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甲状腺结节,中医一症一方,行气化痰,软坚散结,有一定效果

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类甲状腺内含有结节的甲状腺疾病统称,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在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达20%~76%。

甲状腺结节可以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或就诊原因,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也可以是甲状腺疾病的伴发或并发表现,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等,属于中医“瘿病”范畴。

今天从甲状腺现收集其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分享中医临床调理的思路:

1、阳虚痰凝证

患者女性,26岁,1周前自觉颈部增粗,咽部不适,如有物阻,难以咯出,无声嘶、吞咽梗阻感,偶有头昏,心慌,心情烦躁易怒,畏寒,纳差,时有恶心呕吐,嗜睡,大便2日1次,干结难解,月经正常。

查体:一般情况可,甲状腺Ⅱ~Ⅲ度肿大,质中,无压痛,可触及小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心律齐,舌质淡红,舌根苔白腻,脉细。

辅助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95 pg/mL,游离甲状腺素(FT4):0.48 pg/mL,促甲状腺素(TSH):141.518 μU/mL。

甲状腺B超: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局灶低回声区。追问病史,患者产后半年。

中医诊断:瘿病,证属脾肾阳虚兼夹痰凝气滞证。

西医诊断:产后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炎。

治法:温阳健脾,行气化痰。

用药:

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补骨脂、法半夏,橘叶,郁金,川芎,红花,枳壳,茯苓,炒白芥子,每日1剂,分2次水冲服。温阳消瘿膏外敷。左甲状腺钠片,每次50 μg,每日1次。

经上方化裁及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补充甲状腺素的剂量,患者经过1年后复查甲状腺功能:FT3:2.90 pg/mL,FT4:1.07 pg/mL,TSH:1.836 μU/mL,嘱患者停药观察,6~12个月或有不适随时复查。

方中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等辛温、归肾经之药,辛能散能行,取发散、行气、行血之功,温取温和、温润之意,温补肾阳,而不采用肉桂、附子等辛热燥烈伤阴之品,这正与傅青主“火衰虽小剂而可助,热药多用必有太燥之虞,不如甘温之品也”的观点契合。

橘叶、郁金相配,一入肝经,一入胆经,表里相配,既能疏肝利胆,又能活血消肿,化痰散结。法半夏、茯苓、枳壳均入脾胃经,健脾化痰,散结消肿,脾气健运则截生痰之源。

白芥子辛温,通经络以利气机,擅长于祛除“皮里膜外”之痰。故配伍川芎、郁金活血祛瘀,红花“少用则养血”,瘀去痰消。诸药合用,阳复脾健则痰化气机调畅。

2 、痰瘀互结证

患者男性,40岁,2年前因怕热、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于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因肝功能异常改服甲巯咪唑片,期间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6月前发现颈前增粗,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不适,现口服甲巯咪唑片5 mg,每日1次。

现症见:颈部增粗,颈前区不适,吞咽时自觉左侧颈部梗阻感,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

查体:一般情况可,甲状腺Ⅱ度肿大,质稍韧,心律齐,舌暗,苔腻,脉弦细。

辅助检查:FT3:2.79 pg/mL,FT4:1.49 pg/mL,TSH:3.835 μ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500 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1 300 U/mL。

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声像图改变),右侧叶低回声团块[腺瘤?1.0×0.6 cm,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分类:3级]。

中医诊断:气瘿,证属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

治法:活血化痰。

用药:

黄芪,莪术,王不留行,瓦楞子,郁金,猫爪草,每日1剂,分2次冲服。甲巯咪唑片5 mg,每日1次。活血消瘿膏外敷。

2诊,患者经上述方药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但仍诉吞咽时有梗阻感,复查:FT3:3.24 pg/mL,FT4:1.52 pg/mL,TSH:3.608 μU/mL。予中药方:黄芪,莪术,王不留行,三棱,浙贝母,郁金,白芥子,每日1剂,分2次冲服。甲巯咪唑片5 mg,每日1次。活血消瘿膏外敷。

