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家庭教育的边界和不愿意上学的孩子——不要让不良家庭互动影响孩子的
初见这家人,让我吓了一跳,满屋子都是乌泱乌泱的人。
因为这个不要去学前班的小宝贝,全家总动员,不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连姑姑都出动了。
临时的变故,让我赶紧把治疗地点换到会议室。不然,原计划的治疗室哪里装得下这么多人。
我一边暗自庆幸,一边跟他们打招呼。
我很快就弄清楚了,这是个三代六口同居的大家庭,安排家庭治疗的医生说要求全家人来,他们就一个不落的都来了。
这么多人全体出动,其实不太容易,得有多大的动力才能够让人员这么统一啊!
做家庭治疗,需要对家庭及其成员好奇。
面对这个三世同堂的家庭,我首先考虑他们的来访动力。
其次考虑的是家庭规则,他们的家庭内部是否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规则,就是成员之间需要互相支持和保护呢?
如果有的话,他们之间互相配合得好吗?过得怎么样呢?
当然,来访家庭不会轻易呈现他们家的结构模式,他们带来的常常是困惑和混乱,需要家庭治疗师根据现场发生的事情和对话,进行探索。
好在,心理治疗常常开始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首次会面之前。
从家庭为何决定来访、谁决定来、谁不要来、怎么商量,一直到这个家庭走进治疗室:
怎么走进来?怎么安排座位?谁跟谁坐在一起?谁不要跟谁坐得近,甚至坐姿、谁先讲话、谁听、谁不听等,都显示了这个家庭的互动模式。
尤其要关注无意识的非言语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比他们的诉说更直观和丰富,治疗师需要通过观察这些信息,从而获得一些相关资料。
这个家庭是这样坐的,爷爷奶奶姑姑占据一方,爸爸妈妈和五岁的女儿,坐在另一边。
有意思的是,两代家庭的座位安排如出一辙,都是女儿坐在父母中间。
我开始思考:
他们的家庭关系是否存在代际传承,上一代的关系模式会被下一辈复制吗?
或者家庭规则就是孩子至上吗?
孩子是否需要保护父母,因为父母需要孩子来缓冲他们之间的张力?
可是,家庭治疗师也要谨记,你的判断和观察,不可以强塞给家庭。
因为后现代的心理学,重视个体的差异性,认为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和理解方式都不一样,我们对事情的认知总是有着各自的局限。
我就带着疑问,和家庭开始了探索之旅。
在简单的互相介绍之后,奶奶急不可待地说:“小孙女不愿意去学校,都两个多月了。”
妈妈也着急,抢着补充了一些情况。
爷爷和爸爸跟着点头,倒是五岁的女孩对我们的谈话最有兴趣,东张西望,不断插嘴,忙着跟妈妈赌气说:“就不要上学”,也不忘抢答我的问题:“因为学校不好玩啊,家里才好玩。”
有趣的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马上转向孩子,妈妈急了:“不上学哪行呢?要上学哦!。”
奶奶忙着教育:“坐好!”
爷爷冲孩子摇头,爸爸虽然不动声色,可望向孩子的目光透着焦虑。
姑姑也一会儿着急地望着孩子,一会儿期盼地看着我。
这家人的互动特点是:他们很容易被孩子吸引。
难怪当我问家里谁最关注孩子时,连女孩都跳出来说:“爸爸对我第一好,奶奶第二,姑姑第三,爷爷第四!”
做动力学心理治疗,需要从来访的字里行间听到情感,并且以情感作为探讨对象和方向做进一步的探索。
合格的家庭治疗师,恰恰不能在情感之中太过纠缠,而是要发展出一种类似“关系妄想”的能力。
即总是能够从家庭的谈话里,听出人际关系,能在家庭给你的不同问句或答案里,顺着探讨关系的方向,将问话进行下去。
比如说,我会思考女孩的话,提出和家庭关系这一方向有关的问句去探讨:
为什么爸爸第一?
为什么爸爸和妈妈不一致?
为什么姑姑比妈妈更照顾孩子?
其他人怎么看妈妈?
他们怎么分配管教孩子的任务?
谁支持,谁反对这个说法?他们怎么评价?
