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请善待称呼 || 李景春

请 善 待 称 呼
文//李景春
“老太太,到地铁车站怎么走?”一个年轻的声音冲着老奶奶喊。老奶奶抬起头,看到这个青年很英俊,很秀气,像个大学生。她怎么也不相信这喊声出自这个青年之口。她的确已经是个老太太,但这个称呼让她不快。她故意不看这个青年,不回答他的问题。
这个青年以为老人家年迈耳聋,急匆匆跨前几步,再问:“老奶奶,到地铁车站怎么走?”老奶奶看到他着实心急,而且并无慢待老人的主观意识,只不过习惯中可能忽视了对人的称呼考虑。老人家如实告诉他……。
“老太太”,抑或“老奶奶”,只不过是个称呼问题,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前一个称呼老人家似乎受到心灵伤害,不由然作出了抵抗的反应,而后一个称呼化解了老奶奶对他的成见,理解了他的需要,急他之所急(附图)。
生活中不能不善待称呼,它甚至关乎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过去社会上流行的尊称是“先生”、“小姐”,解放后流行“同志”,现在则古今称呼同用,其实最好还是称呼“同志”。问路:“老同志(或小同志),到地铁车站怎么走?”;在饭店:“小同志,拿张餐巾纸!”听起来顺耳。按对方年龄不同,叫“老大爷”、“老奶奶”、“阿姨”、“小同学”、“小妹妹”……也可以,但不能出辈份的洋相,十几岁的青年叫80岁人“老大哥”,或叫大自己几岁的女人“老奶奶”,亦欠妥当。不同地方,不同时期,也有些习惯称呼或禁忌称呼,不注意也会出问题。例如上世纪后期,北京习惯称成年女性“大姐”,即使上了岁数的人也可对中年女性使用这个尊称,但外地人没有这个习惯。一次北京一位老大爷推着小车呼唤前面的一位中年妇女:“大姐请让个路!”殊不知这位妇女是外地人,回过头来气愤地对老人说:“真不要脸,你多大岁数了,给我叫大姐?”而那个时候北京不相识的男人禁忌称呼“大哥”(大概有骂人的隐意),一次一个外地人在公交车上对坐在双座外侧的北京人说:“大哥你往里坐,我坐在外边!”那个北京人同样怒不可遏:“谁不让你坐了?干嘛骂人!”
有求于人,绝对需要善待称呼。施助于人,可以放宽称呼考虑,例如“老太太,我来扶你一把!”往往不会受到抵抗,但仍不如一句“老同志”、“老奶奶”、“老先生”顺耳,它能提升自己在人心中的形象。
养成好习惯,善待称呼,是家长、学校及每位青年共同的责任。
(插图利用网页合成)
E;574281485@qq.com
2017年11月29日于珠海
作者简介:
李景春(老小孩)简介:大庆退休高级工程师,首任“晚晴文学社”社长,《老年日报》通讯员,《铁人文学》驻京记者,北京街道记者,宣讲师,丰台区“群众理论家”,中石油作协会员,获“文明之星”等奖励23次,发表文学作品638篇。
关注 “百荷书房”,阅读全本小说和作者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