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桑干河(张家口 篇)

《水经注》里的桑干河(张家口[1]篇)杨年生摘要:《水经·㶟水注》是研究桑干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2]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十三桑干河流域所涉张家口地区史地疑难进行系统梳理。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关键词:水经注、㶟水、桑干河、张家口等引言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山水文学的开创者。清代刘献廷称:“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诚宇宙未有之奇书。”而清人沈德潜甚至认为《水经注》是“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著作。皆因《水经注》文笔精妙内涵幽深独步古今,无能出其右者,遂成“不容有二”之千古绝唱。从历史上看对《水经注》的研究历经宋、明到清代达到鼎盛。有清一代名儒辈出,而其中不少学人争相以复原《水经注》的原貌为荣誉,甚至连乾隆皇帝本人也以能纠正《水经注》之误为荣[3]。上世纪二十年代,王国维先生提出了“二重证据法”[4]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百年前的“二重证据法”已无法更好地适应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之发展;而历史地理学也需要注入新的科技元素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极其繁琐艰辛的郦注探究过程中,笔者逐步提炼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完备的考证方法即“三层二维法”。“三层二维法”本质而言属多重考证法的范畴;三层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二维即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维度。通常而言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资料为据等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校验去综合考量系统探究相关史地疑难。(日本著名史学家平田茂树教授认为“三层二维法”很重要。[5])当然《水经注》的文字校验问题依然非常重要。虽然戴震校勘《水经注》改正了错讹三千多处(不乏其统筹运用了全祖望、赵一清等诸家的校勘成果;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水经注》文字校验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但正如已故郦学大家陈桥驿先生所说的“虽然此本(戴震所校殿本)还存在若干可以继续校勘处,但总的说来,考据派的事业已基本完成[6]。笔者认为除了在现有几个较好的版本(全祖望、戴震、赵一清、王先谦及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等)结合宋刻残本统筹考量的基础上还须引入微观层面的考古校验及中观层面的谷歌地球、百度地图等方位距离综合校验的理念,不能拘泥于以文字校文字的桎梏抑或陷阱。《水经注》里的桑干河(张家口篇),主要涉及郦注卷十三㶟水流域相关文本。本文以《水经注疏》为底本,采用“三层二维法”对《水经注》所涉桑干河流域相关史地疑难进行系统梳理与探究。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相关地域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㶟水又东,迳阳原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代郡之属县也,北俗谓之比郍州城。当地学者常文鹏认为今阳原县城南有战汉时代遗址,范围不是很大;因其距县城较近,破坏较严重;而阳原县城北、南及附近的三分沟村均有大量汉墓出现,县城北关、南关均发掘过汉墓,有完整发掘报告;此外阳原水现在还有,就在县城东边一点,流向、出处与郦氏记载一致。汉代故城通常具有处于两河夹角处的特征,汉阳原县亦不例外恰在这一夹角区域(阳原水和桑干河之间);因此根据方位、考古综合考量,阳原县城南战国、汉遗址应为汉阳原县故城。

㶟水又东,阳原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泽中,北俗谓之太拔回水,水自泽东南流注于㶟水。通过Googleearth 鸟瞰推析东北泽约为今阳原县城南河公园、水泉村一带。又东迳东安阳县故城北,赵惠文王三年,主父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竞安也。《地理风俗记》曰:五原有西安阳,故此加东也。安阳县故城,揣骨疃村东北约1000米有揣骨疃城址[7],战汉时代,遗物丰富,为安阳县城的可能性较大。㶟水又东,迳昌平县,温水注之,水出南坟下,三源俱导,合而南流,东北注㶟水。此“昌平县”当指北魏太和年间所置之昌平县。㶟水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鲜卑校尉,屯此。此处温水至祁夷水间郦道元所谓的“昌平县故城”直至今日依然让无数学者困惑不已;通过爬梳相关文献,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主要观点:其一是认为此处注文有误;此“昌平故城”并非汉志之故城而是北魏太和年间侨置之昌平县或昌平郡。主要以赵一清、王北辰为代表。其中赵一清认为该故城是指北魏侨置之昌平县但非汉上谷郡昌平县故城[8];而王北辰则结合后文昌平郡条的记载综合考量后认为该昌平故城当指北魏之昌平郡故城[9]。其二是认为此处注文没有问题,此昌平故城即为汉志之昌平县故城。