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荷踪影/红楼梦:刘姥姥自我逆袭,成为一品夫人贾母的座上宾
01.刘姥姥的福来了
刘姥姥二进贾府,作者安排她见了贾母。贾母是贾家第一代儿媳妇,她的公公是荣国公贾源,丈夫贾代善,子承父业袭荣国公。贾母娘家史家祖上为保龄侯史公官至尚书令,“护官符”上说:“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足见史家的地位非同一般。如今的贾母,又称史太君,贾府上下称她为“老祖宗”。她是贾赦和贾政的母亲,贾宝玉的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
这位受到贾府上上下下都尊敬的老太君,听了王熙凤的汇报,便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见。”贾母正想找个上了年纪懂得些世故,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老人说话,这对刘姥姥而言,真是想不到的福呢,是从天而降的福缘。周瑞家的说:“可是姥姥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王熙凤和贾母)。”
刘姥姥听说贾母要见她,急得推拖道:“我这生像儿,怎么见得呢?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刘姥姥是真心实意地推拖,她觉得自己一个乡下婆子,又扛了许多东西,走了那么远的路,浑身都是汗臭和泥土味儿,怎么去见贾府最高辈分儿,最有权威的老太君呢?
平儿见刘姥姥怯生,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
刘姥姥虽然是个乡下老太太,但绝对是个聪明能干,懂得周旋,好口才,好心肠,世故人情样样精通的老太太。套用宁府上房那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来形容刘姥姥,姥姥虽然不会写文章,但刘姥姥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没话说的。
刘姥姥拉了板儿,随了平儿和周瑞家的来到贾母房中,此时大观园中姐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不知都系何人。刘姥姥只觉得眼花缭乱,待定神细看时,只见一张榻上,独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环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拜了几拜,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02.两位老太太的精彩对话
贾母也忙欠身问好儿,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让刘姥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起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个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也这么着,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贾母道:“眼睛牙齿还好?”刘姥姥道:“还都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母问得亲切,刘姥姥回答的也具体。这就充分说明了刘姥姥的身体硬朗,只有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这种细微到极致的写法,充分体现了贾母和刘姥姥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令人叹服不已。
以下对话更显出贾母一个贵族夫人的处世智慧。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话,我都不会。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们玩笑会子就完了。”这里明显是贾母向刘姥姥摆梯子,其实之前贾母根本就不知道刘姥姥是谁,他们也根本不是亲戚。
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咧!”说的大家都笑了。
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我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结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得不像你们地里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味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倒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日既认着了亲,别空空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也算是看亲戚一趟。”
两位老人虽然阶层不同,地位悬殊,但都是那么的真切、自然、随意。我们看到的真真是贾母口中的“老亲家”,他们虽然从没见过面,也不是亲戚。她们一个是皇封一品夫人,一个是常年在田间劳作,地头歇凉的村妇。但此时此刻,她们的谈话却让我们想到了阶层之间的互换、和谐,是人世间多么融洽的一幅画面。刘姥姥与贾母的相见,很难说成是刘姥姥单方面的福气,此时的贾母兴高采烈地说笑,贾府的姑娘媳妇们也都跟着老祖母高兴,说笑。彼时彼地,刘姥姥完全融入期间,一个乡村婆子,在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谈笑自如,她们之间,是彼此需要的关系,而非贵族与贫民之间的阶层隔离。
03.九月菊花插满头,刘姥姥:我也要风流一回了
贾母高兴,便要陪伴刘姥姥畅游大观园。往日,贾母只是偶尔由鸳鸯等众丫环婆子们陪着,到某处看看,坐一坐,还从没有游过自家的这个园子。此一举,是刘姥姥带给贾母的生命活力。这次游览大观园,因为贾母高兴,众人越发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下来预备着。又命小厮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贾母带了一群人到大观园,李纨迎了贾母说话,碧月捧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养着各色折枝菊花。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在鬓上,回头对刘姥姥,笑道:“过来带花儿。”一语未完,凤姐儿便拉过刘姥姥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把一盘子花,横三竖四插了一头。
贾母和众人笑得了不得。刘姥姥也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成了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作个老风流!”此时的刘姥姥,真的入戏了。
刘姥姥的入戏,是一种人生的豁达和逆袭,她何尝不知道凤姐是在捉弄她,但她心里又明白没有恶意,只是在哄得老太太高兴罢了。她索性就当一回生活中的小丑,逗大家高兴一回,自己也跟着“风流一回”有何不可?此,正是刘姥姥一个乡下老太太的人生智慧,也是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写照。
也许刘姥姥做梦都想不到,她这辈子,竟然能够和皇上诰封的一品夫人,堂堂荣国府史老太君贾母一起游览大观园。大观园的景色,以及姑娘们的住处,都让刘姥姥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她念佛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闲了的时候儿大家都说:‘怎么得到画儿上逛逛!’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儿?谁知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上的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刘姥姥这句话,便引来了贾母命惜春画大观园图。图画出来,也得一番好功夫呢!
