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像【评片笔记】旅途记忆

每周的周五晚上八点我们相约在吞像摄影。

吞像征稿题目

《 旅途记忆》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吞像名师团成员。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摄影教育实践与当代影像批评。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201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室。

摄影作品《克拉美丽》获得2013年度丽水摄影节全场大奖,摄影理论文集《光的喜剧—有关摄影的想象》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发行。

 课程详情

本周的题目《旅途记忆》。旅游摄影是一个特别大的题目和范畴,人文、风光、静物都可以拍。从投稿来看,同学们人文类摄影作品拍的不如风光或静物类作品拍得好,旅途摄影的范畴内容大了以后,很多同学就不知道该怎么去拍了。 旅行摄影最容易走马观花。看到、听到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场景时候就把相机举起来。如果没有任何的前期策划,只是感受式拍摄的话,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是没有益处的。 前期要做摄影攻略很重要。网上搜一下当地拍的比较好的照片,看一看别人样片,了解哪些地方能够出片子,能出哪一类片子,片子模式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应该拿相机到现场去感受。现场抓拍有感受的东西比较适合非常有经验的专业摄影人,并不适合初学者。比如抓拍大师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倡导者,他可以随便到街上去偶遇,那是他长期积累的经验。但初学者没经过训练仅凭偶遇是拍不出好片子的,要有备而来,从模仿中学习体会,逐步积累经验。

旅行摄影到底拍什么、怎么拍?我给大家六点建议。

一、不要走马观花、面面俱到。找一个点进行训练。比如去尼泊尔你发现当地人都特别爱笑,生活非常乐观,就拍当地人的笑脸,拍十张一组作品。比如日本寿司独特,每一种寿司都特别漂亮,那就拍十个寿司,每一张都是一样的拍摄模式、一样的构图、一样的用光、一样的色彩,组成一组。比如当地大街小巷有很多标志性的符号,那就拍摄带这些标志性符号的街景。旅行摄影应该由点到线再到面,而不是直接拍面。因为摄影爱好者经验不足,能力一般,什么都想拍什么都没有拍下来。 以前有个同学去俄罗斯,发现东正教教堂房顶像洋葱头,特别典型的俄罗斯纪念符合,他拍了20座各种各样教堂房顶的洋葱头,成为组照。俄罗斯可拍的东西非常多,人像、风光等等,这位同学选择了非常小的点---教堂,而且是教堂的房顶这样一个更小点,拍出的照片风格统一,一点也不乱。可见他是带着思考去拍摄的。

二、拍摄时要花一点时间与被摄者适当沟通,不要按完快门儿就走。与当地人沟通对于增加旅途记忆、增加对当地民族性的了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跟当地人互动本身就是旅游文化的体现。匆忙的、偷偷摸摸的条件下按快门出来的照片肯定是不好的。比如说你要去拍印度的洒红节,不能只抓拍,拍完以后给当地人看一下,他非常高兴露出笑脸,这个时候还可以再捕捉他的笑脸。去一个旅游景点,仔细把功夫花在某个点上,哪怕一上午就拍两三张片子,也比纯看客似的赶景点更有收获。 三、一切琐碎的事物皆可入画。大家的作业感觉都有盲区,拍的都差不多,大部分还是街头抓拍、风光片,内容太过于单一,思路没有打开。很多好的旅游摄影作品非常有创意,他们记录一些琐事,比如房卡、登机牌、纪念品、特色美食、地方菜单,发票等细节。而在我们的旅行摄影思维框架里面不包含这些琐事,认为不值得去拍的,但很多的优秀摄影作品记录了这些细节。《旅行记忆》这个题目在旅游中任何东西都可以拍摄,把这些琐碎的东西拍下来的话就是旅行影像日记,用摄影的方式写游记,让琐事、细节都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四、拍摄当地的人文特色。日本的干净与禅意、中国的生活气息、东南亚的热情、法国的浪漫等,要努力记录特色文化属性。有的同学拍的欧洲、香港与北京、上海没有什么区别,没把当地的典型性、那种感觉拍出来,这是很遗憾的。要了解当地的影像特征和文化气质,加入我们的思考。照片所展现的当地的气质实际上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把这种气质给表现出来,让照片具备当地的一些典型特征。如果没有把当地气质拍不出来,那旅行摄影从内核上来讲它就是崩塌的。

五、旅途摄影不只有抓拍,应该还有摆拍,有一些沟通。你作为外来者进入到了别人的文化领域里参与体验,而不只是带着猎奇的感觉去拍。好的旅途摄影照片是参与式,参与到当地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而不是远远的感觉,这样的旅游也是不对的旅游。适当的摆拍和沟通不需要兴师动众。比如与当地的导游简单沟通后拍一张,这样的肖像就有了基本的参与,也增加了旅途的趣味性。

六、应用摄影语言。旅游摄影不是旅游纪念照,而应包括当地文化、风土人情。作为摄影人把它拍摄下来、传播出去,是把个体旅游经验扩散到别人的生活中,引发群体的共鸣。

要让照片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它必须具备基本的摄影语言,光影、构图、色彩、质感、影调的合理构成成就一张好照片,这是照片的核心。

