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划,皆是人生,揭秘汉字的前世今生
俗话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底蕴非常的丰厚,种类多范围广而且极有深度,汉字就是其中的鲜明代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也是世界上从上古时期唯一传承至今并硕果仅存的文字。
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汉字起源的说法,如“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书契说”、“仓颉造字说”等等。
从古至今,虽然汉字的形态、音调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但在那独特的笔画字形中,仍然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和内涵。
史前原始汉字:契刻符号
契刻,即古人把一些数字或象形符号刻在陶器、竹木片或龟甲上,以此传递信息。
中国最早的契刻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该遗址是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存出土的陶、石、骨和龟甲等文物上,发现上面刻有17个奇特符号,这些刻符的结构为“横、点、竖、撇、捺”等汉字笔画,尽管它们大多数只是单字,但是已经具备了文字的基本功能。
专家认为,这些符号可以看作是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的中国文字。
黄帝时期:仓颉造字
据传,仓颉是黄帝时期(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的史官,那时制定历法和神谕需要文字记载,仓颉受到鸟兽脚印的启发,先通过不同形状的脚印将动物们区分开来,再将这样的形象创造出“文”,后来慢慢又对固定表达事物的“文”的形状和发音作了规范,就成为“字”,因此仓颉被尊为“造字圣人”。
但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纷繁的汉字是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就创造完成的。
殷商时期: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商王朝时占卜吉凶的记录,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时间。
甲骨文的发现比较偶然。河南省安阳城西北郊有一个小屯村,是当年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的故都。清代光绪二十五年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当地人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并被京城的一些药房收购。
翌年,一个金石学家王懿荣因为生病,到鹤年堂抓药,偶然买到了一些“龙骨”,他对这些甲骨上面的图形发生了兴趣,就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买回来进行细细研究,初步断定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图形是商代的文字。
此后百余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和其他途径,在当地和全国其他地区出土的甲骨已达十余万块。
汉字之美,一笔一划,皆是人生。
每一个汉字,我们都可以追溯造字时的社会状况、思维方式,讲出有趣的汉字故事,例如女皇武则天取名字。
女皇武则天取名字
“曌”是武则天为自己所命之名。《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
武则天从小聪明过人,她当了皇帝之后,创造了十九个新字颁布于天下推广使用,并称之为'则天新字',这十九个字其中就有'曌'字。其实,这些字并不是她自己创造的,而是别人为她造出的。
唐朝时,有位朝臣叫宗秦客,他知道武则天原来的名字叫'武照'。
当时,武则天当皇帝受到一些朝臣的极力反对,阻力很大,说武则天想当皇帝是乱伦之事,阴阳不合。
为了给武则天当皇帝制造舆论,驳倒那些反对派的言论,宗秦客就造了这个'曌'字献给了武则天。他给武则天讲了这个字除了日月当空普照天下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层表示阴阳一体的含义,很符合她女人当皇帝的心境,又和她的名字'照'字同音。
这时,武则天正是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一听宗秦客所说的意思心中十分高兴,马上就采纳了宗秦客的意见,把自己的名字由'武照'改为'武曌'。
识字,是透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家长们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找到合适的汉字学习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汉字学习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呢?
学这门课的好处有哪些?
1.追溯汉字起源,拓宽孩子知识边界
认字是知道汉字的字形,而识字则是透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趣味汉字起源课,带孩子们一起熟悉古人的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关联部首与相关字形,激发创造性思维
讲偏旁部首与字形结合讲解汉字,让孩子触类旁通,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3.拓展成语典故,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课程内容拓展,探寻文化传承历史,积累汉字相关的历史典故、古诗词、文学常识,填充写作素材库。
4.研究汉字学,带你传统文化入门
220个汉字故事就是220课浓缩的中国文化胶囊,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可以一起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