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T原创】抓住“北斗+5G”的空间大数据融合发展机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有望在智能监控、城市交通、 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北斗增值服务的应用普及和多样化发展,为大数据产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2019年成都电子展期间,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教授就北斗和5G、空间大数据的应用等问题,发表了主题为《北斗+5G的空间大数据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到智能社会,高精度的感知和万物互联迎来了透明化的时代,感知无处不在,网络无处不在。“物联网+视觉+位置”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平安城市的监控精度和处理能力,同时,位置感知和传感器和通信,对交通运行有很重要的支撑。位置服务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核心业务和技术,推动现代服务线上和线下的高度融合,开启全新的互联网商业时代
时空支撑了大数据,时空支撑了云计算,最近几十年位置感知技术发展是快速的,从最早的单点测定,到后面的互联网GPS,到现在的导航定位,网络的发展也从2G、3G到4G,导航是定位、计算、通讯和智能控制的结合,最终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
然而,通信与导航的融合面临着多个难题。(1)可测性。在城市里用基站和卫星的原因是一样的,当手机端全部识别,四个基站就可以将位置算出来。但是有一个问题,卫星定位的时候如果测试点在楼里面就不能准确定位,误差不小于30米,基站到手机端的全部路径误差平均500米以上,完全无法测算出准确定位。(2)可靠性。卫星/无线等单一网络覆盖存在覆盖盲区,不同的手机打电话信号不一样,盲区很难搞定。(3)精确性。传统无线网络定位存在瓶颈,采用非连续信号测量,测距精度>10米。(4)鲁棒性。鲁棒性对导航很重要,特别是室内导航要求更苛刻,在室内定位必须关联大数据,房屋建筑不能传墙而过。(5)实时性,我们国家现在定位请求每天超过了2000亿人次,要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利用起来,需要面向位置大规模时空关联信息的实时流式计算模式,支持满足秒级响应和千亿量级的位置服务访问计算的应用需求,需要适应业务时空分布多样性的多种高精度定位资源按需调控及融合方法,满足大规模计算通信协作需求;需要建立支持在线增量更新的数据物理存储标准格式和建立在线增量更新体系,革新传统的离线拷贝式更新方式。
在国家计划的支持下,无线网络定位导航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应用创新的无线网络定位理论方法与异构多网多源协同定位技术体系,实现了室内外低成本高精度、高可靠三维定位,定位精度从国际上数十米提升至3米以内。
邓教授表示,1G~4G面向的是个人通信,5G(含卫星)则扩展到了产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应用。5G可以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万的用户覆盖,这对工业互联网和万物互联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G的愿景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5G对导航定位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6G以下超过100m,毫米波超过400m,工业互联网使用起来就很方便。5G到毫米阶段跟现在的电磁干扰是分开的,所以可以一起解决工业互联网应用难题,可以实现二频、三频差分定位。
由北斗系统提供时空数据、由5G通信系统实现智慧感知与传输、由大数据实现海量时空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由云计算系统实现泛在的智能化处理的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和数据支撑体系正逐渐完备。5G带来的移动物联网革命,将推动北斗及时空信息应用的泛在化,继移动位置服务经济和共享经济之后,极有可能结合北斗应用形成重大商业机遇。最终,我们要构建一个全空域、全时域,全频域的空间信息服务,为智慧社会和万物互联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