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写的2个字拍出1610万天价,凭什么?专家:那根本不是字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一位有着多方面建树的文化名人,对于他的书法家身份,也有很多人表示认同,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最典型的有“郭体”的美誉,但是也有人大加鄙薄,称其为“滥俗”。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2015年6月的一个晚上,拍卖界传出一个消息,在广东崇正2015年春季拍卖会上,郭沫若写下的两个字,竟然拍出了1610万元的天价,这不由得让人感叹价格之高,同时也疑惑,这一幅字,为何值那么多金钱呢?
这副作品,是郭老在1964年所写的行书——“建设”二字,创作的初衷是为了夸赞特区建设的总工程师谷-牧,希望他继续发扬建设精神,而且上面还有康-生的题款。
当时,这部作品的估价在200万-300万,但是经过激烈的竞争后,最终却以1400万人民币落槌,以1610万人民币成交。
一些专家对郭沫若的书法不屑一顾,认为那根本不是字,而处在同一时代,同样有着很高书法造诣的康生,也曾在信件中提过,自认为,“用脚夹着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
那么,郭沫若的书法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关于书法的学习,郭老早年曾学过颜字,并且用功颇深。从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少数字作品,仍依稀可见颜鲁公浑厚雄健的风貌,比如线条的朴茂、敦厚,结体的宽博,总体来看其书风雄强,具阳刚之气,很有时代特色和男性书法特征。
郭老也在《怎样学习书法》中涉论了学书的许多方面,同时看重技巧。
他说:“笔法的要领,我看不外是'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八个字”。因此,可以说这八个字也体现了郭沫若运笔的基本功和基本特点。
此外,郭老于秦汉而后的历代书法,几乎无所不观,广为借鉴,故其用笔能够不拘一格,随情化用,既然能够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而博釆百家,也便能够融会创造,自成一家。
书法家与书法结缘,其实也是对自我人生的充实,而通过书法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又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一生。
郭沫若书写一生,书写,尤其是艺术创造性质的书写,成为其生命焕发的生动体现。
他慷慨地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和亲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辞章墨宝,自然并非都是精品,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广,现代名人书家中还很少有人可以和他比肩。但在他的生前,几乎没有搞过个人书法展。
在1941年文化界为他祝贺50寿辰时,曾在他获得如椽大笔的同时举行了“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展览会”,方才展示了部分书法作品。
即使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走上卖字为生的道路。
由于他没有现代书法的“市场”意识,甚至也没有传统的“润笔,更没有专门为他开拓“市场”的经纪人,所以他不可能像如今的某些人那样“一字千金”,因书法而暴富,但他却有意识地将书法作为媒介,在书法交往中不断开拓人生:既有助于工作的展开,更丰富了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仅从这个角度看,郭老也达到了相当高的人生境界。
很长时间里,欲求郭沫若墨宝者众多,所积“字债”常不堪重负,但他经常“突击”性地书写,以还“字债”。
但即使是这种并非自由的书写,有时也能为他带来创造的快乐。如他题写“荣宝斋”、“黄帝陵”等得意之作,笔迹中也仿佛洋溢着他的得意。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特别是建国后的几十年间,他参观过许多名胜古迹,题诗、题字是家常便饭,即使在他的耄耋之年,来自个人和单位的求字者仍很多,郭老仍坚持用颤抖之手握管,努力满足着请求者的心愿。
从颤抖的笔迹中,固然可以看出其生命的挣扎和顽强,更可以看出他对他人和书法的尊重和喜爱。
“哲人其萎,墨宝长存”,物以稀为贵,艺以精为显。能大雅亦复大俗的复杂的郭老,其人与书的丰富性也许更具恒久的魅力,其传世的真迹也将为世人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