主要以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为代表;杨氏在注疏本中对此昌平故城进行了罕见的大篇幅详疏,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此“昌平故城”即“汉志之昌平故城”。而《水经注》卷十四提及的易荆水畔的“昌平县故城”杨氏认则认为“即晋志昌平所移徙也”。第三种观点主要由尹均科提出,他并未否认此处是西汉上谷郡昌平故城,但却认为此处非指东汉昌平县故城,他认为“《水经注·㶟水》中所谓之昌平县故城,亦即在今河北省阳原县境者,此为西汉昌平县”、“今昌平东南之昌平县故城应是东汉者。在论及昌平县沿革时,两汉昌平县应加以区别。[10]”综合考量上述三种观点,笔者大致有如下论证:首先,宏观文献层面而言《后汉书·卢芳传》中“芳入朝,南及昌平,有诏止,令更朝明岁。”的记载恐怕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卢芳“入居高柳”(今阳高县城北李官屯村一带)“南及昌平”之方位描述实际上已经告知了我们上谷郡昌平县故城惟有位于此处阳原境内方能称之为“南及”若位于卷十四提及的易荆水畔则只能谓“东顾”了;因此杨守敬、尹均科等的思路是基本正确的,即“此昌平故城即为汉志之昌平故城。”但赵一清、王北辰等的论证亦不可草率否定,因为北魏所侨置的昌平县(郡)很可能是郡县同治且治所亦可能利用了原汉昌平县故城。至于尹均科所谓“今昌平东南之昌平县故城应是东汉者”一说;鉴于杨守敬已在疏中对此已作了大量严密论证故此处不再赘述而是姑且存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述三种观点均因当时条件所限,局限于宏观层面文献的逻辑推导而未有较确切之考古依据作支撑。有鉴于此,笔者按注文方位、距离等描述,爬梳了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注疏本所谓此处“汉志之昌平故城”约今阳原县丁家堡村遗址[11]。㶟水又东北,迳桑乾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经》言出南,非也,盖误证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乌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正于此也。郦道元所指的温汤应为三马坊乡温泉,而离温泉十里的桑干城则是位于今阳原县龙凤坡村东北之黄土城[12]。㶟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迳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予燕,易平舒,徐广曰:平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封扬武将军马成为侯国。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即今壶流河,发源于山西浑源、广灵交界处的石人山一带[13]。平舒县故城,城址在今广灵县作瞳乡百疃南堡村西南[14]。平舒县之故城南泽结合Googleearth鸟瞰综合考量约今广灵西洼、稻地村、水神堂附近联袂成片之洼地。祁夷水又东北,迳兰亭南,又东北,迳石门关北,旧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兰亭,初步考证约今广灵县蕙花村[15]。该处汉遗北邻壶流河符合“迳兰亭南”之描述。石门关,约今广灵东、西石门村一带。代王鱼池,按清《蔚州志》[16]:(代王鱼池)池水当即涌金泉,在城南十里崔家庄东。祁夷水又东北,得飞狐谷,即广野君所谓杜飞狐之口也。苏林据郦公之说,言在上党,即实非也。如淳言在代,是矣。晋建兴中,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于安次,即于此道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西北流,迳南舍亭西,又迳句琐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由蔚县城向南15公里左右,便到了飞狐口,谷口北端为蔚县北口村。飞狐关水沿北口村、石荒村、君子疃村一线西北流注入祁夷水。关于飞狐陉的重要性仅举一例即可知晓:抗战期间,正当阎锡山与日军胶着于雁北时,坂垣师团突然楔入灵丘一带,于是局势急转直下,大同、太原相继沦陷;而这其中的奥妙便是阎锡山的同学板垣征四郎曾亲自徒步勘察过飞狐径这条极不起眼但却极具战略意义的狭窄通道。飞狐关,《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飞狐关又名常山关、飞狐口、飞狐陉、蜚狐口。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的咽喉。《水经·㶟水注》:“《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即此[17]。陈业新在对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后认为飞狐关并非所谓的“亦即飞狐口”,因为二者方位不同:飞狐口在代郡西南,飞狐关则在代郡南流经飞狐谷的飞狐关水上,不可混淆; 飞狐口应在蔚县或秦与西汉时代郡西南的恒山口,其所在地形乃恒山西北壶流河地区的低矮山地;飞狐关水所在的飞狐谷应有一条道路,道上设有飞狐关、南舍亭、句琐亭,表明该道交通地位十分突出[18]。安次城,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北古县村。东汉属广阳郡。三国魏属燕国。北魏属燕郡。隋属涿郡[19]。(备注:安次城约今廊坊市古县城址,位于廊坊市北史家务乡古县村北,系战国~汉遗存,城址基本不存,形制及面积不详。现存一段长约110米的夯土城垣,宽约6米,残高4米。采集遗物有陶器残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次为夹砂褐陶和灰陶。器表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瓮、盆、豆和板瓦等。据史载汉署安次县,该城址有可能即安次故城遗址[20]。)祁夷水又东北流,迳代城西。