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龙牡救逆汤+来复汤(戴阳证)
参附龙牡救逆汤是一位汤药,【组成】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参附龙牡救逆汤
主要原料
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是否含防腐剂
否
简介
【来源】《中医儿科学》。
【组成】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加减】气阴两竭,宜育阴潜阳救逆,可加生脉散;在心阳虚衰之时,常伴见面色、唇舌青紫郁血之症状,以及右胁下瘀块明显者,可酌加当归、红花、紫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以助血行畅利。
【功效】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主治】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并可出现瘀块,舌苔薄白,质暗紫,脉象微弱疾数。
【各家论述】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阳救逆,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白芍、甘草和营护阴。诸药合用,有回阳救逆,潜阳护阴之功。
来复汤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 李洪渊
来复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固涩止汗,益气敛阴之功效。主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愈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
名称
来复汤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
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野台参、甘草
功用
固涩止汗,益气敛阴
主治
寒温外感诸证,大病愈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
快速
导航
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义附注附方重要文献摘要
歌诀
来复汤中萸肉君,龙牡芍草台人参;补益元气又回阳,救逆敛汗固脱神。
组成
萸肉(去净核)二两,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蜜炙)二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固涩止汗,益气敛阴。
主治
寒温外感诸证,大病愈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
方义
山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更胜。盖山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山萸肉为第一。而《本经》载于中品,不与参、术并列者,窃忆古书竹简韦编,易于错简,此或错简之误欤!
附注
①痰喘。赵叟,年六十三岁,子仲冬得寒证,痰喘甚剧。其脉浮而弱,不任循按,问其平素,言有劳病,冬日恒发喘嗽。再三筹思,强治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生石膏,为其脉弱,俾预购补药数种备用。服药后,喘息稍愈,再诊其脉微弱益甚,遂急用净萸弱一两,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野台参四钱,生杭芍三钱为方,皆所素购也。煎汤甫成,此时病人呼吸俱微,自觉气息不续,急将药饮下,气息遂得接续。②元气暴脱。李某某,年五旬,骤然眩晕不起,周身颤动,头上汗出,盲语错乱,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脉上盛下虚,急投以净萸肉一两半,生龙骨、生牡蛎、野台参、生赭石各五钱,一剂即愈。继将萸肉改用一两,加生山药八钱,连服数剂,脉亦复常。
附方
名称:来复汤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天花粉各三钱,远志、甘草各一钱,黄连三分,麦冬一两,陈皮三分,苏叶一钱五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置昼夜诵读不辍,眠思梦想,劳瘁不自知,饥饿不自觉,内伤于肺,遂至感入风邪,咳嗽身热
出处:《辨证录》卷九
功用:补肺气,兼补胃土,于胃中散邪
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萸肉(去净核)二两,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蜜炙)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