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了中国,也许发现他家里原来有妻子”,60年见证的跨国爱情

杨宪益是中国近代翻译界泰斗级的人物,他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的《楚辞》、《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经典著作,填补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学未知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杨先生的妻子戴乃迭是地道的英国人。杨宪益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时,结识了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戴乃迭,两人互为欣赏,慢慢确定了恋爱关系。

戴乃迭年轻的时候特别漂亮,有众多的追求者,但她偏偏喜欢其貌不扬的中国小伙杨宪益。杨宪益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风骨与民族责任感,同时还乐观幽默,戴乃迭后来回忆说:

“他对祖国的热爱打动了我,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他自己绘制的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

戴乃迭对中国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时日本侵略中国,他们都是坚定的“反日战士”,灵魂上的契合才是他们爱情的基石。乃迭这个中国名字,是杨宪益取的。是她英文名“Gladys”的音译。

戴乃迭的父亲戴乐仁曾经在燕京大学教书,后来去甘肃从事公益活动。1919年,戴乃迭在北京出生,直到5岁时,才被母亲带回英国。所以,她对中国一直有一种亲切的向往。晚年时她笑言,自己爱上杨宪益,是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杨宪益就很直白:“我喜欢她长相漂亮。”

杨宪益是天津巨富之家的独子,自幼备受宠爱、特立独行。1940年,中国正处在抗战时期,虽然收到了哈佛邀请他去执教的邀请,还是毫不犹豫地要带未婚妻戴乃迭返回中国,他说:

“如果我放弃中国国籍,留在国外,我将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拿到文学硕士学位的杨宪益决意回国。时年21岁的戴乃迭向母亲公布她要和杨宪益订婚的消息,却遭到了母亲强烈的反对。

戴妈妈劝说无阻,愤然道:“如果你嫁给这个中国男人,你肯定会后悔!要是你们有孩子,我就去自杀!”另一方面,杨宪益的母亲也急病了,她不能接受去牛津留学的儿子,给她找了个洋媳妇。

对于戴乃迭固执要嫁给杨宪益的决定,母亲也无可奈何,只得语重心长地劝解:“女儿,不要急着结婚,一定要在中国内陆住上几年,如果认为可以受得了那份苦,再结婚。”

热恋中的戴乃迭,义无反顾地跟杨宪益去了中国。因为战争原因,当时杨宪益家里已经破产,戴乃迭向妈妈借了一笔钱才有了路费。当时杨宪益已经25岁,给戴乃迭办签证的官员甚至忍不住提醒“你到了中国,也许发现他家里原来有妻子。”

1941年2月16日,戴乃迭与杨宪益在天津举行了婚礼。婚后小夫妻辗转于西南地区教书。先后生育3个子女。虽然住的地方多偏僻,甚至没有水电和厕所,但两人却自得其乐,安心合作翻译中国文化典籍。

抗美援朝的时候物质匮乏,杨宪益提出要捐一架飞机,戴乃迭典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包括婚戒),和杨宪益凑了4万块钱,捐给国家购买飞机。

特殊年代,夫妻二人双双身陷囹圄。四年里他们虽然被关在一处,却从未能相见。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戴乃迭都保持着礼貌温和,每次都对送饭给她的人道谢。她放心不下的,除了丈夫和孩子们,就是她和丈夫翻译未完的《红楼梦》。

两人出狱后立刻投入到《红楼》的翻译中,1978年,《红楼梦》英译本第一卷出版,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读懂了曹雪芹笔下的宝黛之恋。然而,大儿子因为时代创伤备受打击,在痛苦中选择了自焚,这给戴乃迭夫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儿子的去世,让戴乃迭夫妇自责一生,同时也看透人世浮华,他们无偿捐献了所有收藏的明清字画,将余生的信念都献给了翻译事业,双剑合璧将中国几大部古典名著介绍给了世界。

长久伏案打字,加上丧子之痛难愈,戴乃迭喝酒很频繁,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989年,大病之后戴乃迭丧失了记忆,杨宪益停下一切工作,寸步不离的细心陪伴,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老妻,10年之后,戴乃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从戴乃迭1940年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后,除了因公出访,她只回英国探过一次亲,60余年里任风吹雨泼,她从没想过离开。母亲当年的预言犹在耳边,甚至屡有应验,尽管一生颠沛,吃尽苦头,但她却从未后悔,她在自传中写道:

“我来中国……是出于我对杨宪益的爱、我儿时在北京的美好记忆以及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仰慕之情。”

戴乃迭死后,杨宪益停止了自己所有的翻译工作,时间仿佛随着妻子的离逝而停滞了。回首昔时,妻子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付出和陪伴,历历在目,每思及都泪下,他为亡妻写了一首诗,其中几句尤为动人:

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这朵英伦玫瑰,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和绚烂,绽放在她丈夫的祖国,在相濡以沫的爱情里,苦难反而坚定了两人的相守,所以她才会说出那句:

“我从不后悔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也不后悔在中国度过一生。”

两个高洁的灵魂,不仅盛放了自己,也照亮了后人,这样的人生与爱情,我辈动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