卢植言:初筑此城,板干一夜自移於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护,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治。城圆匝而不方,周四十七里,开九门,更名其故城曰东城。赵灭代汉封孝文为代王。梅福上事曰;代谷者,谷中之地,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上谷在东,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厌狄亭。《魏土地记》曰:城内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门,一泉流出城北门,二泉皆北注代水。代王城,俗称大王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二十里代王城镇。《方舆纪要》卷44蔚州:代王城,“项羽封赵歇为代王,歇迁赵,立陈余为代王,又汉高六年立兄喜为代王,此其故城”[21]。代王城城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3400、南北长2200、全城周长9265米。蔚县博物馆根据考古遗迹对代王城的年代进行了判定:“代王城当建于西汉初,大约为公元前201年,汉高祖为巩固北方势力范围、加强边塞防御体系所筑。现存于古代城东、南、西1-10华里处的63座汉墓及大量的遗迹、遗物表明,在春秋时古城建筑初见端倪,秦汉时达到鼎盛时期,到东汉之后日趋衰落。”在代王城南,现有墓葬27座,出土有大量精细的生活用品和明器,很可能就是汉代代国与代郡高级官吏和贵族的墓葬。考察队自东门口入代王城,由于城址规模庞大,道路不通,东墙、北墙、西墙大致可见。虽然经过近2000年的风雨侵袭,但依然能连绵成形[22]。

代王城遗址 摄于2019年7月3日祁夷水又东北,热水注之。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绫罗泽,按地名考析应与今蔚县北绫罗村、李家绫罗村有渊源;但按郦注记载则是祁夷水在经过代王城后方有热水注入,距北、李绫罗村等相去太远;而从Google earth 鸟瞰此处河水则是直接注入了上游的代王鱼池(约今壶流河水库)。故疑此段注文位置有误,应将其置于代王城条前。又东北,谷水注之,水出昌平县故城南,又东北入祁夷水。谷水:不详。此处郦道元所指昌平县故城,从方位推析仍应指前文所谓的西汉昌平县故城。祁夷水右会逆水,水导源将城东,西北流迳将城北,在代城东北一十五里,疑即东代矣,而尚传将城之名。应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东城。或传书倒错,情用疑焉,而无以辨之。逆水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为名,以西流故也。按清光绪《蔚州志》:逆水,今清水河;将城,当在西合营。结合考古资料初步考证将城约今蔚县西合营镇苗家寨村西约500米处[23]。祁夷水东北迳青牛渊,水自渊东注之。耆彦云,有潜龙出于兹浦,形类青牛焉,故渊潭受名矣。潭深不侧,而水周多莲藕生焉。青牛渊约今蔚县莲花池村附近。(按“水周多莲藕生焉”)祁夷水又北,迳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东城,而非所详也。此故城(疑为代之东城)的位置初步考证在今蔚县小枣堡村与任家庄村附近[24]。又迳昌平郡东,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里。此处“西南去故城六十里”之“故城”仍应指前文所谓的汉昌平县故城(即杨守敬认为的“汉志之昌平县故城”)北魏昌平郡疑与今莲花池遗址有渊源。(约今莲花池村北500米处[25])此地距温水与祁夷水之间的昌平县“故城”(约今阳原县马圈堡乡石盆村)距离约26公里(Googleearth 测定有些许系统误差),约为59北魏里,与“西南去故城60里”基本吻合。又北,连水入焉,水出雊瞀县东,西北流,迳雊瞀县故城南,又西迳广昌城南,《魏土地记》曰:代南二百里有广昌城,南通大岭,即实。非也。《十三州记》曰:平舒城东九十里有广平城,疑是城也,寻其名状,忖理为非。连水即定安河亦名太平河,为壶流河最大支流。雊瞀(gòu mào),汉上谷郡属县;按清《一统志》:在蔚州东;光绪《蔚州志》:在桃花堡北,与保安州界。结合郦注及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雊瞀故城约今蔚县桃花镇八村北150米处[26]。(2013,河北省文物局)雊,雉鸡叫声;瞀,纷乱。倒刺山即今小五台山,因山顶平、大,山势陡峭,看似山脚向里收,所以时称倒刺山。此处地肥水美,林木葳蕤,雉鸡成群,噶叫纷乱,故名雊瞀。值得注意的是“雊瞀”故县之名称由来极可能与褐马鸡有关。由于小五台山是我国褐马鸡仅有的几处栖息地,在国际上褐马鸡被誉为“东方宝石”,和大熊猫齐名;而汉雊瞀所辖(约今涿鹿西南部、蔚县东部)与今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有重合;故此处嘎嘎乱叫的雉鸡群中极可能包含有一定数目的褐马鸡;由此则“雊瞀”故县之名称由来则恐怕是褐马鸡相关的最早记载了(该物种1862年方被英国博物学家斯文侯发现)。又西迳王莽城南,又西,到剌山水注之,水出到剌山西。山甚层峻,未有升其巅者。《魏土地记》曰: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剌山,山上有佳大黄也。王莽城:按清光绪《蔚州志》:当在吉家庄东,去太平、会子二河交流处不远也。结合注文方位描述及考古资料综合考量王莽城约今吉家庄镇西太平村北50米处[27]。(2013,河北文物局)“到剌山水”应为今金河,源出倒刺山(即今小五台山)北台与东台之间。此地大黄为北方大黄系消炎驱火之良药。其水北流,迳一故亭东,城北有石人,故世谓之石人城。西北注连水,又北,迳当城县故城西。高祖十二年,周勃定代,斩陈豨于当城,即此处也。应劭曰:当桓都山作城,故曰当城也。石人城,按《保安州志》:石人城在州西南,相传即今石人村。初步考证石人城约今蔚县祁家皂乡陈家湾村东之古城遗址[28]。当城县故城,西汉置属代郡,治在今河北蔚县黄梅乡定安县村。(按清光绪《蔚州志》载:当城即旧定安县)桓都山,有学者认为“桓都山”顾名思义,即赵桓子所都之山。