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活学活用--用道德经处事治世(四)

三十一、道上兵下,恬淡为止

原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引语]

     这一章是紧接着上一章的内容,继续讲战争观,老子反复强调兵者不祥,实在是用心良苦。

既然兵者不祥,老子强调,一是有道者不处,真正有道的人,不会去参与动武;二是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这个层次要低一些了,正义的战争不得不打的时候,要以恬淡的心态,以悲悯的心态去应对。三是反面的例子,胜而美之的人,是乐杀人之人,是不能得志于天下的。

最后讲当时军队的礼仪,用兵是凶事,所以尚右,即使打了胜仗,也要怀着丧礼哀痛的心情处理后事。

[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说,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同时,也还是承认了在“不得已”时还是要采用的。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每逢战争,人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四处逃亡,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也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战争的确是带来灾难的东西。所谓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战争的手段,这是为了除暴救民,舍此别无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应当“恬淡为止”,战胜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否则就是喜欢用武杀人。这句话是对那些喜欢穷兵黩武的人们的警告。所以,我们认为《道德经》不是兵书,不是研究战争问题的,尤其不是为用兵者出谋划策的。老子谈论战争问题,目的在于反对战争。

[感悟] 

这段话表面上讲述了用兵打战的原则,不战而战,凡是战争都是不祥之兆,要谨慎对待,因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便赢得了战争胜利,也是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样做的原因是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是作战杀人的武器,不要说人害怕,任何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都很恐惧,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种事情,只用道德,善心,仁慈来感化人。如果把这段话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启发我们如何恬淡自处,如何用道心道行感化别人,创造一个恬淡的环境,而不是用自己的执着,权势,地位逼人就范。有时候表面上一时看似你赢了,实际上长久来看并未赢得人心,因为不合道,只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行为终究长久不了。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二、“朴”道德行,天下皆臣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引语]

这一章讲了“无名”、“有名”、“知止”,“无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无”名、以“有”名的“无”和“有”的概念。“无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称之为“朴”。所以,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种原始质朴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名”是人类社会引争端的重要根源。

 [评析]

任继愈认为“老子的哲学,无论在世界观方面或在辩证法方面,都具有这种素朴的、直观的特点,老子的书中也是用直观来说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老子对世界的本原,说‘无以名之,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朴’(通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有时把道叫做‘无名’(一章,“无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道,实在是混然一体‘无’名或‘朴’。把老子的道看做纯精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说,老子的所谓“道”,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无名、朴”,并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在整个“大、逝、远、反”的进程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以及动静、因果等等关系性的辩证范畴。

[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32章是从“朴”这一角度强调遵道,这也就是我们多次提及的《道德经》静心寡欲这一核心理念之一。

从《道德经》整体来看,刚刚好81章,一定是意涵九九归一之道,事实上《道德经》在引领天下人悟道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逐渐归一的过程。

32章,就是归一于:“朴”。

悟吧!脆弱的文字,无法深度表述。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三人贵有自知之明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引语]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评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宣传精神制胜法,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感悟]

在本章里,老子告诉我们:能够认识别人、战胜别人的人固然有智慧、有力量,也固然重要。但是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知道满足、反躬自省、修道的人才是聪明的、强大的、富有的、有志气、长久的、长寿的人!

通过阅读本章,我也认识到: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于核心位置。为了同于大道,即使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和《易经》的思想是一致的,《周易》之“困卦”曰:“君子以致命遂志”。可见,《道德经》与《易经》是相通的。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四、执道而行,后必有报

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引语]

这一章说明“道”的作用,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书中再次谈到“道”的问题。他认为,“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这些观点,老子在前面某些章节中已经做过论述。这一章是继续阐发三十二章的道理,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统治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此章内容从另一角度看,又是在谈作为“圣”、“侯王”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评析]

在学术界,关于老子的“道”的属性,有几种不同观点,最典型的主要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截然对立的观点。持“唯心论”观点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对此,张松如认为,“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许多学者认为,“道”作为抽象概念,它既不表现物质现实事物的本身,也不能离开形式推论或理论假设的思想,它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张松如《老子校读》第206页)。我们同意张松如的观点,“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它虽然是耳、目、触、嗅诸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仅凭人们的主观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这一点是我们准确理解《道德经》中有关“道”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老子在本章里发挥的“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

