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东游杂记(三)
原创作品——东游杂记(三)
东游杂记(三)
北京登机前的检查十分严格,箱包是必须打开的,外衣鞋子脱掉,腰带也要解下来,身上携带的鸡零狗碎完全掏出来,摆放在塑料盒子里通过机器过滤,安检员拿着一个棒子,在每个人身上前前后后反复扫上几遍才能过关。
更细致的检查和盘查使得戴顺最后一个通过,实际上只有几分钟,但伙伴们觉得等了许久。林志军说:“戴顺你别去了,向后转打道回府吧。你这家伙浓眉大眼像阿拉伯人,一看就是恐怖分子。”戴顺还击说:“呸,我到日本搞恐怖袭击那是抗日英雄,你这家伙油头粉面的一看就是汉奸。”大家哄笑着开始登机。
长大读书后,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大多是抗战时期血淋漓的历史画面和最凄厉惨痛的呻吟,所以仇日就慢慢的融进血液里了,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新疆一个叫和布克赛尔的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曾经代表县里接待日本九洲大学的一个代表团,团长是教授松源正毅,成员有高桥、成田贞子等,研究课题是游牧.县城很小,一万人左右,城里的人基本上互相都认识。高桥到市场上一走,迎面碰上几个哈萨克浮浪子弟,用汉语叫住高桥问他是哪里人。高桥会说汉语,便如实回答说我是日本人,那哥几个以为高桥在骗他们,便大笑起来,说:你他妈说哪里不好,非说自己是日本人,我们中国人最恨的就是日本人,阿囊斯给(哈萨克语——日你妈的)。一把推开高桥,骂咧咧而去。高桥吃了一惊,闲情逸致全无,抱头鼠窜而回。晚餐期间高桥和我说起这一段依然心有余悸,睁圆了惊恐的眼睛。
人类天生热爱和平,但从来没有摆脱过战争。战争从来不是百姓的选项而是政治家的选择,最后战死沙场的又往往是平民子弟。这是人类社会很残酷的法则。历史的走向往往操纵在少数人手里,他们的意志就是民族的意志。这个东西方同此一理,不要被西方人文人本所欺骗,那不过是骗人的手法,就像魔术师手里蒙着盖着的那块布,舞台下的看客都是被欺骗的一群。
实际上中日同根同种,外形上根本没有区别,无怪乎那几个哈萨克青年误解高桥。日本语言上倒装句多,和蒙古语的语法发音更接近。精神内敛,接人待物彬彬有礼,酒文化也和中华近似,爱喝高度烈酒,酒量也很大。如果盖上历史的伤痕,中国人并不讨厌日本人,并有文化和种群认同感。可是历史的伤痕太深,看不看都在那里,而且很刺眼。
这种矛盾和纠结好像一块石头背在中国人身上,很沉重,相信日本人也一样背着石头,甚至比中国人背的还重。
如果不被压死,这石头早晚要放下,至于如何放下,要看中日两国人的智慧。
“恐怖分子”戴顺和“汉奸”林志军合影于横滨海边
九州大学考察团摄于新疆和布克赛尔县莫特格
站立右三松原正毅,右一成田贞子。
左一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