桓都山在明清时俗称“四十里坡”或“凤凰台”,为抵御蒙古部落的侵袭,明帝国的军人们沿台地边缘建起了七座城堡,或大或小,或方或圆,至今仍静静守卫、凝望着往来行旅[29]。又迳故代东,而西北流注祁夷水。代之东城初步考证疑与今蔚县小枣堡村、任家庄村附近遗址有关[30]。祁夷水西有随山,山上有神庙,谓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迳桑乾故城东,而北流注于㶟水。《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县北,至桑乾入治,是也。桑干城,即今位于阳原县龙凤坡村东北之黄土城[31]。㶟水又东北迳石山水口,水出南山,北流迳空侯城东。《魏土地记》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也。其水又东北流,注㶟水。初步考证空侯城即今宣化县付家堡城址,位于付家堡村南约100米处[32]。㶟水又东,迳潘县故城北,东合协阳关水,水出协溪。《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阳关,关道西通代郡。其水东北流,历笄头山。阚骃曰:笄头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迳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山上有虞舜庙。《十三州记》曰:广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潘县。《地理志》曰:王莽更名树武。其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协阳关水。雨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惟洴泉而已。关水又东北流,注于㶟水。潘县故城位于涿鹿县保岱乡镇内。古城地势平坦,南距桑干河15公里,面积约1960000平方米,时代为战、汉,形制与保存现状:正方形城址,边长约1400米,夯筑,残高2-6米,夯层厚8-16厘米[33]。厉山即覆釜山,即釜山。保岱村西北约三里的窑子头村,村外群山中有一山形体圆整恰如覆釜或釜山[34]”。古协阳关水,王北辰先生认为岔道河即古协阳关水[35]。其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协阳关水。1982年王北辰先生实地考察时泉虽干涸,但穿城而出的小河道仍宛然可辨[36]。又东,迳雍洛城南。《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东流者也。㶟水又东,迳下洛县故城南,王莽之下忠也。魏燕州广宁县,广宁郡治。《魏土地记》曰:去平原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雍洛城即今涿鹿朝阳寺遗址,已经考古初步确认;“雍洛”之义为㶟水之塞[37]。下洛城约位于今涿鹿县城西北(据常文鹏考证逐鹿县城西过去有个很大的汉代遗址,可能与下洛城有关。)㶟水又东,迳高邑亭北又东迳三台北。㶟水又东,迳无乡城北。《地理风俗记》曰:燕语呼毛为无,今改宜乡也。当地学者常文鹏认为高邑亭约今涿鹿县向阳村附近;而宜乡城可能是龙王塘遗址,该遗址保存很好,与雍洛城一个级别,与《水经注》描述相符,城中曾出铭文,上写宜乡城)三台遗址位于今涿鹿县上四堡村东;此处已经考古发掘初步考证[38]。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汤汤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於㶟水。涿鹿桥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城东南四十里的温泉屯乡温泉屯村南,以其别有洞天形若拱桥故名。鉴于涿鹿矾山镇一带为“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的所在地(经侯仁之先生考证);不少学者依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的记载,认为真正的黄帝陵应在涿鹿桥山;但此处《水经注》仅提及祭堂而未提及黄帝冢;盖因此处系黄帝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故于此设祭。笔者以为司马迁之所以未指明桥山是何处之桥山,盖因黄帝陵位于阳周桥山已为时人所共识;这一点从汉武帝十几万大军祭黄陵之举即可窥知(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故《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中之桥山实则是司马迁默认为阳周桥山;此外结合《水经注》卷三走马水条方位描述及大量考古依据表明秦汉阳周桥山亦非今之陕西黄陵;故真正的黄帝陵究竟何处仍扑朔迷离。(特别鸣谢:上述郦注校释得到目羽兄弟的不吝指点,在此致以诚挚之谢意!)………㶟水又东,左得于延水口。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即修水也。《山海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修水即今东洋河。不少学者认为今河北省尚义县三工地镇土城子遗址[39]系“北魏柔玄镇故址”,从遗址规模(100多万平米)形制(与已考证的怀朔镇遗址类似)来看应属“六镇”之一,但此处距修水(东洋河)源头较远,无法形成与注文相符之有效方位参照;而据清人沈垚《六镇释》中考证六镇自西而东的顺序(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40])判断则此处可能系怀荒镇而非柔玄镇。而近年内蒙古当地考古学者张文平、苗润华在《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41]》一文中通过对六镇及相关戍城空间分布的系统梳理亦指出:“三工地土城子西距被认定为抚冥镇的乌兰花土城子古城的直线距离达187千米。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年)北巡阴山,由怀朔镇返回平城时,曾路经武川、抚冥、柔玄三镇。《魏书·高祖纪》记载:'癸丑,幸怀朔镇。