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那段日子

知青那段日子

作者 弘毅秋实

知青年代虽已成为历史,但知青生活在我们这代人的头脑中,已成为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50年前的8月8日,我从城镇下到农村当知青,这是我记忆犹新的一段人生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有激动,有感慨,有迷惑,有无奈。有酸甜苦辣,更有那难忘的情怀。

当年,国家面临困境,我们别无选择的响应政府的号召上山下乡。我们充满青春气息的个体生命像蒲公英的花絮,在时代劲风的吹拂下,漫天飞舞。8月8日那天,我背上行囊来到中江会棚公社群峰大队2生产队,这地方是一片浅丘,只是在狭窄的山沟里有少量的稻田。

队部设在保管室里,屋子旁边是小河沟,河沟的对面有一排土墙瓦房,坐南朝北,共有五间房屋,听说是1969年那批老知青住过的房子。每间面积大约有25平方米,西头一间是生产队用来堆放杂物,靠杂物房往东一间是生产队的干粪屋,再往东头是一间生产队关牛的牛圈屋,最东头那间由于房子漏雨,西墙已歪斜,不能住人。剩下一间,也就是牛圈旁边这一间房子,队长安排我住了进去。这间屋子的西南角放有一张木架子床和一个大米柜,西北角砌了一口单灶,放有一张像小学生用的书桌及厨房用具,南北角放一些劳动工具。就在这屋檐不到1.7米高的低矮潮湿的屋内,开始了我的知青新生活。

我第一天做的农活是收割稻子,那天气候很炎热。这天干农活的情景,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难抹去。男人们是打谷子和挑谷子。打谷子是把拌桶放到田里,男人们把割下的稻子捏成一大把,捏在稻杆下部甩臂在拌桶的内边沿甩打,将谷粒打掉在伴桶内,一天下来许多男人的手臂都甩肿了。

挑谷子的也都是壮男,刚收割的谷子是湿的,就是大半箩筐也有100来斤,他们都是挑满筐,据说有一百五六拾斤,稻田一般都是在山区的沟部,而生产队的粮仓基本上都在半山坡,挑着重担沿着田间小道上山,没有力气是可想而知的。收割谷子是大热天,男人都是穿一条中短裤,颈项上搭一条擦汗的毛巾。在这收割季节,我的体力根本就无法承受男壮年的力气活。农村妇女们是拿镰刀下田割稻子。这活儿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就知道割稻子的活也不轻松。我的体力差,也就只有参与到妇女们割谷子的队伍里。

割谷子,是在潮湿或有少量水的稻田里进行,割谷子人手拿着镰刀排着一排,一人负责割六棵,每三棵为一把。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就站在了妇女们中间,我两侧的妇女们手足真快,不到两分钟就把我甩到了多远。我前面两侧的稻子全倒下了,而我面前的稻子有很长一段依然站立着,我心里着急,头也不抬地往前赶。

妇女们割完了,已在田埂旁边的树林里休息,我前面的稻谷还有三分之一没有"扒下"。到了中午,在这头顶烈日,脚踩泥水凼凼的稻田里,我接受着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也真正理会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词语。也真正感受到:我们吃的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农民是要付出多少艰辛,流出多少汗水!

那时,我没有手表,农民们也没有手表,只有生产队长和记工员各有一个闹钟。当地农民,都以公社的广播时间和太阳的转动辨断时间。中午正常播音时间是11:55分,结束是1点半。当天上午的劳动,广播都停了好一阵,生产队长都还没喊收工。有的妇女们说: "队长怎么都还没喊收工呢"?

还有的妇女,一边割稻子一边笑着说:"是不是队长喝醉了"。也有的妇女嘻笑着说: "看一下,哪个女的没来,队长是不是在她家里耍,把我们忘了……"。到了大约两点半钟,山坡的一个山咀处传来吆喝声 "收工啰……收工啰……"。后来才知道是生产队长在那里喊。

劳动了半天,我面前的稻子终于倒下了,我也差点累得倒下。弯着腰干一整天活,我还是第一次。后来,听别人说:"生产队长,是想叫这城镇娃,尝一下干农活的辣子汤汤,那天故意多干了一个小时"。收工回到住处,用水洗掉手脚上的稀泥,我才发现双脚掌和小腿,以及双手和小臂已被谷苗尖及稻草划了不少小伤口,伤口处在火辣辣的痛。

