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1岁生日这一天》
2020-03-12
写在21岁生日这一天
by 晓燕 2020年3月12日
1、21对我来说是个很特殊的数字,潜意识里的自己也等了这一天好久好久。但越是看重的日子来临之时,越是平静。
为何说21岁很特殊,缘由在很多很多年当我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大约10岁的时候,某一天抱着读者的杂志突然间看到这么一个观点:一个人全身的细胞每7年就会更新一次,也就是说一个人每七年都可以更新换代一次,变成一个新的人。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你自己,那你就用一个七年的时间塑造一个你喜欢的自己。当时的我看到这个观点简直震惊,现在竟还记得当时那个阅读的场景,坐在教室门口的榕树下阅读《读者》,那些文字竟在斑驳树影下熠熠生辉起来。思绪开始跟随作者的分析飘扬,自己不够喜欢现在的自己,没有关系,人竟然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每七年就可以变成一个新的自己,你不够美不够优秀这些统统都是可以改变的,用你的自主性可以塑造一个新的自己。“原来人是可以改变的”这一朴素的观点当时深深震撼了只有10岁的自己,仿佛习武之人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让我第一次稍微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我想变成什么样子的人,并企图为之付出努力。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好像不太满意当时的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给了自己太多局限,但是因为明白了自己原来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这一观点之后,突然变得有希望了起来,让我在很多个有些绝望的瞬间懂得了等待的意义。当时的自己10岁,心里想着第一个7年我已经错过,第二个七年我已经走了一半,等我真正意义上有自主性的时候大概是大学毕业前后,算算日子应该是21岁,也就是说等到我21岁的时候我就可以选择变成我自己了,我从那一刻开始可以利用一个七年让自己活成我想成为的人。21岁到28岁的七年,是那个小小的我为自己定的活成自己的努力时间。
后来长大,也曾看到过很多次类似的观点,也曾看到过很多对“每七年就会更新一次“这个观点的辟谣抑或是支持,但我却从来都没有探索过,真的假的又有什么重要呢,它已经在那个小小的我心中发芽生根,带我走过了这么多的路,改变的信念引导我至今。
此刻感谢当年那个相信改变的我自己,也想对此刻的你我说一句,要改变不再需等待七年的节点了,那是生物意义上的改变,只要你足够想,此时此刻就是开始。
2、前两天连续给身边的好几个朋友推荐了《被讨厌的勇气》(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一书,还因此和几个小伙伴建了个群打算周末讨论一下这本书。一向喜欢精读的老胡还因此花了一下午速读完这本书,然后晚上给我发了个消息:“跟我说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吧。”我并没有直接回复她,但我还是仔细追溯了一下自己阅读时的感受,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而且不厌其烦地跟朋友推荐这本书呢?
因为,这本书让我有了很久之前别人问我的一个问题的答案。
别人是我的前男友。他曾经做过挺长时间的线上教育,辅导过很多贫苦家庭里的孩子,也曾因为心软免费给拿不起辅导费的小孩辅导,正是这份经历,让他看到了很多贫穷的无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问了我一个问题:魏晓燕,你究竟是怎么样从你那般的环境里突围出来的?在这个问题到达我这里之前我从未想过我的经历竟然是比较特别的个例,我的思想健康而正常竟然变成了我这个环境里的特殊,仔细揣摩思考,好像也的确如此,我好像确实是极度贫穷内卷化里面突围群体的一员(我更多的觉得是思想突围)。我曾经看了那么多有关于贫穷的书籍和分析,但我就是没有找到答案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本《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有了答案,简而言之,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自我觉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会在觉知的路上去研究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太多人都沉湎于弗洛伊德式的因果论了,深陷于原生家庭决定论的漩涡。我也曾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原生家庭,跟着武志红的脚步细细的探索过一些东西,但是很快便走出来,投身于改变现在的洪流之中。我不知道也无法描述我自己的这个转变,也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身边的朋友诉说分享,直到看到这本书,我好像知道了。推荐本书给兴雨时我曾对她说,这本书看着玩吧,就当你在阅读我;老胡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新内容,我也同意,确实都是一些已知的态度,但我喜欢它的原因是他给我提供了一个框架,竟然把我脑袋里信奉的那些琐碎的原则用一个框架概括出来了,从此这些处世态度在我的脑袋里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棵成长的大树,愈发的繁茂。从今以后,我将以此框架为基础,来发展描述我自己的人生哲学。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3、老胡继续追问,那你怎么会有这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抑或是想法呢?
