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盘

新浪微博 微信

元 (公元1271-1368年)

高7.9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25厘米

1956年常德出土

折沿,弧腹,矮圈足。器形硕大,胎体厚重,胎质致密。盘内外施白釉,釉质光亮莹润,砂底无釉,可见明显的跳刀痕。釉下青花发色纯正,幽菁明丽,为典型的高铁低锰类进口青料——苏麻离青,青花浓厚处的黑色铁锈斑沉入胎骨,用手指触摸,铁斑处内凹,迎光斜视泛“锡光”。纹饰繁复,层次分明,盘内以同心弦纹隔开绘三层,外壁一层。外壁画缠枝石榴纹,一朵绽放,一朵结果,二方连续。内口沿饰海水波涛纹;内壁画缠枝牡丹纹,一朵侧视、一朵俯视,二方连续;内底心是主纹莲池鱼藻,莲花盛开,莲叶田田,水藻漂浮,鲢鱼与鳜鱼,寓意连年有余,富贵有余,一上一下,游戏其间,正如《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相和曲》之《江南》描述的景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不难发现,此盘的主要纹饰莲池鱼藻纹和辅助纹饰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主纹绘画技法高超,远在辅纹之上。鱼画得极为生动细致,嘴角微张上翘,鱼尾轻微摆动,鱼鳍悠闲划水;细密的斜线方格纹用来表现鲢鱼身上的细小鳞片,恰到好处;鳜鱼,鱼中霸王的气势展现无遗,嘴里的牙齿颗颗分明,眼神凶悍,背鳍带刺,锐气外露。画师完全掌握并充分发挥苏麻离青的特点——浓稠处铁锈黑斑愈深。一条颜色极深的粗线完美地表现出鲢鱼的脊背,鳜鱼身上的花斑由一块块自然生动、形状不一的深沉色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对苏麻离青出神入化的运用。笔触的轻重,青料的把握,鱼身上的青花有深浅浓淡之分,从背脊到腹部由浓到淡渐次留白,荷叶的浓淡展现叶子的阴阳相背,这些技法在辅纹中基本难得一见。辅纹与主纹在绘画技艺上的悬殊在不少精致元青花上都有清晰体现。

此盘为典型的景德镇窑产品。元代,景德镇窑,集众窑之长,俗语云:“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窑积累各窑先进制瓷工艺,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工艺,尤其是在瓷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高岭土,称为“二元配方”,提高坯体的烧成温度,不易烧塌变形,始可烧造器形大且高的高质量瓷器。这样,景德镇窑出产了直径在45厘米及以上的盘,和高度达到60多厘米的大瓶,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著名的元至正十一年青花龙纹象耳瓶,高63厘米。

这件大盘为窖藏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我馆瓷器镇馆之宝的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1件,另一件元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盘,元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1件,盖失,共计4件瓷中珍品。

深入探索

元青花,存世量不大,据统计,一说三百多件,一说五百多件。元青花,从初创到成熟仅经十余年时间而已,给人横空出世的感觉。元青花,分散在世界各地,看一眼不易,更别说是上手揣摩。元青花,市场价格十分昂贵,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纹罐拍出天价,折合成人民币2.3个亿,令人咂舌之余,更是添了几分神秘和贵气。

元青花的研究是三十年来古陶瓷研究中持续不断的热点,首博、上博等博物馆相继举办元青花大展,召开学术研讨会;随着新资料的出土,元青花的研究更深更广,目前关于元青花起源问题的研究最令人关注。黄薇、黄清华在《文物》2012年第11期发表文章《元青花瓷器早期类型的新发现——从实证角度论元青花瓷器的起源》,通过对元代早期地层中出土的15件青花高足碗的研究,论证了“元青花瓷器的确有一个技术引进、吸收和转化的过程,是波斯的原料、技术和设计结合景德镇的胎、釉、烧造工艺诞生了早期元青花。”结论得到古陶瓷学界的重视、好评和认可。

元青花大盘是元青花中的主要器形,与高足碗、杯,瓶,罐一样,在元青花中算数量较多的。元青花大盘除青花外,即白地蓝花,还有非常珍贵的反青花品种,即蓝地白花;纹饰有的是绘的,有的是印的,有的印绘兼备。器形硕大,口径在40厘米到60厘米之间,多为折沿或板沿,有圆形口和菱花口两种,弧腹,浅圈足,砂底。这种大口径,胎体厚重的瓷盘始于元代,是为了迎合蒙古族和中西亚地区各民族饮食习惯,而模仿中西亚地区陶质大盘和金属大盘烧制的瓷器新品种。蒙古族和西亚诸民族的饮食方式相同,在毡毯上席地围坐,中间置盛满食物的大盘、大碗,共同取食,在14至15世纪细密画上有生动的描绘,中亚,西亚和中国的新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种饮食习惯。明人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说西域人用大盘盛饭,浇酥油汤汁,置于地上,以手撮入口中而食。

