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假装读过的书,是我们彼此间的默契
根据北京开卷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达1022.7亿元,同比增长14.4%,呈现增长态势,增速略有回暖。
阅读就这么进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就在当下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若是对于个人成长有着一份期望,并希望通过某一种特定的方式,使得自己优秀起来。
那么无论是询问长者或是通过某乎某度搜索,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无疑是:多读书。
于是,在知识付费时代的今天,阅读显得尤为神圣。若是一个人内心没有足够的墨水,和别人沟通仿佛都有些许阻碍。
路人甲:有没有听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黑人暴力执法事件,在这之后公众奋起反抗,最终演变成抢砸品牌店的行为。路人乙:嗯嗯,我就在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后有所感受,一个群体的整体智力低于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且会变得失去理智,更加偏激。路人丙:对,我也最近读了这本书。群体具有可以帮助自己发泄本能欲望的力量。路人丁:群体在感性和理性的冲突中,感情从未落败。
阅读渐渐成了社交的刚需。但是成为刚需的并不是你读完这一本书的经历,重要的是这本书里面的某一些可以当做一种谈资的观点。
01 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以前,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以前的读书称为做学问,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能赢得功名利禄或是图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
当互联网崛起时,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来临。
各种短文案、书籍名句摘抄盛行,不同书籍中的些许观点渐渐在人群中传播,转变成聊天中的一种谈资。同时各种听书拆书软件层出不穷。这种软件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人们的阅读成本。
通过对各种篇幅巨大、晦涩难懂的书籍进行拆解整理,最终整理成音频形式进行输出。
据统计,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18年的59.0%提升至2019年的59.3%,听书率从2018年的26.0%提升至2019年的30.3%。
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在夜跑的公园中,偶尔会有读书的声音缓缓从身旁的人所戴的耳机中发出。
同时,电影行业的迅速发展,将各种优秀的小说进行翻拍,使得人们得以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在电影院心满意足看完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小说。
那些号称自己读过《哈利波特》原著的人,相当一部分只是将系列电影看完了。
02 那些我们假装读过的书
一个英国读书俱乐部曾发起一项问卷调查,参与的人数超过2000人,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会假装自己读过某些名著,为的是显示自己有文化,能够融得进一些所谓的圈子。
在这项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的实际阅读量远少于自己所购买的书籍的数量。
假装读过的书大同小异,几乎每个人内心都至少有一本书,希望从头到尾阅读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一部分人选择通过其他的途径,大致了解书籍的脉络情况,然后转身去与身边的人谈笑风生。
第一种是篇幅巨大的书籍,内容晦涩难懂,让人捧起又放下,放下就再也捧不起。
这种类型的书籍包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基本上在各个国家的难以阅读的榜单都有着以上这一些书籍。
这些书俨然是文学界中的经典,由于知名度高,不少人会认为若是对这一部分有所涉猎,在平时社交中也会加深周围人对自己的印象。
或是出于自尊心,或是抱着想融进团体的想法,便会有一部分的人选择碎片化的阅读,亦或是通过翻拍的电影等自己能够接受的形式,去尝试理解书籍中的内涵所在。
第二种是小众书籍,沟通层次较浅,只需要知道这本书大概在说什么就足够聊天所需,因为和我们交谈的人很大一部分也没有看过这本书。
这类书籍有《希腊神话》、《罪与罚》、《瓦尔登湖》。
正如两个未曾接触过篮球的人,经过一番深刻的交流,最终得出了“科比之所以球迷群体庞大,是因为他能早起练球”这个深刻的结论
第三种是小学初中必读书籍类型。当在这个年龄段没有读过这一些书籍,而又在近阶段和人讨论这一些相关书籍时,不好意思去承认自己没有读过这一方面的书籍。
这类书籍有《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格林童话》、《简爱》、《水浒传》。
试想下,若是有人谈到小时候读过的书《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提起了对于保尔的看法,对于这种无对错的主观题,会不会有一部分人承认自己读过这一本书,并且凭借记忆中的印象,装作看过的样子侃侃而谈呢?
03 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书并非不能成为社交的一种工具。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只是当确定将阅读作为一种谈资时,要注重的是一个度的问题。
适当的碎片知识输入对于社交有好处,对于一些未曾见过的书籍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的方式使得我们快速去靠近一本书。
也能够帮助我们辨别这一本书对我而言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阅读下去的意义。同时在与人交流沟通时也可以以此展开对话,拉近距离。
但是过度的依赖于碎片知识输入以达到社交目的,华而不实。
当为了谈资而读书时,更多的是浮于表面,这无异于饮鸠止渴。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过: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选择看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