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眉】《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画图了解爬山虎的脚以及脚是怎样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细心、耐心的观察方法,学习用写观察记录的方法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画图了解爬山虎的脚以及脚是怎样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戴老师拍了一张非常漂亮的照片,想看吗?认识吗?你看到了怎样的爬山虎?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老先生一起走进爬山虎的世界,去找一找爬山虎的脚。
3.板书课题。(指导“虎”,虎是本课的生字,停顿下,虎头写小,半包围结构)
4.齐读课题
二、初读(分段朗读+解决生词+梳理课文)
1.打开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一共5个自然段,谁愿意读?
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段,我们就知道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板书:地方
第二自然段 预习单指出第二段最难读,老师发现原来是有很多生词,看看你会不会读?
出示:嫩红 嫩绿 嫩叶
别急,还有呢?
出示: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记住这句话,等下有大作用。
这一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板书:叶子
叶子长得这么样呀?
再来看看这一句:“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记住它,等下有大用处呢。
第三自然段 这里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词语。
出示:茎 叶 叶柄 (出示图片,请生来指一指,出示图标注茎、叶、叶柄)
这一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板书:脚
第四自然段 正音:触着墙(zháo)这一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板书:脚
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板书:脚
3.小结:三、四、五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在写爬山虎的脚。你看这题就叫《爬山虎的脚》,所以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在描写爬山虎的脚。
4. 理清文脉:这下我们就清楚叶圣陶先生是如何观察爬山虎的?首先留意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接着观察了爬山虎的叶子;然后重点观察爬山虎的脚。
5.那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内容呢?(脚)好,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看爬山虎的脚吧。
三、精读
1.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本单元的单元导读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出示单元导读。
2.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圣陶老先生观察得特别仔细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画下来。
第3自然段(抓住:密+小)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
这个位置好找吗?(回看“重叠”“空隙”和“茎、叶、叶柄”部分)
形状:枝状 六七根细丝 像蜗牛的触角(看蜗牛的触角)(细、数量少)
颜色:嫩红的
(1)叶圣陶爷爷观察的很仔细,你查找的也很仔细,了不起!现在呀,戴老师要考考你了。
(2)课前大家预习时,部分同学根据课文中的语句自主画了爬山虎的脚。翻看了同学们的学习单,发现大致分为这样几种,我选择了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画。
(3)可是,哪一幅画得最贴近叶圣陶爷爷的观察和描写。请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刚才圈画的关键词句,选出最准确的一幅画,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看看你是不是叶圣陶爷爷的小知音。
(4)在大家选出这幅图的时候,把爬山虎的脚看得清楚真切了。同学们,你看,咱们画一画、记一记,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份观察记录。这样我们不看书,就能像叶老一样把爬山虎的脚写活了。
(5)让我们再走进第三段,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齐读第三段。
第4自然段(抓住:动作多、时间长)
1.过渡: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圣陶老先生观察得特别仔细呢?(说动作)
2.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叶圣陶老先生不仅观察到了这一个动作,还有呢?找一找,圈画出。
3.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么多的动作,都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谁?(叶圣陶)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看他观察的多仔细)
4.你能不能学着爬山虎的样子,一边读读课文,一遍做做动作。请生展示。
5.老师也迫不及待想学学爬山虎的样子,请大家读课文,老师做动作。
看,老师的长手臂就是茎,我的手指就是细丝。一边做向前生长的动作,一边细化每一个动作。(如:触、变、巴、拉、紧贴、爬)
6.透过这些动作,你感受到什么?(爬山虎努力向上生长)
7.是呀,你已经走进叶圣陶的心里。正如叶老所写,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上画的蛟龙的爪子。(出图)像不像(样子像,有力量)
8. 想不想看看爬山虎是怎么爬?
视频只有短短1分钟,可是现实中呢?叶圣陶却观察到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9. 是呀,看来正是叶圣陶先生仔细观察、连续观察,才能把爬山虎脚的样子、脚是怎么爬的,写得准确、形象。
10. 让我们捧起书,再次阅读3~4自然段,一起来感受爬山虎脚的风采。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着叶老先生的文字,去观察了爬山虎的脚,看到了它的样子,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那第5小节又是写爬山虎脚的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并尝试像叶老这样观察周围的事物。
四、生字+学历案
1.出示“嫩”和“叠”
共同点:笔画多,都要写得紧凑点。不同点:左中右、上中下。点评。
2. 学历案题,自主写。2分钟点评。
美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