己未,幸武川镇。辛酉,幸抚冥镇。甲子,幸柔玄镇。乙丑,南还。’由此段记载可见,怀朔镇是孝文帝此次北巡阴山的最后目的地,在怀朔镇逗留较长,后来只是一路向东,途经了武川、抚冥、柔玄三镇,最后从柔玄镇南还平城。孝文帝东归途中,从武川镇到抚冥镇用了一天的时间,从抚冥镇到柔玄镇用了两天。希拉穆仁城园圃古城东距乌兰花土城子古城的直线距离为50千米,符合孝文帝一天的行程,而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与三工地土城子古城之间的直线距离则明显大于孝文帝两天的行程。由此点出发,三工地土城子古城只能是位于柔玄镇之东的怀荒镇......该文进而指出:“郦道元《水经注》'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的记述应是'水出塞外柔玄镇东长川城南小山’的误记。而柔玄镇镇址则需要在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与三工地土城子古城之间寻找。克里盂古城西南距乌兰花土城子古城的直线距离为93千米,东南距三工地土城子古城的直线距离为100千米,非常符合柔玄镇的分布方位,应当是北魏在早期牛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镇城。”综上所述,鉴于目前为止尚未有更明确可信的考古发掘报告,关于柔玄镇的具体位置本文姑且依照张文平、苗润华所论:克里盂古城即柔玄镇遗址。图表 8北魏六镇空间距离测量(据张文平、苗润华《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一文中所推证的六镇方位)内蒙古当地学者常谦先生认为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西北15公里处土城村古城即为北魏长川城故址[42]。但曲英杰先生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以土城子城址属长川城,则显然与注文所述不符。依注文,柔玄镇城在东,则此土城子城址当即为其所在,此城形制规整,东临南北通道,亦当属北魏中后期所筑镇城。长川城在西,当即在台基庙村南城卜子遗址。二者均南临滩川地,有二道河水自西北流经城址西南及南面。二道河当即清时兆哈河,亦即古于延水之源,清时已是'源出平地’。经千余年演化其'城南小山’消失于地面,似亦在情理之中。而在此二两座城址东西并存的情况下,仅凭所谓'元山子’即判定土城子树长川城似不够妥切。[43]”显然上述曲英杰先生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但若按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卷)台基庙城址[44]被定为元代遗存而非北魏遗存,若此则又增添了判定台基庙城址为柔玄镇之疑虑;故柔玄镇究竟何处至今未能有令人信服之判定。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代称不拘,名号变改,校其城郭,相去远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中卷)认为且如故城在今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内城址[45]。笔者对此不敢苟同。首先,经google earth 鸟瞰作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南湾乡古城村处于于延水(东南流时)之西南且中间隔有高山峻岭,与注文“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严重不符。其次,与后文所考证的延陵故城(按注文、光绪《天镇县志》及山西文物地图集等综合考量延陵故城即今南湾乡古城村遗址)有冲突。因此,且如故城非今之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城址。但真正的且如故城究竟在哪里呢?按注疏本熊会贞考订此处注文传抄有误,“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中的“当城”当为“马城”之误[46];因为位于祁夷水支流连水之畔的当城据此处至少二百里之遥,故熊会贞指出了这一传抄之谬并予以订正。按此且如故城当在马城(今怀安县柴沟堡镇良民沟村西南的西大崖遗址)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左右的范畴,且位于于延水之北侧。而按上述郦注结合相关文普资料,初步推析且如故城约今尚义县新庙遗址[47]。新庙遗址位于尚义县小蒜沟乡新庙村北50米处。首先从方位考量此处位于马城(今怀安县柴沟堡镇良民沟村西南的西大崖遗址)的西北方向、于延水(东洋河)之北侧。符合注文“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其次从距离考量,此处距马城(西大崖遗址)约二十一公里左右(约合47.5北魏里[48]),亦大致符合“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备注“当城”为“马城”之讹)的描述。其三,新庙遗址为这一地域内最具规模之遗存。当然上述论证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探甄别。修水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马城在高柳东二百四十里,俗谓是水为阿头。阿头出戎方,土俗变名耳。马城县故城,“怀安县柴沟堡镇良民沟村西南的西大崖遗址即为战汉时期代郡下领县马城,马城作为代郡的东部都尉治,是汉代边郡中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池,常文鹏推测其由甲骨文记载中的古国—马方发展演变而来[49]。”又东迳零丁城南,右合延乡水。按注文所述零丁城当囿于旧堡乡、北沙城乡之范畴。结合此区域内相关考古资料推析,最可疑者为零丁城者当为北沙城村一带汉遗[50]。…………雁门水又东迳大宁郡北,魏太和中置。有修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修水东流注于雁门水也。