[感悟]

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这个是讲道相,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就是涨潮的时候,我们感到浪花可以席卷身边各处。道在我们身边,也是遍布宇宙虚空,无处不在,左右上下皆是。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宇宙万物都是依道而生,但是对道没有任何回报,而道依然任劳任怨,生生不息地运作着,它没有任何标榜,也不邀功请赏。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道庇护滋养万物,而不妄自尊大,无欲无求,这样的无欲无求,好像显得它很微不足道,所以我们称它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最终万事万物的兴衰荣辱,生灭都回归到道,都是道相。所以这个道已经包容万事万有,我们也可称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说起这段话,我想起了小时候一件事情,父亲单位分房子,当时他们单位分房第一优先考虑的对象是他们单位一位退休的老红军战士,他平时默默无闻,为人平易近人,很低调,经常推辞各种头衔,名誉。父亲单位所有员工一致同意,高度统一。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今天读到老子这段话就恍然大悟了。越是不居功自傲的人,越是实实在在为人处世,替人着想的人,别人终将记住并回报给他。因为这是道相,这是执道而行后必然的表现方式。想起来真正优秀的管理者或者领袖是无冕之王,是大家推举出来的,而不是任命。这也暗合了老子的“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五、执大象  天下往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引语]

这一章,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论“道”的重复,而是隐寓着言外之意。“道”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因而可以这样说,本章实为“道”的颂歌。在《道德经》中,“道”已经被多次论及,但从来没有重复,而是层层深入、逐渐展开,使人切实感受“道”的伟大力量。

[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他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感悟]

大象,就是大道。道的象,就是按照道的特点来行事。并且很多人都追随,他们相互之间也没有发生什么厉害,享乐太平。美好音乐和食物,只能引来过客,不能让人驻足。道的道理说出来平淡无味,看着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听着也很平常,但是用的时候往往是不会用。

说明道,听起来是一个太空洞,没有什么口味,似乎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是老生常谈的事情,可是真正的运用起来,则是不会用了,不知道怎么使用。

道,是一个道理,并且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是一般的人随随便便都能用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心魔在去作用。

这个心魔认为道不足取,或者很不使用。

现在不是有些人对老子一听说说,就知道他是消极避世思想。

一提起无为,就是无说作为,这不是等死吗。正好我什么都不想干。认为这是无为。这种思想不是无为,是有为,为的多了,没有办法实现,逐渐厌倦了。老子正是反对这种思想的,什么都为。搞得思想混乱。结果自己失败了。

那里知道,“无不为,无所不为”的深刻道理。

所谓无为,不过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什么自己不能去做,什么能做。不能让欲望牵着自己走。能长久的一种思路。

一、老子此篇,又换了个角度讲“道”。他说“道”也就是说(抽象的规律)就是表述出来也是平淡无味的,它不像音乐、美食,那么美妙的吸引人。

它听不到、摸不着、看不见但却用不完。若是君主掌握了它、运用了它,天下就会太平,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二、乐与饵,过客止。老子讲“道”为什么加上音乐美食?我学习想了一下,可再加上美女更好,音乐、美食,美女看来好像和“道”没什么关系!不写“乐与饵,过客止”,

全文也很通顺。看来“乐与饵,过客止”不重要,其实不然。老子的时代他就看到的一些官员追求的是美食、音乐,官员们贪欲他们不追求“道”。

就和现在一样一些官员贪图的是私利追求的是美食、美女、吃喝玩乐。还摸索什么规律呀!你不摸索价值规律物价就像脱缰的野马;你不摸索战争的规律人家就要打你呀!