3诊,患者诉诸症皆缓解,无特殊不适。

查体:一般情况可,甲状腺Ⅰ~Ⅱ度肿大,质中,心律齐,舌暗,苔白,脉弦。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予以活血消瘿片,每次4片,每日3次。甲巯咪唑片5 mg,每日1次。活血消瘿膏外敷。

按语:

本案患者痰瘀胶着日久,方中三棱、莪术一入血分,一入气分,一善破血,一善行气,相须为用,两药味苦,苦能泄下,使得浊瘀之邪有去路,共消血瘀气结痰凝,癥瘕积聚,有“坚者削之”之力。王不留行、郁金皆归肝经、入血分,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止,走而不守。

气虚、气滞可导致痰结、血瘀,同时痰瘀胶着日久必耗伤正气,张锡纯谓黄芪“补气之功最优”,配伍黄芪增强活血化痰之效;瓦楞子走气分,入血分,“消痰之功最大”、“能消血块,次消痰”,既能软坚消痰,又能化瘀散结;猫爪草、浙贝母、白芥子软坚化痰,散结消肿,“痰化瘀消,瘀去痰散”。

3 、肝郁化火证

患者女性,47岁,有1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2月前出现颈部疼痛不适,呈进行性加重,头晕,胸闷,情绪波动明显,抑郁与烦躁交替出现,烘热汗出,月经淋漓不尽20日,色暗,食欲、睡眠欠佳,大便偏干,小便时有灼热感。

查体:一般情况可,甲状腺Ⅰ~Ⅱ度肿大,质韧,心律齐,舌淡暗,苔黄,脉细。

辅助检查:FT3:6.78 pg/mL,FT4:3.23 pg/mL,TSH:0.19 μIU/m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3.81 U/mL。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内数个囊实性结节,最大者0.9 cm×0.6 cm(TI-RADS:3级)。

中医诊断:气瘿,证属肝郁化火兼夹痰瘀。

西医诊断:格雷夫斯病伴结节。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祛瘀。

用药:

柴胡,郁金,石菖蒲,菊花,葛根,牡丹皮,栀子,甘草,鸡血藤,丹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复方甲亢片,每次6片,每日2次。理气消瘿膏外敷。

2诊,患者颈前疼痛、情绪明显改善,自觉咽中如有物阻,纳差,睡眠欠佳。查体:一般情况可,甲状腺Ⅰ~Ⅱ度肿大,质韧,心率72次/分,心律齐,舌淡暗,苔黄,脉细。

辅助检查:FT3:3.0 pg/mL,FT4:1.45 pg/mL,TSH:0.356 μU/mL,中药守原方,去鸡血藤,加黄芪,瓜蒌皮,玄参,酸枣仁,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复方甲亢片,每次6片,每日2次。理气消瘿膏外敷。

3诊,患者上述诸症皆缓解,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守原方不变,水泛为丸,每次100丸,每日3次。继续口服复方甲亢片。

按语:

肝气不舒,郁久生热化火,本方中选用柴胡、郁金、菊花入肝经,疏肝解郁,清热平肝;牡丹皮、栀子清肝泻火。

瓜蒌皮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使痰瘀之邪有路可去;黄芪重用补益脾气防肝木乘脾,同时增强补气之功使痰瘀得化;鸡血藤、丹参活血通经,前者补血活血,治妇女经水不调,后者“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妇科要药;

酸枣仁补肝宁心,丹参“补心定志,安神宁心”,两药合用平阴虚痰热之上扰心神,对于烦躁失眠重症者,酌加龙骨、牡蛎、磁石等重镇安神之药。甘草补脾益气,养心安神,缓和药性,调和诸药。

疾病后期,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甲状腺功能正常,予丸剂续服共奏清肝泻火、化痰祛瘀之功,以调理善后。

结语

“瘿,婴,在颈婴喉也”,婴有缠绕之意,瘤,体内肿块也,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瘿病”“瘿瘤”范畴。正气亏虚是本病的根本病因,情志失调是发病诱因,饮食起居失常是重要原因,痰瘀贯穿始终,既是致病因素,又是导致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病程长、缠绵难愈及复发的病理因素。

该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八大基本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滋阴降火、温肾助阳,治疗时可多法联用,据病机确立主次,也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