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如感冒是种常见病
孤独如感冒是种常见病
作者:周碧华
放眼世界,车水马龙,大街上摩肩接踵,人与人似乎从来没有离得如此之近。
一些营销培训现场,培训人员最擅长用激励之术启发学员,让彼此陌生的学员手拉手并倾诉心声,泪水打湿了他们的脸。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面?只有一个答案:现实中的人似乎活在开放的社会里,其实被压抑着,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内心特别地孤独。
现代建筑向天空一直延伸着,住在半空里的人们,就像悬空的鸟笼里的鸟。建筑的封闭性,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内心的孤独。
越来越多的人们坐在了小车里,车门一关,一个封闭的空间便形成了。
办公室里,卡式办公桌越来越多,在半包围状态中,人们似乎躲进了一小片属于个人的宁静的天地。
社会存在着不可改变的等级,下级与上级之间,上司与员工之间,心灵是封闭的。
在家庭,家长们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累得喘不过气来,很少主动与孩子们去交流,孩子们是孤独的。
社会化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许多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程序”,他(或她)走完“程序”,就回到自己的空间。
但人类社会之所以还欣欣向荣,就在于人们害怕孤独,自觉或不自觉地一直反抗着孤独。
小孩们坐在沙发上紧盯着电视里的动漫世界,让自己置身其中获得快乐。
少妇们把宠物狗紧紧地搂在怀里,获得一种相拥的温馨。
QQ世界里,陌生人正聊得昏天黑地,微信时代又来到了,所谓的朋友圈里似乎真的都成了朋友。
反抗孤独的形式几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呈现,一些精明的商人发明什么“食堂”“人民公社”等餐饮方式,或装修上的敞开式客座,并不一定是为了唤起怀旧意识,而是深谙人们害怕孤独而喜群聚的心理。
一些城市出现“快闪”等娱乐方式,“激情广场舞”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也是人们害怕孤独而要暂时走到一起。
有人说,孤独是一种美丽,其实这种美丽并非人人都能体味的,也许稍不留神,孤独就成了抑郁。
心理学认为,孤独不一定就是消极情绪,人类绕不过,一个人未必一定会孤独,一群人未必一定会心花怒放。
一方面孤独正形成着,就像感冒这种病症,没有人一生中没患过。一方面人们在反抗着,一个一个的人就像分子,并不想单个单个的游离着,他们需要互链。在这种渴望中,网络社交产品不断更新,就像新研发的感冒药一样,层出不穷。
问题是,这些新的“感冒药”,对于每个人的疗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