老子苦心的告诉我们要知道食有尽、曲有终、人有老的道理。只有道是无尽、无终、永恒的。

三、老子讲“道”在一这篇他泄漏了天机。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意思是“道”要是说出来或者表述出来索然无味。原来他说道是表述不出来的也没法命名。这篇他又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这就说明人们能够把道找出来,它不是不可知的,也是能探索出来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探索规律。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六、物极必反,柔弱胜刚强

原文: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引语]

有人认为这一章也是讲用兵的道理,不过我们认为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本章谈到若干对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例如,“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等都可以说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注意。这种观点贯穿于《道德经》全书。

[评析]

从这一章的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觉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合”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与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感悟]

“欲擒故从”、“为了一跃而后退”(列宁)、“收起拳头打人”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有耳闻。然而,对这条哲理命题提出的最早、论述的最全面的人是老子。运用得最活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更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做出了极为精辟独到的论述。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吗,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

你要想农民多打粮食吗,你就必须首先关心农民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土地问题,耕牛问题,种子问题,水利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疾病问题等等,总之,是一切问题。有付出才能有索取。 “不行清风,何望细雨?”。主要精力放在付出上。否则就是巧夺豪取,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

“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毛泽东不仅是对先哲的理论思想心领神会了,而且是运用自如了。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毛泽东“读懂先哲,受益终生”最成功的最典型的鲜活、生动的例子。

这条原理可以用在人民内部和我们自身的成长中,也可以用在对敌斗争中;可以用在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科研、学习上,也可以用在战争中。“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一、此篇学起来简易明了。老子说:这是简明的道理。特别是我们搞财政的,我们的老领导老是教育我们:不能“竭泽而渔”,要取得财政的多收入,就要先给予,如同养鱼就得先放养鱼苗。

二、老子此篇讲了柔弱是可以战胜刚强的。鱼不能离开水,常潜在深水,国家的战略武器可要保密。一个国家不可以老是炫耀武力,不炫耀武力貌似柔弱,但是一定要研制更先进的武器不叫别人知道。

三、有人解读此篇老子的是讲战争的。我认为解读为讲战争也是可以的。庄子,老早就说过:“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死于约公元前471年,孙子死于约公元前470年。老子肯定熟读孙子兵法的,他们是同时代的人,论战争他们的意思都是鱼不可脱离深渊,否则很容易遭杀身之祸;国家的有利武器(治国方略,重大决策,镇国之宝,新型武器,科技专利,军事机密等)都不可以轻易拿出来夸示于人。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七、道”法为政,百姓安然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实到他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评析]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老子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加以镇压。这种解释,我们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镇压”应当是“镇服”、“镇定”,绝非是武力手段的“镇压”。由此,我们也认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隶主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感悟]

如果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依然认为自己废话偏多,那么《道德经》一定是最佳良方,定能治愈这一顽疾。

37章是《道经》部分的最后一章,是对1-36章的总结,深入浅出,寥寥数语,区区50字搞定。

经文意译:

道所表现出来的常态就是无为。如果遵循这一道的根本原则,那么天下事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如,把水稻种植在稻田里面,给予必要的水、阳光、空气与肥料,稻子就能自行成长、成熟,然后就可以收获水稻,这叫做无为。

无论是侯,还是王,或者是士大夫乃至草根百姓,都应该遵道的这一无为特性,尤其是统治阶层的侯王们,如果能遵道的无为特性,那么天下万物都将如同水稻一般,自行生长,自行成长,都将如此自化(自化:自生自长自熟自亡)。

侯王们(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面对自己眼前唾手可得的这些自化了、成熟了的人与物,都很容易滋生出想要独自拥有的欲望,那么此时此刻应该用道的另一特性来灭了这种无休无止的欲望,这另一种特性就是朴,朴素的朴、质朴的朴。

当 “朴”真正地深入了思想之后,各种欲望很自然就被镇压了,无欲之后自然就可以进入心神宁静的状态,如此一来,身心宁静的侯王自然不会折腾了,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对于非侯非王,乃至非士大夫一族的草根而言,能心神宁静了,那么自然就成就“无为,而不为”的状态中,在这种遵道而为的状态下,将可以无所不为,势必可以在属于自己的领域或天空下灿烂一把,绽放一回。

老子前三十七章之“道论,”就是告诉后世之人,须遵守人类自己本身的轨迹,按预定法则去滑行的“道。”老子认为在这条路上,照他说的,为了“使夫智者不敢为,”圣人必须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为了“使夫智者不敢为,”他要求老百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而“常使民无知无欲”的境界,是要圣人与百姓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不争,不为盗,心不乱”的道之常态。这条路,老子认为是通向“天下将自定”之道的“道。”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八、君子立身敦厚,不居薄华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引语]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感悟]


