将重心放在就业上吗,看看美国的失业率虽然短期出现了快速的上涨,但下降的速度也同样的快。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了。

我们需要承认,这次美国失业率恢复的速度确实时非常快,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个特例,通过观察美国历次经济危机前后失业率的变化就会发现,每当这一数据达到顶点时,一开始的恢复都是非常快的。但随后下降的速度会出现明显的放缓,如果按照平均需要5到6年的时间,失业率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来计算。那我们可以大胆预测,至少要到2025年美国的失业率才会回到2019年的水平。

有趣的是,貌似上周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也印证了这一猜测,同时还一点被很多人忽视了,那就是货币的供给。曾经沃尔克通过调控这一指标来控制通胀,而在最近十几年里,随着央行的宽松政策,货币的供给在不断地增加。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是直线上涨。看到这,相信很多人脑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高通胀真的出现了该怎么办?现在大家看到的图标是通胀和利率的历史数据。不难看出从1980年开始,为了应对通胀。

美联储利率调控的政策总是紧跟通胀的变化 ,而鲍威尔通过这次讲话想表达的意思是,除非通胀变得非常非常高,不然他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这时候问题也就是来了,如果通胀涨到8%,9%,甚至更高,这需要美联储采取一些非常激进的收缩政策。而考虑整个美国已经负债累累,不管国家,企业,个人债务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任何程度的加息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打击。更何况是一个激进的紧缩政策了,近些年对QE是会引起通胀还是通缩。

许多经济学家展开了无数的辩论,不过貌似支持后者的人越来越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欧盟和日本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面前,经过了十几年不断的量化宽松,通胀依旧没有出现,不过有趣的是这些人在讨论通胀的时候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任何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都应该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有没有通胀只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就像是把孩子送到一所特别好的学校,希望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家长每次见到老师问的却是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吃好饭,我们真正需要问的问题是,美联储通过政府信用背书,不惜贬低本国货币价值增加的货币供给。

这些钱到底有没有在被好好的利用?

它们是流到了实体经济中,让企业变得更加高效,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收入。还是流到了金融市场里,吹出了一个又一个泡沫,而大锤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除了个别新兴经济体,大多数发达国家的GDP增速越来越慢。

关注大锤,结语:

每次危机结束后,新一轮的增长总是低于危机前的水平,而在同一时间段,各国的股市却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新高,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就是。在社会中拥有大多数金融资产的少数人变得越来越富,而普通民众则变的越来越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