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六州歌头·骊山
[宋]李冠
凄凉绣岭,宫殿倚山阿。明皇帝。曾游地。锁烟萝。郁嵯峨。忆昔真妃子。艳倾国,方姝丽。朝复暮。嫔嫱妒。宠偏颇。三尺玉泉新浴,莲羞吐、红浸秋波。听花奴,敲羯鼓,酣奏鸣鼍。体不胜罗。舞婆娑。〇正霓裳曳。惊烽燧。千万骑。拥雕戈。情宛转。魂空乱。蹙双蛾。奈兵何。痛惜三春暮,委妖丽,马嵬坡。平寇乱。回宸辇。忍重过。香瘗紫囊犹有,鸿都客、钿合应讹。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事往愁多。
“骊山”,在今西安临潼区东南,是唐代都城长安东郊的名胜。“绣岭”,骊山有东、西绣岭。因山之左右皆为峻岭,如云霞锦绣,故名。“宫殿”,骊山西北麓有温泉,唐太宗在此建温泉宫。玄宗时扩建为华清宫,楼台殿阁环列山谷。参见宋宋敏求《长安志·临潼县》。“曾游地”,据新旧《唐书》记载,玄宗在位四十四年,游幸骊山宫达三十七次之多。尤其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后、安史之乱前的十九年中,冬十月或十一月必到骊山小住。“锁烟萝”,谓骊山宫殿荒废已久,被禁锢在烟雾藤萝之中。“郁嵯峨”,汉秦嘉诗残句:“岩石郁嵯峨。”郁,形容林木茂盛。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述,天宝年间所植松柏,虽屡经兵寇而未被斫伐,至北宋时犹遍满骊山岩谷,望之郁然。嵯峨,形容山岭高峻。“真妃子”,杨贵妃(719—756),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南)人。本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妃,后因貌美而被玄宗看中,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载(745),册立为贵妃。事迹具见新旧《唐书·后妃传》。“艳倾国”,《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时,宫廷歌手李延年唱过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歌中夸张说,这北方美人举世无双,眼波具有勾人魂魄的魅力,掉头一个飞眼就能让君王丢了城邑;再送一个飞眼,就能让君王丢了邦国。倾,倾覆。后世乃以“倾国”为绝色美人的代名词。按,唐陈鸿《长恨歌传》载,杨贵妃不但貌美,而且善于迎合玄宗,故宠嬖非常,与玄宗“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后宫其他美人,玄宗再也无心顾盼。“真妃子”以下六句谓此。“三尺玉泉新浴,莲羞吐、红浸秋波”,明刻本《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卷七九四《长恨歌传》后附刊宋张君房《丽情集》本该传,记玄宗初见杨玉环之次日,赐浴华清池,有“清澜三尺,中洗明玉,莲开水上”等形容文字(今通行本《长恨歌传》无之)。“莲羞吐”云云,谓杨玉环娇柔万状,好似秋水中含羞吐蕊的红莲。“花奴”,玄宗长兄宁王李宪的长子汝阳王李琎,小名花奴。“羯鼓”,古羯族的打击乐器。状如漆桶,下有小牙床承之。击时用二杖。音响高亢急促。“鸣鼍”,鼍即扬子鳄,长六尺至丈余,四足,背、尾有鳞甲。鸣声如鼓,皮亦可蒙鼓。按,唐南卓《羯鼓录》载,李琎善击羯鼓,尝戴砑绢帽奏曲,玄宗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其帽檐,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落。又载,玄宗好羯鼓而不喜琴,尝听琴未毕,即将琴师叱出,命“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听花奴”三句,有取于此。“体不胜罗”,身体承受不了罗衣的重量。极言杨玉环的娇弱。《长恨歌传》载,玉环浴后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胜任)罗绮”。“婆娑”,形容舞蹈。杨贵妃善舞,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载,玄宗曾宴诸王于木兰殿,贵妃醉中舞《霓裳羽衣》。按,自“三尺玉泉新浴”至此一长段文字,盖据有关唐玄宗、杨贵妃的若干条传说资料剪辑而成,语意连贯,谓贵妃出浴后,在羯鼓伴奏下,翩翩起舞。“霓裳曳”,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九曰:“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唐李肱《省试霓裳羽衣曲》诗曰:“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按,《霓裳羽衣》为唐代著名宫庭乐舞,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后经玄宗润色。说见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及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又,唐卢肇《逸史》载,开元时某中秋夜,道士罗公远引玄宗游月宫,见仙女数百人“素练霓衣,舞于广庭”,即《霓裳羽衣舞》。玄宗暗记声调,归后遂召伶官仿作。摒去该传说中的神怪外衣,可知此舞大抵是模拟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塑造优游素雅的仙女形象。