细密画围桌共食

虽元青花大盘的器形源自中西亚地区,然其纹饰则融合了汉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元青花大盘上的纹饰通常布局繁密,层次分明,具伊斯兰装饰风格。纹饰自身则带有很多汉文化寓意和特征。根据纹饰绘制的位置和主次不同,可分为:边纹、辅纹和主纹。本文阐述元青花纹饰时所用材料来自本馆收藏的、上博2012年元青花大展上展出的以及托普卡比宫所藏的元青花大盘。

边纹,装饰在盘口沿上的纹饰。主要有海水波涛纹、菱格锦纹、缠枝栀子花纹、缠枝菊纹、卷草纹等。也有两种不同的花组合而成的缠枝花纹。搭配上似乎无规律所寻,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辅纹,绘在盘内外壁的纹饰。多以缠枝形式出现,主要有缠枝牡丹、莲、石榴、菊花。其特点是花大叶大,叶子形状以葫芦形、巴掌形和剪子形居多。也有海水云肩纹,凤穿花纹等,但不多见。亦有画两层辅纹的,如:一圈缠枝牡丹,一圈八大码,少见。

主纹,多画在盘内心,也有盘内壁和内心为一幅通景画的。主纹丰富多样,大致可分为六类:莲池纹、竹石芭蕉花果纹、凤纹、龙纹、海水花纹和杂宝纹。主纹多为中国风,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亦有浓郁的藏传佛教色彩。

莲池纹有莲池、莲池鸳鸯、莲池鹭鸶、莲池鱼藻等。

竹石芭蕉花果纹有竹石芭蕉花果、孔雀竹石芭蕉花果、麒麟竹石芭蕉花果、双鸟竹石芭蕉花果、凤舞竹石芭蕉花果等。

相关评论

1、杨俊艳:《议伊朗阿迪比尔寺元青花》,《收藏家》2010年8月

2、王爽:《浅谈元青花大盘纹饰的构图》,《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3月

(0)

相关推荐

  • 花繁叶蔓 瓜果满园 -- 元青花纹饰(植物)

    元朝是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时代,蒙古大军以其极优秀的军事制度,摧枯拉朽,一路西行,班师之日不仅带回了物资,还带回了工匠和技术.元代陶瓷的创新不是偶然的,青花.釉里红.霁蓝.枢府釉.五彩等等,以及由此衍生 ...

  • 元青花莲花鱼藻纹撇口盌,元青花特点 元青花鉴定价格

    元代青花,民间有!不仅仅有很多残片,鉴定徽信直接加hqssbx还有完整器. 元代胎主要看以下十点, 一.纹饰画工 二.胎 三.青花用料 四.火石红 五.修胎 六.跳刀痕 七.沁 八.包浆 九.铁斑 十 ...

  • 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有几个?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大行拍卖及各大博物馆资料. 发文3:提供瓷器(元青花.明清瓷).玉器(含翡翠.天珠等).铜器(青铜.佛像).字画等收藏方 ...

  • 一真一假说瓷器(34-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博物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138-仿五彩鱼藻纹盘)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会议 ...

  • 2.13亿的鱼藻纹,你真的看懂了吗?

    中视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视艺术品交易平台是一个集艺术品鉴定,竞拍,展会,交易于一体专业线上艺术品!中视国拍拍卖有限公司是文化产业与艺术金融桥梁,资深品牌运营十年艺术品从业经验,主要汇聚人群友,全国各收藏 ...

  • 元青花莲塘鹭鸶纹匜,‬元青花特点 元青花鉴定 元青花价格 元青花特征

    鉴定徽信直接加hqssbx 元青花莲塘鹭鸶纹匜 元代青花,民间有!不仅仅有很多残片,还有完整器.元代胎主要看以下十点,这是十个重点!细分有二十多个鉴定特征!因为用料,窑口,时间不同,特征不同!!! 一 ...

  • “鱼王”—邓碧珊鱼藻纹瓷板画赏析

    邓碧珊(1874-l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民国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一,又是"珠山八友"之首王琦之师.邓是清末秀才,文化学养与书法功力甚深,在" ...

  • 鱼藻纹

    中国人很早就喜爱鱼,从蛮荒时代开始,人们对鱼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崇拜,产生了鱼纹的图腾.从历代绘画.雕塑.工艺品.服饰.文学.戏曲.吉祥语,鱼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产生的各种寓意, ...

  • 邓碧珊鱼藻纹瓷板画价格 值多少钱一平尺

    邓碧珊(1874-1930年)别名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清末秀才,珠山八友之一.首创"九宫格"瓷绘肖像技法,也是景德镇以炭精擦笔画法绘肖像画艺术的创始人.他的瓷板画在当时就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