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 | 大山里的“铁路状元郎”

雪后放晴,天空如洗。冬日的陕北,山间一派静谧。突然,伴随着鸣笛声,一辆轨道车快速从绥德火车站驶过,瞬间打破了这幅田园风光图。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在轨道车内的王晓东边说、边严格执行着标准。

30岁的王晓东已在绥德工电段默默度过9年时光,现在凭借着铁路轨道车司机技能大赛“全路第一”,赢得了“状元郎”的美誉。

春运开始后,王晓东没有忘记“细心、平稳,像爱护自己一样呵护机车”这句来自老师傅们的“口头禅”,仍然坚持把每一次出车都看作是一次技能竞赛,严格执行着竞赛的标准。

“这娃肯吃苦”,车间主任郭峰说,轨道车10个档位,还有离合器,操纵起来手脚并用,十分费劲繁琐,但是王晓东每次都能将车组承担的应急抢险人员物资安全平稳送达。

王晓东开轨道车5年,创造了安全运行4.5万公里无事故的好成绩。可是在当年,他对于轨道车也是一窍不通。轨道车每次停车都有对应停车标志,如果超出标准位置,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而王晓东每次对位停车都是差一两米。

不服输、不甘心的劲头使他就像着了魔一样研究轨道车构造,从车下到车上、从三项设备的检测到制动机的试验、从机车到平车,遇到疑惑,他都会写在本上、记在心头,利用休息时间向老师傅们请教。晚上回到宿舍,精疲力竭的他,继续挑灯夜战《轨道车司机》《轨道车管理规则》等知识。

日积月累,他对轨道车的各种性能、型号、技术参数,了如指掌,整台机车的健康状况都印在他的脑海里,工友们称他“轨道车活地图”。

王晓东仅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耳听就能判断出机车故障。看,通过眼睛观察皮带、闸瓦等是否有裂纹;摸,空间狭小的部件用手摸,是否有松弛、泄漏;闻,根据气味判断部件及电器装置发热、烧损等状态;听,细听检查锤敲击轴箱、弹簧等部件发出的声音,依仗着这一套看家本领,他多次准确判断机车故障,为轨道车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凭借这股韧劲,王晓东多次开展革新攻关,走上工班长岗位的他,总结出安全“六勤”口诀,出乘勤预想、整备勤检查、运行勤瞭望、联控勤呼唤、道口勤鸣笛、退乘勤保养,这些口诀简洁易懂,很受工友们的欢迎,大大提高了轨道车运行安全。每次出车前,王晓东都要根据前一日的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合当日作业情况,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超前进行预测,有针对性的向工友提示预警,并详细布置当日任务,这些都是“六勤”口诀的重要内容。

他还是一位好钻研的年轻人。王晓东发现每次检修机车发动机后,空气很容易进入油路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工友们只能用嘴吸出油管内的空气,影响身体健康。好琢磨的王晓东每天想的是怎么能快速安全抽出油路内的空气,最终他利用手摇油泵真空的原理,制造了一个管路抽油泵,巧妙的抽出油管中的空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设备质量。

巍巍大山,群归鸟掠过机车上空。王晓东和他的车组与大山为伍,不论白天与黑夜,把岗位当阵地守,把安全当生命看,黄土地与他们做伴,守护着铁路运输的安全。


▌图文:景新华

▌编辑:宋丹

▌审核:肖琛

点个点个👍!再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