“烽燧”,古代边防报警信号。白日燃烟曰“烽”,夜间举火曰“燧”。“正霓裳”二句,用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意,谓天宝十四载(755)冬十一月,安禄山发动军事叛乱。“千万骑”二句,谓天宝十五载(756)六月,玄宗在禁军扈卫下逃离长安,奔往西蜀。“情宛转”,《长恨歌》曰:“宛转蛾眉马前死。”以下七句,谓禁军在马嵬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并迫使玄宗处死杨贵妃。按,杨国忠为贵妃堂兄,祸国殃民。安禄山反叛,即以诛杨国忠为名。禁军既杀国忠,惧贵妃为后患,遂欲一并剪除。事见新旧《唐书》玄宗纪及杨贵妃传。“蹙双蛾”,紧皱双眉。古代女子画长眉如蛾之触须,故诗词中每以“蛾”代指女子之眉。“奈兵何”,《长恨歌》曰:“六军不发无奈何。”谓玄宗在哗变的禁军面前束手无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贵妃被缢死。“痛惜三春暮”,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此句乃比况之词,春暮百花凋残,暗喻杨贵妃香消玉殒。“委妖丽”,委,弃。妖丽,妖艳美丽的女子。此指杨贵妃。“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西。相传晋人马嵬在此筑城,故名。“平寇乱”,马嵬兵变后,玄宗车驾继续前行,留太子李亨在后宣抚百姓。同年七月,李亨即皇帝位。次年,即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九、十月,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见新旧《唐书》玄宗、肃宗二纪。“回宸辇”,两京收复后,玄宗于同年十二月返回长安。宸辇,此指玄宗的车驾。“香瘗”,犹言埋香之地,指马嵬贵妃葬处。瘗,埋葬。此处用作名词。“紫囊”,紫罗香囊,以紫色绫罗缝制而成的装香料的小袋。据新旧《唐书》杨贵妃传及《杨太真外传》,贵妃死后,即葬于路侧。玄宗还京后,密令改葬他处。发冢时,遗体肌肤已朽坏,唯生前所佩香囊犹完好。按,三传皆不言香囊为紫色。然《晋书·谢玄传》载,谢玄少时喜佩紫罗香囊。此典故较为著名,当为李词“紫囊”字面所本。“鸿都客、钿合应讹”,据《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玉环定情之夕,曾授以钿盒金钗。贵妃死后,玄宗思念不已。有方士竭尽神仙之术,上天入地,为觅贵妃魂魄,终于东海仙山访得之。贵妃取盒、钗各析其半,托方士捎与玄宗,作为纪念。《长恨歌》称此方士为“鸿都客”。鸿都,本东汉宫门之名,此借以泛指皇宫。钿合,镶嵌有金花的首饰盒。合,同“盒”。“香瘗”二句,谓贵妃墓中香囊犹在,方士捎还钿盒金钗一事似不可信。因为贵妃果真成仙而去,绝无携去钿盒而独遗香囊之理。可见贵妃确已化为马嵬坡上土了。本篇押用一部平声韵,韵脚分别是“阿““萝”“峨”“颇”“波”“鼍”“罗”“娑”“戈”“蛾”“何”“坡”“过”“讹”“歌”“多”。其他诸句中,“帝”“地”“子”“丽”“曳”“燧”“骑”“此”同韵,“暮”“妒”“吐”“鼓”同韵,“转”“乱”“辇”同韵,或是有意添押三部上去声仄韵为辅韵,以增加全词的声韵之美。唐玄宗、杨贵妃的风流韵事,是唐帝国政治、历史链条上由盛入衰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中唐时期始,即在民间广为传布,且屡见之于文章歌咏。其较早亦较著者,为白居易的《长恨歌》及陈鸿的《长恨歌传》。据陈鸿《长恨歌传》自述,他们作此歌行、传奇的主旨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就是说,他们一方面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将唐玄宗、杨贵妃当作一般的人来看待,对他们的恋爱悲剧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又站在理性的立场上,注意到他们二人作为帝王、后妃的特殊身份,就其历史罪责提请后人反思。李冠此词,命意大抵与《长恨歌》《长恨歌传》相同;中间一长段追溯天宝旧事的文字,也多檃括《歌》《传》的内容。但是,它归结以“香瘗紫囊犹有,鸿都客、钿合应讹”二句,却翻新出奇,一扫《歌》《传》后半部分关于贵妃死后成仙,玄宗思念不已,临邛道士为通音问之类的谲幻与温馨,执定美人已化黄土,方术总为虚诞的残酷事实,自有一种认真和冷隽的意味。此其独造之处,不尽为前人所牢笼。全词前六句写景,徐徐导入;“忆昔”以下,转叙史事,又以前后阕过变处为关棙,将唐玄宗、杨贵妃的乐与悲,安史之乱的因与果,分置于两片之中;末三句抒情,将自家胸中之感慨长长吁出。章法井然,有条而不紊。在北宋早期的长篇怀古咏史词中,堪称较为成熟之作。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另,此是属于钟教授的个人专辑,如您觉得内容不错,点赞红包会转入钟教授专辑专用帐户。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赞赏的红包,都用于赠书(钢笔字诗词,书,刊……)。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请赞赏钟教授专辑的诗友们加小编微信号15021309959,小窗赐知地址,以便邮寄。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