《地理志》有于延水,而无雁门、修水之名,《山海经》有雁门之目,而无说于延河,自下亦通谓之于延水矣。水侧有桑林,故时人亦谓是水为丛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见之,因以名焉。于延水又东迳罡城南。按《史记》,蔡泽,燕人也,谢病归相印,号罡成君,疑即泽所邑也。世名武罡城。罡城,按民国《怀安县志》:罡城,在县东北。结合注文及河北文物地图集综合考量阳门堡一带汉墓群[51]当与罡城有关,故罡城亦应在佐近。于延水又东,左与宁川水合,水出西北,东南流迳小甯县故城西,东南流,注于延水,又东,迳小宁县故城南,《地理志》宁县也,西部都尉治,王莽之博康也。《魏土地记》曰:大甯城西二十里有小甯城。小宁故城,杨守敬认为即万全县治(清代)。按此小宁故城当即今万全镇。(守敬按:前汉县属上谷郡,後汉、魏因。《一统志》,晋省。即今万全县治。)按Google earth 作方位考量,虽与注文“东南流迳小甯县故城西”的描述相符,但以今万全镇当小宁故城却距于延水太远,以注文“迳小宁县故城南”考量似不够妥切。(故笔者此处存疑)熊会贞认为此处的大宁城当指下文的广宁故城而非上文的大宁郡城。(会贞按:此大甯城谓下广宁县城,非上大宁郡城也。大宁郡城在宁县之西南,广宁县城则在宁县之东。盖旧以广宁县为大宁,以宁县为小宁,故《魏土地记》载两城,直以小宁城、大宁城名之。而郦氏叙两县,亦以小宁县故城、大宁县故城称之[52]。)昔邑人班邱仲,居水侧,卖药于甯,百馀年,人以为寿,后地动宅坏,仲与里中数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弃于延水中,收其药卖之。仲被裘从而诘之,此人失怖,叩头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后为夫馀王驿使来宁,北方人谓之谪仙也。杨守敬认为此处“班邱仲”当作“瑕邱仲”,“瑕邱”是复姓。(守敬按:《列仙传》作瑕邱,本复姓[53]。)于延水又东,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总为一川,东南迳黑土城西,又东南流,迳大甯县西,而南入延河。按注文“东南流”的流向及“水有三源”结合Google earth鸟瞰综合考量黑城川水非杨守敬认为的清水河[54]而应系今之万全县城东河。首先从流向考析;清水河源于东北山岭向西南方向流,不符“东南迳……,又东南流”的注文描述。其次城东河的三条支流连针沟、大柳沟、大东沟至水关村入干流;符合“水有三源”的描述,而清水河却无法满足。延河又东,迳大甯县故城南。《地理志》云广宁也,王莽曰广康矣。《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北百三十里,有大甯城。大甯县故城,按下洛城约在今涿鹿县城附近,其西北一百三十里约今张家口市区。此外按注文“大甯城西二十里有小甯城”考量,大宁故城当距小宁故城(按杨守敬考证即今万全镇)东20里左右,而张家口市西北郊区一带亦基本符合。因微观层面考古依据的缺憾抑或大宁故城遗址已遭破坏而无从寻觅,故只能通过上述宏观层面的文献逻辑推导与中观层面的Googleearth方位校验综合考量大甯县故城(据常文鹏称是张家口考古界最大的谜团)当囿于今张家口市西北郊区一带。于延水又东南,迳茹县故城北,王莽之谷武也,世谓之如口城。《魏土地记》曰:城在鸡鸣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达甯川。战国时燕国在涿鹿张家堡与下花园交界处置上谷郡茹县城。此处平坦开阔、土肥水美、菜茹有畦,故称茹地,建县称茹县;其位置初步考证约今张家口下花园区张家堡村一带。(按注文“城在鸡鸣山西十里”)于延水又东南,迳鸣鸡山西。《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东流,北有鸣鸡山。《史记》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鸣鸡山。《魏土地记》云: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其侧有钟乳穴。赵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杀。民怜之,为立神屋于山侧,因名之为磨笄之山,未详孰是?夏屋山,一名贾屋山,一名贾母山,今名草垛山,在代县北,海拔2396米。《史记·赵世家》:赵襄子元年,“北登夏屋,请代王”《集解》:“徐广曰,山在广武”《正义》:“《括地志》云,夏屋山,一名贾屋山,今名贾母山,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十五里。夏屋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别内外也。”洪武《太原志》:“夏屋山,在代州东北三十里,一名下屋山,又名贾屋山。”(《永乐大典》卷五二○二引)万历《太原府志》山川:夏屋山,俗名草垛山。[55]摩笄山,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代王夫人摩笄自杀的摩笄山之所在,历来有今河北涿鹿东北燕然山西南端和蔚县东南马头山两说。尹耕曾对磨笄山有慎密的考辨,他指出,鸡鸣山在今河北怀来县,春秋时属上谷,在代壤之外,赵襄子灭代必无舍代而死于燕地之理……《括地志》曰:“磨笄山在飞狐县(河北涞源县)东北百五十里,以道里、方隅计之甚合,马头即磨笄”[56]。近年来张龙凤、马保春等通过考察当地的自然地理形势,分析当时历史事件的原委,并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对摩笄山的地望问题再作探讨,也认为置摩笄山于今河北蔚县东南马头山处更符合情理[57]。于延水又南,迳且居县故城南,王莽之文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㶟水。《地理志》曰:于延水东至广甯入治,非矣。且居县故城,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初步考证且居县故城约今怀来县东八里城址[58]。…………又东过涿鹿县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褫陆也。涿鹿县故城,即今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之逐鹿故城址[59]。