   人可以迷失返回天界的本愿,却不可以堕入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以下。这个标准由天道界定,由诸神呵护,人一旦跨越雷池,又至死不悔,人就必定遭遇灭顶之灾。只要还能坚守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人就不至于败坏到极处,也就不至于被宇宙淘汰,也就还有返本归真的机缘与希望。人的标准当然低于神的标准,也低于求道者的标准。人的标准在孔子那里,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在老子这里则表现为重德、守德与积德。
   求道者直接向道,心头有没有德的概念,他都不会失德,是为上士。中士在出世与入世、求道与立业之间徘徊,道德即其有意无意的追求,“仁义”即其做人标准的核心。下士多是执迷者,只求外物而不重内心的修养,既难悟道,也难重德;如果连“礼”、“信”都不能做到,那就危险之至。
  【
   ——罔顾道德,迷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谁都明白,当代中国的德育彻底失败。我们从幼儿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都强调所谓美德,结果适得其反,国人的道德以一日千里之势下滑,至今不可遏止。
   究其原因,不出三个方面:传统中国的道德理念与标准,亦即儒释道的两千年教化氛围,至今荡然无存;我们所被强行灌输的德育内容,以“假大空”为特征,除开基于保护自我的本能呼应,并不能在心灵深处产生认同或共鸣;人们因威压而无探求与表达的自由,就只能被日益喧嚣的物质诱惑俘虏,而后心甘情愿去做名声、利益、权力的奴隶。即是说,我们被拔掉道德的根,又被套上一个幌子,脖子上还勒了一根绳,当然再也找不到人生的真谛。
   越来越多的看客,面对光天化日之下的悲剧无动于衷;越来越多的少年,敢于将亲人或朋友杀死并肢解;越来越多的女生,甘心被各色各样的男人包养;越来越多的所谓明星,乐将光环建立在肮脏交易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富豪,彻底失掉最为起码的恻隐之心。今天如果还有人想做闲云野鹤,想做正人君子,或是想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往往被人视为疯子、傻子或梦游者。
  活着的人们都在活着,人却早已没有精神的高度或支柱。我们只要看一看他们的外形——迷茫而阴鸷的眼神,苍白而抑郁的面庞,凝重而焦灼的身形,沉缓而迂滞的步伐——我们即可明白,他们多是垂死之人或已死之人,他们的皮囊已经没有灵魂或良知存留,他们只是以物质的形态活着。这却是现实中的常态,而且越来越普遍。

附《诗译道德经》

三十九、道育众生,失德不存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引语]

这一章讲“道”的普遍意义。前半段段论述“道”的作用,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或者说,“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间,告诫统治者从“道”的原则出发,并常要能“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侯王。因而在本章的内容中,同样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

[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归于统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强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这个准绳是什么?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应该认识到“贱”、“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还是质朴更好一些。总而言之,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感悟]

39章的“一”已经不再是道了。这里的“一”含有道的意思,更有得道、遵道之后的表现——“德”的意思,从古汉语用词习惯的角度来分析,“一”还含有万事万物的总纲领、总要旨之义。
   最为重要的在于39章所输出的总结部分。老子给出了两个观点:
  其一:至誉无誉。 (最高荣誉无需赞誉)
  其二: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不要试图追求琭琭似玉一般的晶莹璀璨华丽,而应该想像石头一样落落大方且朴素)
  这两项总结是“德”的特征,完全符合道的特性。
  道法自然,对于天地万物(包括人)遵道的表现就是一切以朴为根基,而非华丽。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
  所以:“至誉无誉。“
  所以:“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39章看似论道,其实是在以最宽泛的视角,将天地万物一把都抓干净了地论道、论德、论总纲,老子其实是在从最宏观、最原始的角度论德。
  道,在一切诞生的时候就存在了;德,只有在遵道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道存,一切皆在;德灭,一切皆灭。

附《诗译道德经》

四十融合真道,万物生成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引语]

在一、四、五、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五和三十七章里,老子从各方面阐述关于“道”的理论。在本章里,老子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讲述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和“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关于“道”的基本理论,本章和四十二章都是就此而论的。本章虽然只有两句话,但言简意赅,含义十分丰富。