这就回到了一个很虚无缥缈的回答上,我的答案是阅读。其实很多个问题的答案都能够规整到阅读上来,但这个回答好像又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太飘渺。
我自小就是一个在阅读这件事里面受尽益处的人,小时候别的小朋友有钱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我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我靠阅读也可以不花钱的拥有这些经历和体验,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阅读的魔力,这份免费的体验让我可以和其他人站在同一高度聊天而不用觉得自卑,真好。我为什么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和经历呢,很多时候都是某一刻读到一本书从而改变了我过去错误的想法和态度,就像十岁时知道自己原来还可以改变一样。每一次改变一点点,久了之后就会有量的质变。
20岁之前我从来都不想要也不屑于标榜我自己喜欢读书,我总觉得阅读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爱好,和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一个人会每天标榜自己吃饭睡觉吗?而且我觉得标榜自己爱阅读总有些炫耀的成分在,多多少少让我觉得有些鄙夷(后来才知道完全就是假清高)。后来有一次和茶瓶一起逛书店,茶瓶跟我说“听你跟我介绍这么多书之后我觉得你平时应该是蛮喜欢阅读的,我以后研究生也要花很多时间都我想阅读的那些书“,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分享原来是能够改变一些人的;后来老胡又跟我说“分享自己喜欢的书并不是标榜什么,而是我本身就觉得阅读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我希望把我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那刻开始,我便决定也开始尝试分享读书这件事。
越来越意识到人生中的很多困境本质来自于信息的匮乏,但信息匮乏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信息匮乏,而把困境归为一些有的没的表象的东西。信息匮乏,选择就少,就意味着费了很大劲去解决一个完全错误的问题而很长时间没有进步。而信息的匮乏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读书量的重要性,通过大量阅读建立的全局视角和跨越长时间的视角将会比凭借个人经验总结的原因和方法论先进的多,能够多角度、长时间的跨度审视才能帮助你抓住本质,若是一切道理都靠都靠自己亲身体验和折腾学来,那代价也太过庞大。我们常常会用内卷化来形容阶层,形容贫穷,由于人生经验的原因我想在这里来形容思想:人如果长久不读新书接触新思想新知识大脑就会内卷化,这里的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同样的一些想法和思绪毫无新意的翻来覆去,浪费能量,人毫无进步变得偏执顽固而不自知。内卷化的世界会把各种约束和习惯当成理所当然,而只有引入外界变量和增量发生巨大改变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当初的习惯和思维何其低级可笑。对内挖潜是有限的,向外建立新连接是无限的,甚至是指数增长。所以我们都渴求外卷化的世界,逻辑清晰简单,大家都很忙,有很多活要干,有很多新的空间要去探索。
很多我喜欢的大V都曾以一年365本书的速度前行,上个月我也尝试了一下一天一本的计划,收获颇多。过年时无聊做过一个网易云的问答“一生中必做的100件事”,很多人都思考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要如何获得,而我对其中“人生中的第一个1000本书”耿耿于怀(大概也因为是学生对赚钱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执念吧)。美国发明家Douglas Engelbart曾说:“我们变得更好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变得更好。而当我们能更好的变得更好之后,我们也就能更快的变得更好。”我不知道之前自己曾看过多少本书,但我想从现在开始,在自己接下来的这个七年中来完成“1000本书”的计划,相信我,量化会督促你进步。如果你也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成长,一起用最低的成本来完成人生中的第一个更好。
七年之后会来还愿。
4、今早醒来便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能得到身边这么多朋友的牵挂真的很开心,也很感恩。前几天便收到了小团体的礼物,一个毫无音乐细胞的人也要开始尝试学尤克里里了;收到了老虎一大箱子的零食,茶瓶整12点发送的生日祝福,丸子每年的生日信,还有相熟的阿姨叔叔的祝福……人这一生能够选择的身边人只有两类人,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恋人,希望之后的每时每刻我都能够面对我的这两项选择无悔而无憾。收到的关心很多,晓燕都记在了心里。
生日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每次生日都是一个极好的回顾自己、梳理自己的契机。年终总结以年为跨度,而生日却以生命为跨度。
从今天起,七年成长,正式开始。
我读过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活在当下呗,为了那时那刻的欢愉。
如果你读过的书都能记得,那你读过的书得有多么“少“呀!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what one has learned in sc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