更令人意外的是,喝多了酒,上厕所,迷了路的刘姥姥,竟闯进怡红院,掀开葱绿撒花软帘,七拐八拐,见了好多稀罕玩意儿,她真是有些累了,忽见一张精致床榻,便一屁股坐下想歇一会儿,不觉间却睡着了。
众人找她不见,袭人灵机一动,寻着路回到怡红院,只听鼾声雷动……刘姥姥竟然在宝玉床上呼呼大睡。袭人大惊,慌忙叫醒了刘姥姥,并交代了一应说辞,叮嘱千万别说出是在宝玉房中。此时,刘姥姥的酒已醒了大半。
04.刘姥姥叹息“一两银子,连个响儿都没听,就没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黛玉、宝钗、宝玉等人的住处,都随着刘姥姥的游览,展现出来。刘姥姥此次进贾府,作者用了四个章节,大幅度描述,浓墨重彩,可谓是别具匠心。他们一大早进园游览,这在贾母,乃至贾府众媳妇姑娘们都是头一遭。
他们的早餐摆在“秋爽斋”——“晓翠堂”,凤姐鸳鸯故意捉弄刘姥姥,给她一双象牙四棱镶金筷子,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它?”说得众人都笑,而刘姥姥却撑着。
凤姐偏偏把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面前。刘姥姥见了那小巧的蛋,忙夸奖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蛋也小巧。
凤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快尝尝吧!”
刘姥姥要夹一个来吃,却偏偏掉了。便急忙弯下身子去捡,却早有人捡走了。刘姥姥哪里知道贾府这样富贵人家吃饭都有人站在一边侍候着,掉在地上的吃食,她们立马就捡走了。她在家里,掉到地上的食物,捡起来就吃了。刘姥姥捡蛋不得,便叹息一声,说:“一两银子,连个响儿都没听,就没了。”
05.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缀锦阁摆酒看戏,贾母倡议喝酒行酒令,鸳鸯代替贾母做令官。鸳鸯说出一大串行令规则,并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刘姥姥听了便下席,摆手道:“别这样捉弄人!我家去了。”众人都笑道:“这却使不得。”
鸳鸯喝令小丫头子们:“拉上席去!”
小丫头子们也笑着,果然拉入席中。刘姥姥只叫:“饶了我罢!”鸳鸯道:“再多言的罚一壶。”刘姥姥方住了。
骨牌副儿从贾母说起,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合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了一张六合么。”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却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着喝彩。贾母饮了一杯。
轮到刘姥姥了。鸳鸯的酒令是“左边大四是个人。”刘姥姥想了一会儿,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鼓励她道:“说的好,就是这么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儿,姑娘姐姐别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笑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掌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刘姥姥说的是乡土本色,大家听得乐不可支,兴高采烈。此时此刻,刘姥姥一个乡村老太太,与贾府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夫人公子小姐们,正演奏着一幅世间少有,角色互换的一出大戏。而刘姥姥却在这出大戏中学说逗唱,激起了大观园一园子的生命活力。
06.笼翠庵吃茶,妙玉的嫌弃佐证了一个人修为有多么重要
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妙玉相迎进去。众人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着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给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接了茶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妙玉见刘姥姥用了那个成窑五彩小盖盅,便吩咐上来收茶盏的道婆:“将那成窑的茶盅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肮脏不要了。于是,便寻了个机会,笑着跟妙玉说:“那茶杯虽然肮脏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么?”
