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回乡祭祖之若干感想
今天为农历的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按照传统习俗,这亦是要扫墓祭祖的日子。
在胶东半岛,多数县市区一般不称“寒衣节”,而是称“元日”。实际上,这个称呼在方言中的发音更近似于“月日”,但写作“月日”似乎解释不通,就姑且写作“元日”(十月之元日)。
关于“寒衣节”的意义和内容,不少县志中都有记载,其中清代《招远县志》的说法就比较有代表性,但志文中亦未称呼“寒衣节”,而是叫作“十月朔”(同样是十月初一的意思)。文中称:
“十月朔,拜扫先墓,如清明节。自朔日始,无专日,田家祀先穑以报成。是日散农作。”
也就是说,在古代,“寒衣节”是秋收正式结束(也是秋天正式结束)的标志。因此,当天祭祖,一方面向先人汇报今秋的收成(同享秋收之乐),另一方面也是为季节变化做准备(所谓送寒衣)。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十月初一在“秋收”上的意义逐渐削弱,目前人们更强调是“送寒衣”的内容。
不过,尽管古今内容有所变化,但总体而言,人们对这一传统的坚守还算不错。今年的寒衣节虽然没有赶到周末,但不少人还是调开时间,赶回祭祖。笔者今天就回了一趟老家,跟随长辈到祖茔祭扫。
在老家的祖茔中,所祭奠的辈分最高的人,为笔者之“烈祖”。所谓烈祖,即曾祖之曾祖,祖父之高祖。就族谱而言,烈祖之上,还有其他先祖。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变迁,其他先祖的茔地早已无处可寻了。
烈祖是晚清时人。实际上,他的茔地也在历史变迁中不见踪迹,但幸运的是,由于墓碑材质比较坚硬,因此作为乡间小路上的铺垫石而保留了下来。若干年之后,家族中的长辈偶然发现了这块墓碑,就把它重新树立在了祖茔当中。也就是说,烈祖现在仅有墓碑,并无坟茔。每当祭祀之时,族人均是对着墓碑行礼。
这块墓碑是立于清光绪十五年,上首几个大字为“大清处士”,后面是烈祖、烈祖母的名讳,落款为当时其子孙姓名。
如此样式的墓碑,相信很多朋友都曾见过。大体来说,其他部分都好理解,唯独“处士”这个称呼,大家可能不太好拿捏,它到底应该作何解释呢?
根据网络辞典的检索结果,“处士”的含义为:古时称所谓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这个含义虽然还算正确,但不够通俗直观。就笔者的个人理解,清代墓碑中的“处士”,基本上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先生”。
所谓“处士”,起初的确有着比较严格的标准。正如《荀子·非十二子》中所说:“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
换句话说,被称作“处士”的人,虽然没有功名头衔,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自身修养和相应的社会威望,并非人人都可以称作“处士”。
而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处士”的标准已经放的很宽,平民男子,只要没有太大的瑕疵,墓碑上一般都会刻上“处士”两字。其含义,差不多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某某先生”(古代汉语中,先生一般指的是教书先生或年长博学者,而现代汉语中的先生,基本就是“男士”的意思)。
笔者之烈祖,未闻有功名,亦未闻以读书见长,而墓碑冠以“处士”之谓,应该就是其子孙们遵循当时之习俗,追赠给他的美称了。
当然,不管“处士”之称是否名实相副,先祖终究仍是先祖。不以其显贵而妄自尊大,不以其平淡而妄自菲薄,方为诚心敬祖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