涿鹿山,孙继民在《南涿水试考》中认为:“今涿鹿县南部的东、西灵山古称涿鹿山,南北涿水因分别发源于涿鹿山南北麓而得名[60]。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东北与阪泉合,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併则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涿鹿之野,是4700多年前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黄炎联盟与蚩尤涿鹿之战的地方,堪称中华第一古战场。按注文“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於是也”推析,此处涿鹿故城当与“黄帝城”(堪称中华第一城)有着深厚的渊源。1983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侯仁之教授为组长的一行十名学者赴涿鹿考查,确认涿鹿县矾山镇一带正是司马迁、郦道元等人记载的“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的所在地。王北辰先生实地考证后确认“蚩尤泉在矾山镇南的龙王塘村内,一在生产队部院内,石砌泉口;一在生产队部前,石砌泉口直径约6—7米。泉水出村北流,至矾山镇外与阪泉水相合,泉流都如《水经注》所记。至于蚩尤城,当地传说在龙王塘村南一里多农田中,现在连城墙一段遗迹都难以辩认了[61]”。涿水又东迳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侨郡,以统流杂。平原郡疑与今怀来县桑园镇万窑遗址有关[62]。涿水又东北迳祚亭北,而东北入㶟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谓之涿邪水。地理潜显,难以究昭,非所知也。祚亭,按方位、考古等综合考量疑与怀来县桑树梁遗址有关[63]。(涿水)东北入㶟水,孙继民认为:“南北涿水因分别发源于涿鹿山南北麓而得名[64]。按“东北入㶟水”之流向考析则郦注此处之涿水应为北涿水。(备注:上述拙文祁夷水相关内容参见:《水经注》㶟水(祁夷水段)新考,人民大学《壹学者》,2015-12-17)拙作初稿发表于《上谷文化》2021秋季刊,第53-61页

[1]为便于读者系统理解,对部分涉及晋、内(蒙古)地域的郦注,亦作了适当保留。[2]详拙作《<水经注>卷六汾水上游流域新考》[3]如乾隆在《御制文集二集》之《热河考》一文中,指摘《水经注》所讲武列水(即热河)“三川合流之序则不足据。”批评郦道元“徒尚耳食耳,而未尝亲履其地,晰其支派脉络分合之由,毋怪乎其舛也。”[4]“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摘自王国维著,《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1,第25页。)[5]2020年9月26日,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岭南文化艺术学院与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日城市史与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阪市立大学等学校的多位中日城市史研究学者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对城市历史地理和都市文化等问题展开讨论。笔者受邀参会,提交论文:《水经注》里的广州,并做汇报交流。学者们的交流涉及城市史、海洋史、经济史、东西交流史、环境史等多方面,体现了史学学科的多元化,激发了历史研究的活力,是一次有特殊价值意义的学术会议。日本著名史学家平田茂树教授总结发言时认为:“杨年生先生的三层二维法”很重要。[6]陈桥驿译注:《水经注》,中华书局,2015年1月,第7页[7]刘建华:《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城址调查发现与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5页[8]赵云:按《一统志》,昌平故城在蔚州北,魏太和中置。汉昌平县属上谷郡,今顺天府昌平州界是也。今蔚州乃汉代郡地,汉时,桑干为代郡治,不应上谷之县,反在其西。昌平县是后魏所侨置。《水经注》以为即牵招所屯,非是。《地形志》,平昌郡领昌平县,天平中置,而失太和所置郡县事也。[9]王北辰:《<水经注>所记昌平故城辨》,《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10]尹均科:《两汉昌平县新解》,《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创刊号,第122页。[11]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12]常文鹏:《代郡桑干城考》,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13]刘维毅:《山西古今地名词典》,三晋出版社,2009年9月,第76页。[14]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2006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112页。[15]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2006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112页。[16]《蔚州志》卷五(清庆之金著王立明点校)[17]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18]陈业新:“载纵载横”与无远弗近——秦汉时期燕蓟地区交通地理研究,社会科学.2010,(08)[19]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20]《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458页。