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苏鸿喜
榆林散记(一)
榆林散记(二)
榆林散记(三)
小纪你好:
你堂弟纪晓滨的大作我拜读了,他的文章较长,我每天晚上只就一篇细细品味欣赏,分三个晚上看完三篇。我们现在看文章,不好的、不吸引人的,一般看不到一半就“换台”了。这样的文章,有的看到开头就知结尾,毫无情趣,有的词少语乏,枯燥无味。你堂弟是高手,三篇游记写得大气流畅,层次分明,思想性、思辩性、知识性交融其间,能把读者带入他讲述的场景并愿同他一睹“芳容”而后快。这是需要功力的,你表弟能做到这点,是他的学识、思想、见地、写作技法集大成的结果。游记很难写。写游记不能简单的就景写景,或者写陈设、布局、风景等,关键是要写出作者的情感、见地,即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去影响、感动读者。要有自己的东西,文章才能立得住,读者才愿意看。要做到这些,既不能照抄典籍,又不能泛泛而谈,作者一定要高屋建瓴,有高于一般读者的认知水平才行。这拷问的是作者的功底和储备。三篇游记一气呵成,夹叙夹议。既有历史的考证,又有现实的状况,让人在现实与历史中穿越。可贵的是,作者个人的自我观感和感受跃然纸上,时时点到读者的痛点痒处而产生共鸣,分寸的拿捏恰到好处,是很见功力的。观感见地,既不能过,又不能落于浮浅。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美学品味,是写不出引人入胜和令人叹服的文章。你堂弟在这方面堪称大手笔。《榆林散记》(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歌博物馆的那段记述。正如文中所述,全国仅此一家。你堂弟对陕北民歌的特点、地域特色、形成风格和演唱风格技巧做了言简意赅的介绍,又情深意浓地“唱响"《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民歌,剖析歌词的意境,让人叫绝,我在阅读时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文中讲到民歌唱将阿宝,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眼神空洞,哗众取宠,商业化的意味太浓,准确到位。读到此处让人感叹,要想听原汁原味,具有陕北乡土气息的民歌一定要去榆林《民歌博物馆》。
《榆林散记》(二)重点介绍了石峁遗存。开篇讲述神泉堡的红色历史,神來之笔!世人很少知晓中共党史中这段57天的短暂历史(我学过党史,全不知晓此事,谢谢补课)。石岇遗址写得很精彩,点出石岇遗址与金字塔是同时代的人类文明。通过对石峁遗址前后参观的描述,作者对中华古文明的崇敬之情,对古文明的发掘与保护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的痛楚,感人至深。这种真挚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存的敬畏和深深爱护的责任感,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我最喜欢的是《榆林散记》(三)讲高家堡的这段。他用7年前与当今这两次到高家堡的经历,做了素描式的和对比性的阐述,笔墨的落脚点却是路遙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以及据此制作的电视剧与现实的联想。高家堡的实物实景,作家眼中的陕北风貌,电视剧镜头前的陕北,作者在三者中既联系又切换。高家堡一个长宽不过三四百米的袖珍小镇,述说得那么有血有肉,一段破墙石堆、一个店铺、一个店名、一条标语,都能生发出感悟联想,丝毫没有生拉硬拽凑合的感觉。这是功力。从小处着笔,引生出厚重的思辨结论,我为之喝彩。文中这些思辩精彩的语句段落俯拾即是,诸如“一部《平凡世界》造就了高家堡”,“藏于深山中的高家堡成了剧中的县城……称得上物竞天择,匠心独运”等等。散记散而有序,文章天马行空却有规律所循,就是历史的印迹和烙印。高家堡历史印迹有明清的,有民国的,有建国后的,文章仅用有限的篇幅,寥寥数语。以残墙、砖石、青苔展现久远,用街道、店面、小吃、三面红旗牌坊,以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标语述说近现代的痕迹及鲜明的时代特征,夹叙夹议,厚积薄发。
旅游全体人员在镇革委会大门前合影最具典型意义。这历史的印迹虽斑驳,但未失落,又那么鲜明地耸立在那里,这是现实与过去的合体,是历史与现实在高家堡的高度交织的穿越,让我们在西北的高家堡浏览到历史画卷,这是历史印迹对心灵的撞击,如作者言:“是时代的烙印,像烙铁一样烙进我们的记忆中血液里。”全文结尾写道的“高家堡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把高家堡的印迹帶回家”,意味深长,让人玩味不已。
【注】作者苏鸿喜先生,老高中生。本文是作者就纪晓滨先生《榆林散记》写给纪晓滨先生堂哥的一篇读后感。其与纪晓滨先生堂哥同是1964年插队某农场的老知青。二人均已70多岁,有时仍在一起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