 下面对投稿进行点评。

▼ 这张照片比较清新,挺漂亮。

▼ 小男孩儿这张的整体构图、小孩的气质非常好,对焦精准。

▼ 这张像是在飞机场的纪实照片,有一点点偏开放式,前景最近的一个人在睡觉,所有人都很紧张的在朝一个地方看,让人产生一种联想。不错。

▼ 这张打乒乓球的照片瞬间抓的还可以。作者有意把焦点放在了后面,前面的运动员是虚的,后面观众是实的,如果是作者有意而为的话,在对焦选择上还是挺有新意的。

▼ 这张照片应该是在教堂拍的,环境光用的不错。一个女孩儿在这点蜡烛,烛光打在人脸上,整个周围比较昏暗。整张照片的情绪非常好,有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但这张照片没有完成,像原片儿。一些细节是需要精修,比如说女孩儿脸部和蜡烛台这块儿再重新精修一下。

▼ 这是张小景,横平竖直的小景,不错!挺美。

▼ 这张是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很生活化,我很喜欢很生活化的东西。这种生活化的东西日本人拍的特别好,日本摄影要比中国的摄影先进五十年都不止,他们在色彩上出了很多大师,他们的生活影像也做得特别好,商业也非常棒。日本有很多的生活类摄影作品,川岛小鸟拍的小姑娘、未来将、森有志的一家,这些照片儿都非常有名,都是日常生活。这张我很喜欢、觉得很生动。人文类的照片就应该是生动的。

▼ 这张照片是一张光影非常好的照片。整个光影、色调让人感觉非常温暖。

下面的照片活多或少有点问题,没有主题是很致命的。 

如果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很难让人们理解你的照片。没有主题分两类:1.拍摄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拍 2,瞬间不精彩,不值得去拍

▼ 这个狗的扑主人瞬间很一般,不值得去拍。

▼ 老外在长城上正常走路,叙事很平淡!

▼ 这张照片的中心是天空?建筑?这三个人?没有任何一个是主体。无主题作品。

▼ 这个街景里面太杂乱了,摄影师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什么东西都没有表达出来。没有精确的主体呈现。没有主体就没有了主题。拍人?马?建筑?全部一股脑的往上一堆,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 是拍古镇居民还是自拍人,不知道拍的是什么。

▼ 人物太小,不知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瞬间没把握好。

▼ 不知为啥拍,要有选择的记录瞬间。

▼ 缺少焦点的照片。照片如果没有清晰的对焦,非常影响画质。

▼ 这张照片小孩在抓着鹅。照片儿是有焦点的,但感觉画质很不好,脸上的颗粒感很强,ISO和后期处理都有可能让画质有损失。

▼ 曝光黑了。

▼ 曝光不足,还有点虚。夜景,人造光是玩技术的,不应该虚。

▼ 这张船的照片应该是彩色转黑白的时候处理方式有问题,天空不应该是纯白的,而船应该稍微白一点,因为它是整个照片的主体,如果船这么黑,天空却这么白,明暗关系是问题的。需要把天空稍微做出来一点层次和细节,稍微暗一点。

▼ 沙漠这张构图还可以,用光不好。用光比较重要,用光不好构图再好也是很遗憾。天空做的太暗,底下也没有细节。

▼ 逆光照片,感觉人物有点黑,背景还可以。这个人的皮肤本身也比较黑,可以用HDR或包围曝光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单纯用点测的话也只能拍成这样子。在天空不变情况下,把这个人稍微修一点。照片的尺幅很奇怪,肯定是裁了。我在评片时候不断强调尺幅不要乱裁,要保持原来的比例关系。还有这个人背后的这个杆子看上去很不舒服,这也是视觉干扰。所以在拍照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去考虑,想清楚了再去按快门。

接下来我们来说几个色彩的问题吧!

▼ 这张照片颜色太单一了,没颜色,索性转成黑白。如果颜色没有起到很大作用的话,干脆变成明暗关系。

▼ 这张小孩儿,人脸颜色发黄,后期要调一下白平衡。

▼ 这张照片素质还可以。精彩点不在母亲跟孩子一块儿,而在天空和海面颜色非常丰富。这张照片需要修图,色调颜色是可以修出来的。原片不精彩。构图有待改进。母女这个视角不好,不要带这两个人,不如取海平面上的帆船,画面二分之一构图,上面天空下面海平面,带上帆船。然后后期把色调做出来,是一张非常漂亮的风光照片。

接下来说下ps的问题。 

很多同学投稿的照片都或多或少做了一些ps,我对于摄影爱好者在做ps是非常鼓励的,我从来不认为应该交原片,在数码时代ps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项,所有的照片都需要ps。不是说照片拍的好就不用ps了,拍不好才ps。不要把ps当成一个修补工具,而应该当成摄影的一个必须过程。目前大家的ps水平还是比较初级的,需要提高。

