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去爱这整个春天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演员演得太好了,一个眼神、一个背影,就把想表达的东西全部说出来了,极力克制隐忍,却汹涌澎湃。
(图/来自豆瓣)
一个普通工人阶级家庭的一生,横跨三十多年的中国历史,都浓缩在三个小时。影片中提到了知青返城、严打、计划生育、下岗潮、改革开放,几乎都是我未曾经历的时代生活。
有点相关的就是计划生育吧,不止一次听母亲说过,生我的时候被罚款,被收走家里的棉被、收音机。
影片也是从因计划生育被迫流产,独子去世后成为失孤家庭的刘耀军王丽云夫妇展开。
丧子之痛让他们开始漂泊流浪,人到暮年回到故土,最终原谅了所有人的和事,他们的人生底色无尽悲苦,同时又包裹着大慈悲。
(图/来自豆瓣)
因此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缺乏对时代的反思,但导演初衷可能就是想讲人的故事。
我们认为的理应狠加批判的时代命题,只不过是这些人物人生的注脚,他们被时代裹挟,命运也因时代的诸多变化而有了不同走向。
而我们,自会从故事中得到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对大时代命题还是从中体悟的亲情、友情。
故事安排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我倒觉得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希冀,真实的生活可能更多的还是缺憾。
(图/来自豆瓣)
就像韩寒评论的:“有些事可能永远无法治愈,但你还是得活下去。”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人生就是由艰难+更艰难组成的,三四十岁的人听到十几二十岁的烦恼,会觉得你那算什么,我有更大的艰难要面对,而且还在不断产生。
实际上,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恼和忧,而且都觉得自己是最难的,说到底,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破解艰难或者和艰难共存的过程,逃不了。
当我确知精神上绝无一直保持放松的可能性后,我开始乐意接受恐惧、焦虑的存在,带着恐惧试探,从中习得勇敢,带着焦虑去行动,实现自我激励。
(图/来自豆瓣)
我知道人生艰难,我知道人不可能轻轻松松活一辈子,我全都明白,那些痛苦的、不安的、焦虑的、彷徨的、惧惮的,还有轻松的、喜悦的、欢快的我全接受,全都正视。
自从这样告诫自己后,我变得比以前知足,是那种被焦虑、恐惧、疲惫包围还能从一点点缝隙里渗透出来平静喜悦的知足。
不过,这种知足很大一部分的底气,是因为知道自己尚有来路,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之前看《我家那闺女》时,听到“刘星爸”高亚麟对焦俊艳说的一句“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深有感触。
年轻时只顾自己野蛮生长,到了一定年龄,看到父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不再有“天塌下来都能顶着”的伟岸身躯,内心的忧虑时不时就会冒出来。
以前朋友说,她奶奶去世后,他四五十岁的父亲一个人待在房间嚎啕大哭,看到她进去时悲戚着说:“我没有妈了……”
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像马达一样前进,面前看到的是广阔,父母离去,就有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深渊。
生活大部分的安慰,都是确知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两个人给你支持,给予包容与温暖。只要父母在,你就永远有一个可以耍点小泼小赖的地方。
(图/来自豆瓣)
记得有一回,父亲醉酒,稍微醒酒之后下床走动,奶奶递给他一罐牛奶,叔叔伯伯都笑他,他颇带点假装的醉言醉语:“这是我妈妈给我的,你们都没有呢。”
这是有母亲在才能有的撒娇啊~
前段时间堂姐发来81岁的奶奶上山砍柴的照片,奶奶说多是为了活动筋骨,保持身体健康,为了看到所有孙儿成家立业。
对于父亲来说,奶奶只要健康活着,他们就依然是会被惦念着的儿子,也正因为老人的存在,这个自诩大家族观念极强的小家庭才能一年年聚在一起。
长久以来我为自己被父母妥帖包容的爱着而感恩,但也无比赞同papi酱的观点,父母的幸福和快乐不应该100%来自子女,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在我的记忆中,最感到平静喜悦的时候,几乎都是父母和其他大人一起聊天或者进行他们之间的娱乐活动的时候,即便是将我独自一人“扔”在家,我也能感受到平淡岁月的幸福感。
(图/来自豆瓣)
经常会劝母亲出去玩,电话里也叮嘱她对自己好点,我一直觉得,如果父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快乐,那么整个家庭的喜悦才是饱满的。
在任何关系中,只有在自爱的基础上,爱才不会成为负担。
写在最后
最近陆陆续续有些花开了,走在路上还是会感叹:又是一年春天了啊。前辈说四月份树会绿,花会开,且春天很短暂。
以前的文字中总是在毫不遮掩的嫌弃春天,实际上我却出生在这个理应会给人希望、使人亢奋的季节,所以我打算试着去爱上这个春天,甚至往后很多个春天。
最后,愿大家都能在这个艰难的世界平安活着,既自爱也被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