[21]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22]孙靖国:张家口地区古城旧堡踏勘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02[23]《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24]《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25]《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26]《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27]《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28]刘建华:《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城址调查发现与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6页[29]丁垚、党晟、谭镭: 蔚县——遗忘的塞上,建筑遗产,2020,(04)[30]《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 2013年,第126页。[31]常文鹏:《代郡桑干城考》,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32]《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07页。[33]刘建华:《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城址调查发现与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7页[34]王北辰:《黄帝史迹涿鹿、阪泉、釜山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35]王北辰:《黄帝史迹涿鹿、阪泉、釜山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36]王北辰:《黄帝史迹涿鹿、阪泉、釜山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第47页[37]常文鹏:《河北涿鹿朝阳寺遗址调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3卷第一期,第29页[38]贾金标;王培生等:《涿鹿上四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2年03期 ,第19页[39]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72页[40]鲍桐在《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3)一文关于六镇自西向东的顺序论证亦与清人沈垚所考一致。[41]张文平、苗润华:《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阴山学刊》2014年12期,第24页[42]常谦:《北魏长川古城遗址考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43]曲英杰:《水经注城邑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8页[44]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58页[45]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58页[46]《水经注疏》,第1175页[47]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71页。[48]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42.41米计算[49]常文鹏:《代郡马城考》,《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第33页[50]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60页。[51]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61页[52]《水经注疏》,第1179页[53]《水经注疏》,第1179页[54]《水经注疏》第1180页 “守敬按:……此水今名清水河,出张家口边外。”[55]来源:《山西历史地名词典》[56] 韩立、基贾晓:代王城城址调查报告,文物春秋,1997[57]张龙凤 马保春:由考古资料看“摩笄山”之地望《北方文物》 2007年03期[58]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7页[59]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41页[60]孙继民:《南涿水试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第11-24页[61]王北辰:《黄帝史迹涿鹿、阪泉、釜山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第47页[62]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6页[63]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6页[64]孙继民:《南涿水试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第11-24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