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教授的简历上写满他的失败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Johannes Haushofer ,在网上晒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简历, 他的失败比他的成功更受人们关注。

“留美学子”原创或精选天天读!公益“自留地”

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 Johannes Haushofer 名叫: “CV of Failures”(失败经历的简历):

被拒绝深造的大学学府:

1999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士

2003年    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医科硕士

2003年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

2008年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博士

被拒绝聘用的大学学府:

2014

哈佛公共关系、

加州伯克利农业资源经济、

麻省理工大脑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

以上只是在面试后被拒绝录用或者深造的, 没有得到面试机会或者初试机会的更多, 无法一一列出。

当然,像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芝加哥、伯克利、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Johannes Haushofer 根本都没有申请,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不认为他自己的导师会写出强有力的推荐信。

而之所以这样写出自己失败的经历,是 Haushofer 受到《自然》杂志上 Melanie I. Stefan 的一篇文章启发,文章里, 教授提出通过几个方面记录自己被拒绝的一些不愉快经历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换个角度看待成败。

简历通常被人们以最有成就内容一一列出,看多了成功人的经历,自然而然的会对某个时刻、某个成功,产生误区。 其实无论哪个行业,哪个人,人的发展历程无法线性上升趋势呈现,而是散乱没有规则的点散开,有的成功,多数失败。 这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所说的一句话,异曲同工,大概意思:回首往事,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如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点,经过了失败,经过了胜利,然后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一个点一个点链接出自己的人生之旅。

连Johannes Haushofer  教授自己也没有想到,如此罗列出失败历程的简历,竟然会比他学术种种成功的内容还受欢迎。 然而,他不认为成功前就一定要经受很残酷的失败, 这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科学数据来说明。但是, 作为当事人,在其中找到平衡很重要。

失败前的成功,或者成功后的失败,其关系也很微渺。

比如 《哈利波特》的作者J. K. 罗琳, 当把自己的名字换成另外一个笔名, 然后发出自己新作《布谷鸟的呼唤》的文稿后, 竟然遭到数次退稿。

下面是J.K自己公开的拒信,公开目的不是为了报复,而是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奋争:

另外一个励志故事,还记得 2014 年被 Facebook 以 190 亿美元收购的 Whatsapp 吗? Whatsapp的创始人 名叫 Brian Action, 2009 年 他曾去 Facebook、Twitter 等公司应聘,结果被这些公司拒绝聘用,他却把一切看作给予他前行的更大机会。

星巴克 CEO Schultz 在星巴克咖啡连锁店扩展之前,在与242位投资人的恳求洽谈中,前面的 217位 投资人全部拒绝了他的策划书,连星巴克当初最原始的三位创始人在星巴克壮大之前,就已经撤身,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遇见到他们的星巴克咖啡店竟然会开满全世界。

同样的事情,也重复发生在麦当劳的发展历史中,最初的创始人,也没有预料到他们创立的快餐店,竟然超越他们最单纯的初心,他们也在公司扩展前,拒绝了未来。

马云的故事,更是众所周知。

所以,还是回过头来,感谢普林斯顿大学 Johannes Haushofer 教授如此诙谐与励志的尝试,同时也说明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精髓,招聘人员的慧眼,与众不同。 这也令人想到另外一个普林斯顿大学招募教职工的故事,请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普林斯顿大学有位不修边幅,说话轻声细语,也许你会认为他只是位普通教职员工,他叫 Eric Wieschaus,199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有趣的是1985年他来普林斯顿大学应聘,一进校园就被这里的学术氛围所陶醉。他独自散步在校园里,不知不觉,脑海浮现出他在全系师生面前讲述自己研究成果的场面,顿然心旷神怡,情不自禁手足舞蹈,旁若无人的唠叨着,糟糕的是,他居然把面试的时间地点忘记得一干二净。

校园突然出现这样一位莫名其妙的演说家,警察还以为校园里闯入一位精神患者。最后在警察的监护下,他被等待多时的系主任认领回去了,有如此的学者教授给学生们授课,那么你可否想像大学生们将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