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镧传》:不谈剧情,只想那碗浆

周末,放松下。追剧,追剧。

追《皓镧传》,从皓镧被妹妹抢走心上人,追到赵国公主雅冒充秦丞相范雎的女儿范雅,继续追着公子异人跟他作对,就开始越来越失望:导演、编剧为了剧情生动、好看,给皓镧、子楚、吕不韦们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和磨难,这些磨难和障碍多的越来越离谱,看得我越来越觉得无味。

不过,里面的人物们在长几上拿着长柄勺舀的“浆”,引发了我的兴趣。

浆,顾名思义,液态,类似于融化开的带悬浮物的粉针剂,眼见得着宽袍大袖的秦人、赵人,用长勺舀了一碗又一碗,且那容器古朴、难看,看得多了,不觉有些渴了,真想也来上一碗“浆”,不过,那容器实在有些小,一碗恐怕不够喝。

想喝那个剧里的“浆”。

最初,对“浆”之留意,源于一个词:“引车卖浆”。

“引车卖浆”,不外乎小商贩,拉着车,做到小买卖,就像中原地带的骑着三轮卖热豆腐的小商贩。“引车卖浆”之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引车卖浆”虽见于《史记》的同一篇,却由两件事组成。“引车”指魏公子屈尊为候赢驾车事,“卖浆”指公子仰慕的另一高士薛公藏于卖浆者家事。

“引车卖浆”,卖的到底是什么“浆”?

有人说,是“凉水”。可是,眼见着《皓镧传》里,却有冒着热气,刚煮出的“热浆”。

由此看来,这古人的饮料——浆,有凉有热。且全是真材实料,没有化学添加剂,质量上乘、讲究,不输今人。

一颗吃货的心,从古吃到今,亦是不能免俗啊。

《周礼·天官·酒正》中说,“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醫、酏,入于酒府。共宾客之稍礼,共夫人致饮于宾客之礼,清醴醫酏糟,而奉之。凡饮共之”。

“浆人”(官名)掌管供应君王的六种饮料,分别是水、浆、醴、凉、醫、酏,送到酒正(官名)的官府那里……

问题是,这六种汤汤水水的,究竟是什么东东?愈是喝不到古代的“浆”,就愈发的渴……

水,应是凉凉的甘泉水了吧?醴,甜酒?凉,冰镇饮品?古人虽没冰箱,但也不缺冰。周王朝时期就有专门掌管藏冰之事的官员一一“凌人”;也有专门贮藏冰块的官仓一一“凌室”。当然,这是贵族、官府或豪富之家的事情。

醫,用以医疗的酒,可能就是种类明目繁多的药酒吧。酏,米酒,甜酒,黍酒……反正带个“酒”字旁,与酒脱不了干系,想来应是味甜而香。

还是想起那“浆”。一种古代酸甜有香气的饮料,可热可凉,随天气而定,反正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以水为主的饮品。

在我们中原地带,至今有一种沿袭很久的主食——浆面条,至今,仍久盛不衰。尤其是胃口不好的病人,或是酒后的男人,最好这口。

浆面条(也叫酸面条,其原因是发酵后的浆酸味十足),河南省的汉族传统名吃。

在河南,浆面条也大致一样,都是通过发浆,然后再做成面条。

做浆面条最重要的就是打浆,浆常用的是绿豆浆和面浆(其他有红薯浆等,属时令性),而最好的是用绿豆浆,家庭最常用的是面浆。做浆过程将磨好的绿豆浆发酵,放入发酵物,充入适量的水,放入少许曲(不放曲亦可),然后放置一两天,等发酵物溶解或者浆味很醇厚的时候就可以用开做浆水面了。

有些地区是以绿豆磨浆发酵制作面浆,经熬、煮、氽、炖、烩、焖法等特殊工艺而成的面条。如洛阳、汝州、新郑等地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酸味独特,咸香适口,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而河南济源附近的老百姓则直接以面水发酵做浆,然后做浆面条,也是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年长者经久不衰的吃法……

这种“浆面条”,浆太稠厚,再加面条,就做成了主食,失却了“饮品”的滋味了,但无论如何,古今人们的这碗“浆”如何调制,真的要看时令,更看口味和心意。

更有古人的酒,稠厚如米浆。如现在还有的陕西小米稠酒,稠厚甘甜,绵软回甘。南方“糖水”,有无“浆”之影子?南方的糖水并不是字面上简单的用糖来冲水。糖水属于粤菜系,是两广人饮食习惯一大特色。一般是指以汁为主的绿豆、红豆、番薯等食材加入糖块熬煮出来的甜品。煮糖水用的食材也会根据季节气候来变换,夏天大多以清润、清热为主的汤汤水水。这种糖水,是不是也是“浆”的一种进化?

这碗“浆”,由此看来,此生,是益发的欲罢不能了。

在历史的长河里,你喝过什么“浆”?滋味如何?留言里晒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