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交给她,快拿了去罢。”宝玉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她说话去?越发连你都肮脏了。只交给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给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么儿到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茶杯递给贾母屋里的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
那只刘姥姥喝了半盏茶的成窑五彩茶杯,就归了刘姥姥。刘姥姥当时也许不会知道那只成窑五彩茶杯有多么珍贵,但以刘姥姥的精明,她也许会猜得出妙玉给贾母奉茶,一定会用上好的杯子。就像贾母给她的两匹“软烟罗”,刘姥姥已经在潇湘馆领教了其珍贵一样。虽然那是妙玉因为嫌弃她用过这个成窑五彩茶杯,但以刘姥姥的精明,她一定会当作宝贝一样珍惜。
妙玉的嫌弃,真能让刘姥姥蒙羞吗?正相反,在笔者看来,妙语一个出家修行的人,修的正是“世法平等”,万物皆空。而妙玉的行为则刚刚相反。世人常说“说嘴者——终被打嘴”,也许真是一句人生命运的谶语。妙玉,一个视肉食为腥膻,绫罗为俗艳的高傲女子,自认是这世间最纯洁,最高雅之人,在贾府被抄家之后,却被强盗掳去,受尽侮辱。最终的结局却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07.刘姥姥一声声念佛
刘姥姥带着板儿,先来见凤姐儿,说:
“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难得老太太、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凤姐儿笑道:“你别喜欢,都是为你,老太太也叫风吹病了,躺着嚷不舒服;我们大姐儿也着了凉了,在那里发热呢。”刘姥姥听了,忙叹道:“老太太有年纪了,不惯十分劳乏的。”
凤姐儿道:“从来不象昨儿高兴。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来了。昨儿因为你在这里,要叫都逛逛,一个园子倒走了多半个。大姐儿因为我找你去,太太递了一块糕给他,谁知风地里吃了,就发起热来。”刘姥姥道:“妞妞儿只怕不大进园子。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一会走路,哪个坟圈子里不跑去?一则风拍了也是有的,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眼睛又净,或是遇见什么神了。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
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来,叫彩明来念。彩明翻了一会子,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东南方得之,有缢死家亲女鬼作祟,又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凤姐儿笑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见了。”一面命人请两份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
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经历的多。我们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什么原故。”刘姥姥道:“这也有的。富贵人家养的孩子都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再她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倒少疼她些就好了。”凤姐儿道:“也是有的。我想起来,她还没个名字,你就给她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们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过去,农村人常说的贱名好养,比如:猫蛋,狗剩,铁蛋等等,就是这样道理吧!
