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白人政权,存在118年,将赵国一分为二,后被赵雍所灭!

​​

华夏五千年历史,并非只有黄种人政权,事实上,在华夏的周边,曾经存在过不少白人游牧民族,与华夏政权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这些白人游牧民族不是被灭亡了,就是远走他乡的,或者与华夏融合了,很少能在华夏独自建立政权,比如商朝时期的鬼方,这是西北方向的白人游牧民族,在整个商朝时期几乎都存在,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曾经大败鬼方,鬼方人被证实是高加索白人种。

除了鬼方外,还有月氏也是白种人,月氏存在的时间很长,从公元前二世纪被匈奴人所击败后,月氏分裂为大小月氏,远走西方,后来月氏人的后代建立了贵霜帝国,他们使用的语言是印欧语系,还包括后来的吐火罗人和栗特人都被认为是月氏人的后裔,但月氏一直在华夏以外的地方生存,离华夏政权很远,也没有与华夏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商朝与鬼方

而无论是鬼方还是月氏,他们虽然都是白种人,但是没有在华夏建立政权,而在华夏建立政权的第一个白种人,是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河北省中部的太行山一带建立的一个国家,他的建立者被称为白狄,也就是白种人。

中国古代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是这样称呼的:在北边的称为北狄,在南边的称为南蛮,在西边的称为西戎,在东边的称为东夷,而中山国的建立者被称为白狄,也就是一种白色的狄人,也就是白种人。

中山国建立者的前身是北方狄人的鲜虞部落,也就是白狄,最早的时候白狄在陕北绥德一带活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春秋时期华夏提倡尊王攘夷的口号,当时的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任霸主时,曾率领众多诸侯国讨伐鲜虞部落,解救了邢国与卫国,但这个时候还没有中山国,还只是部落。

白狄人

春秋时期,鲜虞部落的主要敌人是华夏的晋国,双方发生多次大战,晋国由于国力强大,总是占据优势,春秋晚期,晋国被一分为三,被韩国、魏国、赵国所取代,几十年以后的公元前414年,鲜虞部落首领中山武公趁晋国内乱时,率领族人来到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政权,这就是中山国的由来,因为之前是部落制度,这是中山国第一次效仿中原诸侯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由于当时的中山国的位置正好在魏国与赵国之间,因此被魏赵两国视为心腹大患,战国初年最强大的国家是魏国,因此魏国便开始了对中山国的讨伐,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一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的战争,于公元前407年占领并灭亡了中山国,中山国的余部退入山区继续对抗魏国。

中山国地图

经过20多年的卧薪尝胆,中山国君桓公带领族人又打败了魏国人,收复了中山国故土,于公元前380年复国,定都灵寿。并且开始对外扩张,这个时候是中山国最为强盛的时候,不仅打败了强大的魏国,而且还蚕食了赵国的国土,成为地区一霸。

鼎盛时期的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号称有九千乘,离万乘之国只差一千乘,当时的乘是战车的单位,一乘是指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有甲士3人,车下有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是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有甲士3000人,步卒7200人,后勤人员2500人,而中山国是九千乘,则有9000辆战车,甲士27000人,步兵64800人,后勤人员22500人,总兵力超过十万人,这算是中山国全部的军事力量了,在战国时期算一个中等诸侯国了。

白种人

复国后的中山国不断向外扩张,其国土把当时的赵国一分为二,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像一个嵌入赵国国土的钉子一样,严重影响了赵国的国家安全,所以成为赵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想把中山国除掉,但是中山国非常顽强,赵国一直没有成功。

赵武灵王赵雍成为赵国国君后,对中山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但多以失败告终,随后,赵武灵王开始了胡服骑射,让整个国家的人民穿上胡人的服装练习骑射技术,因为当时的华夏的服装过于宽松肥大,而胡人的服装主要是紧身的短袄和紧身的裤子,华夏的服装不利于骑射,胡人的服装利于骑射,没几年时间,赵军战斗力提高不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其实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击败游牧民族出身的中山国,赵国把中山国一直列为自己的头号敌国,因为其国土很变态地嵌入了赵国的国土,胡服骑射让赵国强大后,开始不断地对中山国发动战争,即使如此,赵武灵王赵雍还是用了20多年才灭亡了中山国,让赵国国土恢复到完整状态,这一年已经是公元前296年了。

因为中山国白狄的出身,所以中原诸侯国一直仇视中山国,先是魏国,后是赵国,在攻打中山国时,几乎没有其他诸侯国相助,这与中原诸侯的合纵连横很不一样。再加上中山国是白人建立的国家,与华夏诸侯国长得是完全不一样,更让华夏诸侯国要一起消灭,这可是另类中的另类了,不过好歹中山国存在了118年。

曾经的中山国

中山国虽然是白狄建立的国家,实际上已经汉化了,他们实行了华夏诸侯国的制度,学习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只是没能在战国晚期的动荡中生存下来,最终被灭亡。当然,亡国后的中山国遗民,早已融合于了华夏民族之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