[评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

“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

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其实这两种解释意思是相同的。因为老子承认运动,承认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当然是老子认识上的不足。因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得实现,不具备一定条件,是不能转化的。不经过任何努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转化,这就多少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了。“弱者道之用”,是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用弱和用强,也就是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的论者认为这一句可以概括出“无—有—万物”的公式,并说万物毕竟是从“无”而来的。其实,老子讲“有”和“无”,并不曾把“无’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把“有”当作第二性的东西,他是把有与无当成相互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有与无都是道的属性,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

[感悟]

这段话揭示了整个宇宙人生的大秘密,大智慧。道的本质是阴阳互抱,难易相成,有无相生,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一体的,是和谐的,是不对抗的。

个人感觉“反”同“返”,世界是圆的,走出去多远,就要返回来多远。看看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存在都是一个个道相。比如我们常说“一山不容二虎”,是因为二虎彼此是对抗的,不合道;再比如一个强势的先生往往配的是一个温柔的太太,这是一刚一柔谓之道;我们看插花的艺术,就会发现红花要绿叶配,高低长短,形状各异,颜色多样各式花卉才组成了一束美丽的花,这也是合道的。我们常说的物极必返,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些都是道相。

关于“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就想起了“以退为进”这个词,守弱,守退本质上是让自己更警醒,让自己的言语,行为,念头更合于道,合道就容易达成事情。如果不懂得守弱,守退可能会因为自己争强好胜,急于冒进而失道,离道,从而使事情失败,不容易成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想起“无有入无间”,“有无相生”。我们肉眼往往只看到有形世界,其实一有一无密不可分,没有一样事物离不开有无。打个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杯子,能成为杯子是由外形部分和里面空无的部分组成。一个人事业成功是由他个人主观努力,但也有一定客观上的时空,环境的因缘组成。倘若能对有无有一定了解,我们处理问题会更有智慧。

      创生智慧,融合真道

天下万事万物的演变规律都是向着事物原本方向相反的状态变化,弱小的逐渐强大,有生命的慢慢死亡,高山之水汇聚成海洋,柔弱、轻和、缓慢的演变过程甚至可以让人忽略这种变化。天下万事万物经历有形有象的变化,在这有形有象之前,却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无形无象,却又客观存在。

人类执着于有,而忘记了有从无而来,也终归向无。执着于躯体的变化,执着于外在社会身份的认同,执着于主观思想的对错,执着于一切可能流失的有,想牢牢抓住,而不能放下。

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执着于当时的苦难,执着眼前的烦恼。不能站在人生自我审视的角度,历史性地看待自我。当流逝的时间带走一切,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痛苦。看十年前曾近苦难的往事,看五年前曾经烦恼的记忆,一切都不存在。再过十年,再过五年,回头再看今天,我们还有现在的苦难,还有当下的烦恼吗?

人类忽视了无,也忘记了无可以创生有,无不仅仅只是个无。人类空虚寂寞时,倍感紧张不安,恐惧忐忑,让好动的欲望不断的侵蚀自己的内心。却不知此时,正是独处一人,冥心反思,感悟人生,创生智慧,融合真道的最好时机。

一切外境皆由心生,一切万有皆从无来。无心自然生有心,有心自然可以创生万物。一个点子,一个念头,一个灵感,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主张,只要能顺道而行,给人类带来利益,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事物,这也必然是从无而来,从大道的演化中来。

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从出生到终老,会经历这样四种变化,即:婴孩,少壮,衰老,死亡。处于婴孩状态,阴阳和合之气没有分离,是最纯洁、质朴、本真的状态,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混沌,不会被任何外物伤害,也是德性最完美的时刻;处于少壮的时候,阴阳纯和之气开始分离,血气刚猛而神识向外飘荡,欲念和忧虑之心四起,这个时候会被外物所影响和牵制,德性开始衰败;处于衰老状态,躯体已经老化,因为人生经历,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再去争执,欲念和忧虑之心也很少了,虽然不能像婴孩那样周全自己的德性,但比起少壮之时,要好了很多。到了死亡状态,这纯和之气又从动态回到静态,返回到原来的地方。整个人生经历这样一种循环往复,周流复始的变化。”

附《诗译道德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