随着春夏秋冬时序更替,我的足迹遍布田野山间、村庄院落。在农村两年,我先后学会了栽秧,打谷,收麦,犂牛,栽红苕,挖花生,磨面打粉等劳动。当过粮食保管,运送过公粮。知青生活,使我学会了节约,懂得了必须勤劳才有收获。使我真正体会到农村文化生活的枯燥,物质生活的贫乏。劳动是多么的辛苦,经济收入又是多么的微薄。

当时的农村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生产队的活怎么干,都是队长说了算。农民出一天工,生产队的记工员就记一天的工分。有的出工不出力,大片的农活干不动。我下农村那年的冬天,我们在山坡上播种麦子,天空下起了大雪。有个社员说:"今年真他妈的搞得好,下雪了,都还在种麦子"。

我后来才知道,种麦子的季节太晚了。到下雪时,地里的麦苗怎么都应该从地里出有10多公分高了。农村吃大锅饭现状,造成生产力下降。生产队有时把国家规定的统购任务交了,队里的仓库剩下的粮食也不多了。交统购是交谷子、小麦,玉米、黄豆、花生。还必须是晒干的,通过检验后才得入公社粮库(国库)。

生产队交国家统购任务后粮食也不多了。分到农民各家各户也没有多少。口粮大多数人不够吃,每年到了正二月,就是最困难的时候。粮食青黄不接,许多农民都得靠吃牛皮菜来充饥度日。农民的食物来源: 少量的谷子,小麦,大量的红苕和一些玉米。

农民的经济来源:一是靠自留地种点菜,挑到场镇上买了换点钱;二是靠家里养猪、养鸡、养鸭、兔。但是,养猪得交给国家屠宰场,生猪按4角钱一斤收购。当时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养鸡养鸭只得按人头1.5的比例喂养,蛋和鸡鸭,就是拿到市场上卖了,钱也不多;三是靠生产队里的副业收入,生产队副业加工房,可做手工机器面、凉粉、豆腐、粉条,但赚的钱也不多。

生产队的劳动日,当年才3角8,第二年是2角1。也就是,劳动一天,工分10分,也就只值3角8或2角1。但是,这些钱因各种税费一扣,到手的就所剩无几了。根据年成的好坏还有所升降,像这样的低收入,实在难以养活自己。有时粮食没分够,就造成缺粮少吃的现象。有许多家庭,当时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也就更谈不上丰富的文化生活。

那个年代的农村,每家每户都安装有一个有线广播小喇叭,说是要听到党中央的声音,要听毛主席的声音。个别农户,有人在外面工作,有一台收音机和逢纫机,就算富裕的了。那个年代的农村,没电,也没电视机,没有书报,只有大队党支部才订有一份四川日报和人民日报。

那时我私下借的几本高尔基和巴金的书籍,也得等到下雨天不下地才能看一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晴耕雨读”吧。那时晚上想看书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为供应的煤油太少了。计划外供应的煤油,根本没有钱去买回来。收工后,待煮好晚饭吃了,一般都是天黑了一阵子了。

在农村的那段日子,不仅磨练了我的思想意志,也让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农村。“知青”这个名词是对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内涵的一代人的称谓,它凝聚了这代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的人生经历伴随着共和国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我们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命运一同沉浮。我们是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简介

邱毅,笔名:弘毅秋实、秋实,法律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中江县公安局副处级、四级高级警官、2018年11月退休。现任德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江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1975年8月知青;1976年12月至1980年12月陆军第六十四军荣获优秀士兵两次;1980年3月至2018年11月曾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数十次荣获省、市、县嘉奖;荣获三等功两次;“警察忠诚服务成就奖”金质奖章获得者。

(0)

相关推荐

  • 散文||挣“工分”的岁月

    挣"工分"的岁月 袁福成||江苏 在解放后的中国农村,从人民公社开始,直至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止,挣工分,曾经是亿万农民难以忘却的记忆. 在农村老家,乡亲们经常把挣工分叫做 ...

