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自我修养的“演员”才能走得最远

观看纪录电影《演员》时,来到《红色娘子军》(1961)的主演祝希娟老师这一段,她说她们这代人学表演,接受的是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课堂上老师讲的第一课是演员的道德。她认为,作为一个演员不要爱心中的自己,要去爱表演这门艺术。立时,我的脑海里这篇观影心得就有了标题。

在商业资本、大众娱乐等因素倾轧之下,影视娱乐圈丑闻迭出,再也没有比今天的中国追求“艺德”的时代了,纪录片《演员》以一颗“克己复德”之心,在一群银发苍苍的老艺术家的讲述里,回溯他们的从影经历、表演心得,在长长短短的故事里,论述作为演员的自我修养,这些也许给能今天的观众和年轻演员们一些发自内心的启示。

《烈火中永生》《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上甘岭》《青春之歌》《英雄虎胆》《暴风骤雨》……这些耳熟能详的片子,不论是在电影频道上还是儿时露天电影院,或者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里,很多人在小时候就看过了,但这些电影的拍摄故事,当时演员们的参演经历却几乎鲜为人知,随着时间推移,似乎有一种电影是电影、演员是演员,两者是分割开的感觉。

看了《演员》,发现这种感觉是粗浅或错误的,那时的剧组主创以及演员,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构造故事,去感受和热爱里面的人物,可以说演员们对角色自然娴熟的演绎正体现了他们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他们求真之心的延展,最终作品和演员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们是演员,作品高于个人,从事表演工作却摒弃了虚荣心和功利心。

《烈火中永生》(1965)里江姐的扮演者于蓝老师,开片就讲述了当演员要练好内功的道理。当年,在片子开拍之前,她和水华导演用一年时间去采访、收集关于江姐的背景资料,来到江姐的故居时忍不住流泪。于蓝在细工慢活里感悟和进步,一点点进入角色,《烈火中永生》赢得了时代与观众的肯定,也磨炼了自己的表演功底。

曾参演“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1949)的于洋老师,关于深入生活、体验角色内心的讲述也很真切,他大意是说,表演要向生活看齐,不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表演生活,那样无异于隔靴搔痒,会让表演更加失真,要去真切地融入生活,去劳动,去思考,去体验,才能让故事有感染力,让人物立起来。

《白毛女》(1951)的主演田华老师,以及参与了《上甘岭》(1956)的张亮、张健佑的讲述,道理都一样,即:为什么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依然能拍出扣人心弦的电影?因为那个时候演员有扎实的生活经历,做事认真、稳健,不论演什么都能全情投入,不需靠技术辅助,完全带着感情去表演。

金迪老师的讲述,是在说电影人认真专业的态度,不将就,不凑合,力求精益求精。由她主演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959),拍摄时由于条件不成熟,摄影机所用的胶片一半是伊斯曼胶片,另一半是由其他杂七杂八、质量参差不齐的胶片拼凑而成,成片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段影像效果,大家都不满意,后来找了充足的伊斯曼胶片,整个片子推倒重拍,才实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艺德”这个词看上去形而上,难以捕捉,是难以定量的东西,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由内而外流露,一看便知,体现演员个人素养,所以只有自律、克制的演员才能走得最远。就像《青春之歌》(1959)的主演谢芳老师所言,没有观众就没有演员。只有在生活上严于律己,在艺术道路孜孜不倦追求的演员,才能成为艺术家,被观众肯定,被时代认可。这些话看似好懂,践行起来却很难,希望有年轻演员们去认真琢磨和实践。

多年来,在CCTV-6的《流金岁月》栏目上陆陆续续看过一些老艺术家的采访,《演员》这个纪录电影基本是大成了,很多老一辈的演员已经故去,还在世的演员们至今还在发挥余热,看完会很感慨。接受采访的这些老艺术家,在平均90岁的高龄依然谦虚审慎,热爱表演事业,某种意义上他们的人生也是一门表演课,他们本人就是演员个人修养的最好教材!

赏味期限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