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的第二故乡——宣城慈溪镇侨乐村
宣城慈溪镇侨乐村
童达清
微信版第770期
●●●
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大国,随即世界经济开始出现长期的大萧条,各国内部矛盾急剧上升,人数众多的华侨也成为被殃及的“池鱼”,各国纷纷掀起排华风潮。华侨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经济上被挤压纷纷破产,生活困难,万般无奈,只好回国谋生。因此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侨寓各国之华侨辗转回国者不绝于途。
1931年,国会代表郑螺生等提议救济被难归国华侨,行政院遂令外交部会同中央侨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侨委会”)商议救济办法。1933年12月25日,行政院成立救济失业华侨委员会(以下简称“救委会”),该会由外交、内政、财政、实业、交通、教育、铁道及侨委会等八部门组成,由侨委会委员长兼任救委会委员长,下分总务、经济、工业、农业、商业五组,分别办理救济事宜。
由于当时国内经济萧条,工商业投资巨大,救委会难有作为,遂将目光转向农业。救委会先后调查了江苏丹阳练湖、江宁县第六区荒地、焦山和尚洲、京芜路一带荒地,安徽宣城水阳慈溪镇官荒地,最后确定在宣城慈溪镇一带建立农场。
1933年8月,侨委会委员长陈树人及处长周演明、科长刘清斋至慈溪镇考察,1934年7月5日、7月28日,侨委会又两次派周演明、刘清斋至水阳、慈溪查勘,并撰写了《本会调查安徽水阳镇荒地进行开垦情形》(《侨务月报》1934年第7-8期合刊),侨委会认为,慈溪一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人民淳厚朴实;背靠固城湖,灌溉方便,且邻近泰丰、夏家两圩,可购买水田实行水旱轮作;尤其是宣城县城、水阳、西窑冲等地本有华侨八九百人,且与当地居民感情融洽,便于与归国失业华侨在语言、感情上加以沟通。
1934年11月,宣城县垦务局局长常汝谦特赴南京,与救委会商定领垦荒地事宜。救委会以每亩三角之价格,共领垦慈溪镇一带官荒一万一千余亩,并将此垦荒农场定名为“侨乐村”。1934年12月12日,侨乐村正式开工建设。1935年2月15、16两日,首批归侨经南京到达芜湖,集中后转赴侨乐村。2月16日,古巴华侨锺重民亦至在建中的侨乐村参观,观后在《时代公论(南京)》1935年第153期上发表《参观侨乐村后之感想》,对侨乐村之设想、建设大加称赏。
1936年6月,侨乐村内各项建筑均先后完成,村内建有村口牌楼一座,办公厅一幢,大礼堂(树人堂)一幢,合作社一幢,垦民住宅十幢,另外还建有浴室、厨房、仓库、农具室、种耕室、肥料室、牲畜饲养室等,设施齐全,共投资七千余元。
6月15日下午3时,侨乐村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前来参加典礼的有救委会各部门代表、安徽省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一千余人,侨委会副委员长周启刚主持典礼仪式,侨乐村管理委员会主任冼荣熙汇报了侨乐村的筹建经过,行政院代表陈克文、实业部代表张宗成、安徽省政府代表高文伯、水阳镇天主教牧师严玉潭等都有热情洋溢的发言。
侨乐村设有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处,冼荣熙为第一任主任,1936年7月后改由何兴农任主任,管理处聘有两名专职农业技师。侨委会每月拨给经常费880元,事业费2000元。由于各种原因,前来入村之垦民,人数不多,初期只有八九十人,以原籍浙江、广东者居多,大多为从日本、墨西哥等国归来的华侨。
其领垦办法主要有三种:(1)自费开垦,由侨乐村管理处拨给垦地,每垦民不得超过三十亩,期限为五十年,一切垦荒费用以及工本、农具、籽种、肥料等,概归垦民自理,所有收获除交纳租金外,余皆自得;(2)贷费开垦,以五十人为限,每人每月可贷十元,五元为伙食费,五元为劳动资料费,不得挪作他用,租金比自费开垦者多二成。(3)劳资合作,由管理处提供一切劳动资料,前三年免费,第四年后与管理处平分收获。
侨乐村大礼堂
侨乐村的创立,在当时的条件下,为失业归国华侨提供了良好的栖身、劳动之所,华侨们在这里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今得政府之救济,来村从事垦殖,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样,本身的生活既得解决,其帮忙于国家集团之生产更大。故深明大义之侨胞一经入村,皆能自知本人处境之艰难与责任之重大,都抱着极大的愿望和自励的精神。虽极辛苦,亦毫无畏难之色。”因此,归国华侨们亲切地把侨乐村称为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同时,侨乐村的创办,也是我国对现代大集体农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华侨曾长期生活在海外,有较开阔的眼界,见识过国外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若能长期坚持,不断摸索,一定会为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
为了保卫家园,村民中的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加入了抗日大军,剩下的老弱病残被迫东躲西藏,刚崭露出欣欣向荣景象的侨乐村,在日军的铁蹄下一片人间地狱的惨象。当时民间有歌谣曰:“侨乐村人实不乐,江南沿线又成家。归侨爱国心徒切,垦殖终成镜里花。”正是道出了侨乐村人悲苦的心境。
从此,繁荣的侨乐村再也没能得到完全恢复,这一开办不到三个年头的新生事物终被扼杀在了襁褓里。
您还可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