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穴

下脘穴(xià wǎn xue)出自《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脈經》名下管。別名幽門。屬任脈。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下,相對于上、中而言。脘,胃也。《說文》:“脘,胃府也。”脘,同管,音義并同,古人多互用,今皆作“脘”。受水谷曰脘,指胃府。《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為下脘。”《黃帝內經靈樞·上膈》:“蟲寒則積聚,守于下管。”本穴位當胃腑的下底大彎處,《類經圖翼》:“當胃下口,小腸上口”,因名下脘。下管名意与下脘同。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位置】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主治】

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穴位配伍】

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配中脘、內關、足三里治胃炎,消化不良。

配梁門治消化道潰瘍。

配關元治大便帶血。

配陷谷,有行氣和胃的作用,主治腸鳴,食谷不化。

配中脘,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堅硬脹,痞塊。

配足三里,有行氣降氣,寬中醒脾的作用。主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

配天樞、足三里,治腹瀉。

②灸下脘,配內關、足三里,治嘔吐、腹痛。

配足三里、腎俞、膈俞、中脘、脾俞,治反胃。

配天樞、上巨虛,治便秘。

配補足三里,點刺四縫,治小兒疳證。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任脉之会。

《針灸甲乙經》:足太陰、任脈之會。

《針灸甲乙經》:食飲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

《外臺秘要》: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六腑之谷氣不轉。

《外臺秘要》:引孕婦不可灸。

《針灸聚英》:穴當胃下口,小腸上口,水谷于是入焉。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腹痛,六腑之氣寒,谷氣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痞塊,臍上厥氣動,日漸羸瘦。

《針灸大成》:主臍下厥氣動,腹堅硬,胃脹,羸瘦,腹痛,六腑氣寒,谷不轉化,不嗜食,小便赤,痞塊連臍上厥氣動,日漸瘦,脈厥動,反胃。反胃,先取下脘,后取足三里(瀉),胃俞,膈俞(百壯),中脘,脾俞。

《勝玉歌》:胃冷下脘卻為良。

《百癥賦》:腹內腸鳴,下脘、陷谷能平。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

(0)

相关推荐

  • 读经穴名,领略古人智慧

    (此文曾发在和讯2008-11-5 1:50:22.2008-11-8 22:50:11的两篇同名小文合成的,现搬家到订阅号) 教旋友如何用穴位结合微运动调理身体 闲来无事,翻看<中医经络图典& ...

  • 下脘穴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

    下脘穴 穴位名 下脘 Xiàwǎn,出<灵枢·四时气>.别名幽门.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 穴位经属 属任脉,是足太阴脾经.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上腹 ...

  • 【胃不舒服,按一按下脘穴这个养胃护胃穴】

    ​[胃不舒服,按一按下脘穴这个养胃护胃穴] 胃部的病症,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胃部病症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那么胃的调养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靠平时多注意养胃护胃.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养胃护胃的穴位-- ...

  • 常按揉下脘穴,塑造迷人身线

    上班族每天坐在办公室,也没机会活动,下班还各种饭局,特别容易引起是消化不良. 如今,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比比皆是,吃的东西太杂,太多,引起胃胀,呕吐,拉肚子等症状. 如果下脘穴有问题,很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 ...

  • 第二课:任脉:下脘穴

    下脘穴 下脘穴(任脉) xià wǎn 取穴方法: 下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穴位解析: 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 ...

  • 下脘穴的准确位置图

    下脘穴穴位密码网小编微信号:xulei3699文章浏览:(34017)次导读:下脘穴归属任脉,有治疗腹胀.呕吐.肠鸣.消化不良等作用.下脘穴的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详见本文图解下脘穴的 ...

  • 下脘穴:呕吐、呃逆、食谷不化

    下脘穴:呕吐.呃逆.食谷不化 医经 今天 学中医,关注医经 下脘穴(xià wǎn xue)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位置]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 ...

  • 任脉考证穴法——下脘穴

    下脘  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穴当胃下口,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足太阴.任脉之会.<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二七壮,止二百壮.主脐下厥气动,腹坚硬,胃胀,羸瘦,腹痛,六腑气寒,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