  • 姚增华:割禾

    割  禾 姚增华 这一觉也睡的太熟了,都快八点了才被窗外的鸟叫声惊醒.要是晴天有日头的话,早就让那透过窗子的阳光照晒屁股了.我很不情愿地爬了起来,穿衣,手臂不能顺溜地伸直:穿裤,小腿大腿都觉得有点胀痛 ...

  • 【大荔文学·散文玉·祝玉香】我的知青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竹爱婶婶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11 我的知青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竹爱婶婶 文/祝玉香 1969年6月的某天深夜,大街上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群众游行队伍热烈地口号声. ...

  • 散文||我的1978(上)

    我的1978(上) 袁福成||江苏 1978年,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在结束十年文革动乱后破冰启航.1978年,我个人的命运也以告别农村.跳出农门,昂首跨进大学校门为标志,发生了根本改变. 1972年 ...

  • 挖红芋

    "红芋"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咸阳市北塬人对"红薯"的习惯叫法,无论是"红芋""红薯""红苕"" ...

  • 知青岁月 长沟流月去无声 作者/刘春莲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的作品,转载时 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发布信息,稿件可自行处理. 公众号第70期 长沟流月去无声 刘春莲 1965年7月,我考入唐山 ...

  • 父亲想您说的包产到户经历

    本文收录<中国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一书(南方日报出版社) 今日话题: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之一 昨天是邓小平逝世21周年,而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下旧作,写于2001年,修改于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散文||我的1978(下)

    我的1978(下) 袁福成||江苏 凭心而论,大队书记和我们并无深仇大恨,当初他们的出发点也许还是好的.因为我是生产队唯一的高中毕业生,他最初的想法是把我留在农村当生产队长.我所在的生产队原有200多 ...

  • 中考作文《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揭开时间的面纱,有一队带着疲惫尘土的灵魂静静站立,不倒,不朽.他们就像一队拉着强光的绳索的纤夫,从黎明走来,背着辽阔的远天,在蹒跚前行中播洒着太阳号子.握在手中的纤绳,凝固成光阴的巨轮,被摔打成激烈的 ...

  • 中考满分作文《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点评

    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一考生 点评:这是江苏省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属命题作文,题目是"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审题要注意"那段日子"是有所特指的,是一个时间段, ...

  • 姚锡娟:在养鸡的那段日子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实现自家餐桌上的鸡蛋能自给自足,我们家也开始了养鸡的营生. 我们家从来不养小动物,狗啊,猫啊,鸟啊都与我家无缘.我的父母养育我们六兄妹何其辛苦劳碌,哪还有闲情再养猫狗取乐啊!在 ...

  • 2021中考备考作文: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真题回放 请以"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 ...

  • 我甘愿浪费,那段日子。

    作者/锅子 :天马行空的辣妹子 排版/嫣红: 微博:曾嫣红- 主播/小仙丹 喜马拉雅:仙丹电台 背景音乐:我们都在用力的或者 日期:2021.5.31 01. 那天看到朋友发了条动态.   " ...

  • 我在传销的那段日子

    10年的时候,由于工作不太顺心,后来一位交往多年的朋友联系我让我去他那看看,说他那工作机会,平时我们也经常聊天,看他的朋友圈发的状态,感觉他混的很不错,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戒心.后来我刚辞职不久,在一个周 ...

  • 高诗航: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如皋初中九(16)班    高诗航 伴随着琴声慢慢飘进时光的录音机里,伴随着蝉鸣渐渐消逝,那段冗杂的日子,我忽然长大! 犹记得即将参加二胡十级考试的那段日子,我有些心浮气躁,一天 ...

  • 世界自闭症日丨那段日子,她每天都是愚人节

    每到人间四月天,看向日历,谭丽总能挺无奈的尬笑,4月1日是愚人节,4月2日却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论愚弄高手,必属现实无疑. 那些天,家长们难听讽刺的话,谭丽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免疫了,谁曾想,她快要崩溃 ...

  • 那段日子

    那段日子,二十出头的那把年纪. 午饭后,我喜欢在江边小憩片刻,看江船在日光间来回穿梭.下班了,我时而还会在江边逗留,看着夕阳在对岸隐退,悠然中将一天的劳累收尽. 那天,下班的钟声已经敲过许久,江边悄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