▼ 这张太突兀了。虽然你可能想学习辛德勒名单里面的那个唯一穿红色披肩的小姑娘,但是后期做的有一点突兀,天空很奇怪。ps核心是基于真实之上的适当发挥,其宗旨不是去创作出来一个什么东西,用ps能够把前期做不到的东西让它得以完整。ps如果做过了还不如不做。

很多同学尝试ps,但稍微有一点点过,有一点点的过。需要在意识上稍微校正一下,在技术上的有待于提高。慢慢的就会知道怎么去把握这个度,自己去揣摩度到底在哪。颜色或多或少有点太过,脱离真实。ps修图的原则是基于真实基础之上,不要偏离真实太多,那样子的话,作品可能会给人感觉有点假。这张照片猛地一看觉得很漂亮,是典型的糖水片。我并不认为糖水片不好,糖水片有几个特征,一是超越真实的色感,几乎就不是人间的颜色;二是饱和度特别的过,猛得一看感觉不错,视觉挺刺激,但是毕竟是做过了的东西,糖水喝多了以后会觉得太甜了!很多的照片都是猛地一看感觉视觉很刺激,看多了以后你会觉得眼睛都疼。

▼ 这张照片或多或少有一些糖水片的元素。还有画质并不好,好像是锐化过度造成了很多白点。

▼ 这张照片的云做的有点过了。做ps的时候首先要会分析张照片儿,不是瞎做,想当然。ps的参数调整都是滑杆,技术本身并没有那么难,关键是不知道怎么调才合适,都拉到头,或者拉到尾,这种方法简单粗暴,是不行的。这张照片要分析的是什么呢?首先空间关系,哪个离我们最近,草地,然后是草地上的人,湖,房子,最后是天空。但是这张照片的天空拉得太过了,以至于天空成为了画面中最抢眼的。已经超越离我们最近的这三个人这个主体了。空间关系就被ps给做坏了,不真实了。

▼ 这张西藏的人文摄影,前景的这个人锐化过度,已经有浮雕效果了。好的锐化应该是根本就看不出来的。现在普遍存在一种旅游摄影影像风格,由比较大的旅游培训机构引导组织旅游摄影,帮修图,批量化生产,普遍降饱和度,加大锐化。尤其是西藏、尼泊尔都是一水儿的苦大仇深、沧桑的脸,非常不精致。这张照片也是,给我的感觉前景这个拿转筒的西藏人,锐化过度,而且照片的构图有点奇怪,前景、背景,中景的东西太少了,缺失。前景这个人像是单独抠出来修的,身边周围发白边儿。修图要细致一点。选笔刷工具时选细点儿,图放大到百分百精心的地修。拿大笔刷刷是不行的。

本次评片到此结束,下次评片更精彩,敬请期待!

END

吞像摄影

www.eatfoto.com

吞像摄影订阅号为原创订阅号,欢迎互联网转发,如需引用,请表明出处。

加入吞像 ▼

吞像 | 大家的摄影食堂

微信号:eatfoto

(0)

相关推荐

  • ps学习照片换天空,教你怎么用PS加天空ps换背景

    ps学习照片换天空,教你怎么用PS加天空ps换背景

  • 吞像【评片笔记】家庭瞬间

    每周的周五晚上八点我们相约在吞像摄影. 吞像征稿题目 < 家庭瞬间 >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吞像名师团成员.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 ...

  • 吞像【评片笔记】线条

    每周的周五晚上八点我们相约在吞像摄影. 吞像评片题目 < 线条 >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吞像名师团成员.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摄影 ...

  • 吞像【评片笔记】假期

    每周的周五晚上八点我们相约在吞像摄影. 吞像征稿题目 < 假期 >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吞像名师团成员.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摄影 ...

  • 吞像【评片笔记】色彩

    每周的周五晚上八点我们相约在吞像摄影. 吞像征稿题目 < 色彩 >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吞像名师团成员.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摄影 ...

  • 吞像【评片笔记】夜之美

    每周的周五晚上八点我们相约在吞像摄影. 吞像征稿题目 < 夜之美>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吞像名师团成员.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摄影 ...

  • 胃里的旅途记忆

    一路走,一路吃,我们的肠胃记录着旅途的酸甜苦辣.有的时候,顾不上吃,或者没有地方吃,所以八天的旅途中,有时候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吃饭的时间也极不固定,还好孩子们已经练就了比较强的适应力. 有时候,买些 ...

  • 没有你的世界对我来说只是一座废墟,评《爱在记忆消逝前》

    2017年有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爱在记忆消逝前>,影片改编自迈克尔.萨度里安的小说<The Leisure Seeker>,故事讲述了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从马塞 ...

  • 这一年,你在吞像评片会学到了什么?

    从2018年7月23日开始,吞像评片会开启了年度挑战计划.一年来我们设立了24个不同的主题,锻炼影友解题扣题能力和通过摄影语言表达的水平,训练大家拍照的"主题意识". 一年来,陆续 ...

  • 吞像【笔记】评片第17期《星空》

    每周五晚八点 吞像评片会与您不见不散 ﹀ ﹀ ﹀ >>>> 评片主题:<星空> >>>> 评片嘉宾: 袁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