顺着这个方向,他们谈到了更多的管教孩子的细节。
原来,妈妈每次管孩子,总是大喊大叫,其他人就会出面干涉,哄孩子,劝妈妈。
可是,换一个人跟孩子去谈,孩子也不服从。
久而久之,孩子甚至会哭闹不休,爸爸就马上保护女儿,生怕女儿受委屈。
难怪,这是个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
可是,过度关注孩子,只会让她爬到全家人的头上,变成无法无天的“熊孩子”。
妈妈埋怨起丈夫:“他什么都依着女儿,女儿要什么就买什么,就差给她买天上的星星了。”
姑姑觉得孩子的问题是全家人太宠造成的,可是妈妈的教育也有问题,因为妈妈对孩子没耐心,习惯大吼大叫。
家庭中一般不缺乏明白人,他们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往往头头是道,切中要害。
可是,如果家庭成员都能听从明白人的建议,岂不是万事大吉,何必到医院来呢?
所谓家庭治疗,就是调动成员的资源,让他们看到互动模式,他们是怎么样相互配合的,维持出心理疾病,他们为什么又会对其他人解决方案避而不谈。
一般而言,只有家庭成员互相不能配合,才会让“熊孩子”钻空子,造成谁也没法管教她的局面。
我决定继续探讨他们的关系:
你们都觉得妈妈没耐心吗?
为什么你不相信她能管好自己的女儿呢?
为什么明明是孩子不上学,结果却说起妈妈的教育方式来了呢?
其他人怎么看?
有意思的是,爸爸不说话,妈妈很无奈。
奶奶赶紧救场说:“孩子从生下来都是我一手带大,连睡觉都是跟我。”
奶奶的回答,让我对家庭关系有了新的好奇,我开始了第二步的探讨——家庭的代际层级。
也就是说,家庭中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有没有清楚的界限,是否分工明确,从而保持足够的空间。
否则,代际层级混乱,就会造成父辈和子辈之间的纠缠不休,谁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那么,这个家庭里,谁更掌控全局呢?
父母有没有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还是祖父母越俎代庖?
谁安排的呢?
我决定问清楚,为什么爷爷奶奶放不下对孩子的教养。
谁知道爷爷奶奶大吐苦水:“我们也想回老家,让他们小两口自己带孩子,可是儿子不同意!”
姑姑也沮丧地表示:“我在家就像个保姆,因为我心疼我妈妈又带孩子又做饭,很辛苦,所以就会帮着带孩子。”
就连孩子也嚷嚷起来:“爸爸一天到晚玩手机,妈妈也是,他们都不陪我玩!”
家庭就是这么奇怪,总存在互补的原则。
有不愿照顾小孩的父母,就有愿意帮忙的爷爷奶奶,或者说有特别能干的爷爷奶奶,就有万事不费神的爸爸妈妈。
有一个古灵精怪小大人似的孩子,就有逃避养育责任的父母。
反之,孩子必须表现得像个孩子,父母才可以行使父母的权利和职责。
一阴一阳谓之道,互补的家庭,会获得一种家庭关系的平衡。
果然,这个家庭的女孩不上学是有功能的。
我对爸爸说:“这么说来,你要感谢女儿的不上学啊,成功地帮你留住了父母。”
关键时刻,又是孩子来解围:“因为我很可爱啊!”然后,孩子讲了一堆家里发生的事情。
全家人都很开心,望着孩子一个劲地夸,觉得孩子果然聪明,像个小大人似的。
可是,有小大人似的孩子,就有孩子气的父母。
一般而言,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身兼数职,既是孩子,又是父母。
根据性别来区分,又可以分为女人帮、男人帮。
当然也可以按照在家庭中的主要功能,比如洗衣做饭、工作养家等,来确定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
根据每个人的身份、性别、家庭分工,家庭成员之间就形成了无形的界限。
界限的功能就是帮助家庭成员各安其位,做好自己应做的,而不互相影响,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独立发展。
要想帮助这个家庭,需要让他们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间边界僵化,可能会剥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可是,如果边界太模糊,也会造成家庭过分以孩子为中心,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我只好继续说:“5岁的孩子需要有5岁的智慧,不可以学做小大人,不要讲大人才讲的话,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她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学校生活。”
当然,面对这么可爱的孩子,要想不搭理她实在有点难。
而且孩子的帮腔提供了很多家庭细节,让我迅速理清了家庭关系。
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家庭,我却尽量不去直接回应孩子,不跟她直接对话,因为我需要给家庭提供一个模板:
教会他们建立有弹性的家庭边界,而不是利用孩子来做家庭关系的润滑剂。
好在这个家庭非常有领悟力,他们很快就学会不再过多回应孩子,而是继续探讨他们的家庭关系问题。
我们甚至一起谈了他们的座位安排,讨论座位选择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有意思的是,当家庭成员不再以孩子为中心,谈大人谈的事情时,孩子也消停很多,不再像小大人似地插嘴打岔。
一周后,这个家庭给我来电,说孩子已经回学校读书了,感谢我。
而我却想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授权,我可以写这篇短文,和更多的家庭分享他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