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是几时养的?”凤姐儿道:“正是养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七月初七,是牛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七巧节”,现在人们都称农历七月初七日,为中国的情人节。
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做巧姐儿好。这个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依我这名字,必然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
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忙谢道:“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说着,叫平儿来吩咐道:“明儿咱们有事,恐怕不得闲儿,你这会子闲着,把送姥姥的东西打点了,他明儿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
刘姥姥道:“不敢多破费了。已经叨扰了几天,又拿着走,越发心里不安了。”凤姐儿笑道:“也没有什么,不过随常的东西。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去,你们街坊邻舍看着也热闹些,也是上城一趟。”
平儿叫姥姥过这边瞧瞧。刘姥姥忙跟了平儿到那边屋里,只见堆着半炕东西。平儿一一的拿给刘姥姥瞧着,又说道:
“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月白纱做里子。这是两匹茧绸,做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小饽饽儿,也有你吃过的,也有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人,比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果子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的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说着又笑道:“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那衣裳虽是旧,我也没大很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
平儿说一样,刘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经念了成百上千的佛了;又见平儿也送他这些东西,又如此谦逊,忙笑道:“姑娘说那里话?这样好东西,我还弃嫌!我就有银子,也没处买这样的去呢。只是我怪臊的,收了不好,不收又辜负了姑娘的心。”
平儿笑道:“别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么着。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和豇豆、扁豆、茄子干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别的一概不要,别罔费了心。”
刘姥姥千恩万谢地答应了。平儿道:“你只管睡你的去,我替你收拾妥当了,就放在这里,明儿一早打发小厮们雇辆车装上,不用你费一点心儿。”刘姥姥越发感激不尽,过来又千恩万谢地辞了凤姐儿,过贾母这边睡了一夜。次早梳洗了,上来和贾母告辞。
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命鸳鸯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
刘姥姥道了谢,同鸳鸯出来。到了下房,鸳鸯指着炕上一个包袱说道:“这是老太太的几件衣裳,都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收着也可惜,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昨日叫我拿出两套来送你带了去,或送人,或自己家里穿罢。这盒子里头是你要的面果子。这包儿里头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这是两个荷包,带着玩罢。”说着,又抽开系子,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来给他瞧,又笑道:“荷包你拿去,这个留下给我罢。”
刘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佛,听鸳鸯如此说,便忙说道:“姑娘只管留下罢。”鸳鸯见他信以为真,笑着仍给他装上,说道:“哄你玩呢!我有好些呢。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拿着个成窑五彩茶盅来,递给刘姥姥,说:“这是宝二爷给你的。”刘姥姥道:“这是哪里说起?我哪一世修来的,今儿这样!”说着便接过来。
鸳鸯道:“前儿我叫你洗澡,换的衣裳是我的,你不弃嫌,我还有几件也送你罢。”刘姥姥又忙道谢。鸳鸯果然又拿出几件来,给他包好。刘姥姥又要到园中辞谢宝玉和众姊妹王夫人等去,鸳鸯道:“不用去了。他们这会子也不见人,回来我替你说罢。闲了再来。”又命一个老婆子,吩咐她:“二门上叫两个小厮来,帮着姥姥拿了东西送去。”婆子答应了。又和刘姥姥到了凤姐儿那边,一并拿了东西,在角门上命小厮门搬出去,直送刘姥姥上车去了。
08.小结:
刘姥姥从怕见贾母,到游览大观园,见识了大观园“比那画上还胜过十倍的景致”,她跟贾府的史老太君一起游园,一起喝酒,一起吃饭,每一个场景,每一项活动,都显出刘姥姥的智慧和精明,她的话语充满着庄户人家的乡土气息,精彩且是面面俱到。
作者借助刘姥姥二进贾府,游览大观园,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把贾府的富贵荣华,钟鸣鼎食,渲染到了淋漓尽致。刘姥姥的角色在这二进贾府的全过程中,浓墨重彩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生活,也暗中隐喻了世道无常,祸福难料的人生哲理。正如甄士隐所解《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的注解这《好了歌》,照和尚的话说,是:“解得切!解得切!”
《红楼梦》通篇下来,金陵十二钗也好,怡红公子也罢,其命运结局,真真都应验了《好了歌》所唱:“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通过刘姥姥这个与贾府不是亲戚的亲戚与贾府的对比,尤其是与贾母的交往和对比,是《好了歌》在现实中最贴切的注解。笔者有这样一个幻想:阶层与阶层之间,并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真正的大同世界,也许最需要的是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相互理解,体谅和互换。从而真正地实现“世法平等”。而不是相互之间的排斥和嫌弃,斗争和革命。
2020/3/27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