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尔特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锡尔特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锡尔特盆地位于北非利比亚的中北部,属于非洲大陆撒哈拉克拉通和地中海大陆架之间的克拉通内裂谷盆地。盆地东北紧邻昔兰尼加凸起,西邻古达米斯盆地,西南部与穆祖可盆地相接。锡尔特盆地为利比亚最主要的石油产地,其储量可达利比亚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盆地油气资源以油为主,累计发现油气储量超过76.46×108t油当量,其中石油63.79×108t。
盆地深层以及海上区域勘探研究程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在汉斯出版社《地球科学前沿》期刊中,有论文通过对北非中生代锡尔特盆地的地质背景、石油地质条件以及含油气系统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盆地构造类型多样,烃源岩条件优越,可将含油气系统划分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构造单元含油气系统,每个区域有其优越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油气勘探潜力。
锡尔特盆地的发育与白垩纪时非洲大陆普遍的伸展作用有关,以北西–南东向垒–堑构造为主。锡尔特盆地整体上可划为分东部次盆、中央隆起带、西部次盆及锡尔特湾次盆4个一级构造单元。东部次盆包括阿马勒凸起、拉克波凸起、艾季达比亚凹陷、海迈马特凹陷及萨里尔凹陷等。西部次盆由道尔阿尔阿比德凹陷、塔哥里菲特凹陷、霍恩地堑及济莱凹陷等组成,其间为沃丹凸起及哈雷凸起所分割。本次以地震剖面解释为基础,将锡尔特湾次盆分为4个二级构造单元,分别为锡尔特湾凹陷、深海凹陷、昔兰尼加凸起以及锡尔特湾凸起。
锡尔特盆地经历了前裂陷期(古生代)、裂陷初期(三叠纪–早白垩世)、主裂陷期(晚白垩世至始新世)和裂陷后沉降拗陷期(渐新世至今)4个阶段的构造演化,强烈的裂陷活动对此地区的成藏形成非常有利;盆地东、西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演化差异性明显,西部构造带发育于主裂陷期,以形成受断层牵引背斜圈闭为主;东部构造带形成的时间跨度长,既有形成于前裂陷期的构造,也有形成于裂陷期和裂陷后期的构造。
对于锡尔特盆地而言,主要的储层和盖层形成于裂陷初期、主裂陷期和裂后热沉降期,主要圈闭的形成期有两个:一是晚古生代的加里东期–海西期,另一个是白垩纪–新生代,油气的主要运移和保存期主要是裂后热沉降期。
盆地的构造类型多样,东部构造带形成的时间跨度长,受主裂陷期–裂后热沉降期的持续构造活动影响,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最高,烃源岩条件优越。中部生烃类型为油气混合型,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好。西部构造单元含油气系统,有机质成熟度较高,烃源岩类型为单油型,此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具有较强的油气勘探潜力。
文章来源:https://doi.org/10.12677/AG.2020.101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