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穴
下脘穴(xià wǎn xue)出自《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脈經》名下管。別名幽門。屬任脈。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下,相對于上、中而言。脘,胃也。《說文》:“脘,胃府也。”脘,同管,音義并同,古人多互用,今皆作“脘”。受水谷曰脘,指胃府。《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為下脘。”《黃帝內經靈樞·上膈》:“蟲寒則積聚,守于下管。”本穴位當胃腑的下底大彎處,《類經圖翼》:“當胃下口,小腸上口”,因名下脘。下管名意与下脘同。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位置】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主治】
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穴位配伍】
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配中脘、內關、足三里治胃炎,消化不良。
配梁門治消化道潰瘍。
配關元治大便帶血。
配陷谷,有行氣和胃的作用,主治腸鳴,食谷不化。
配中脘,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堅硬脹,痞塊。
配足三里,有行氣降氣,寬中醒脾的作用。主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
配天樞、足三里,治腹瀉。
②灸下脘,配內關、足三里,治嘔吐、腹痛。
配足三里、腎俞、膈俞、中脘、脾俞,治反胃。
配天樞、上巨虛,治便秘。
配補足三里,點刺四縫,治小兒疳證。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任脉之会。
《針灸甲乙經》:足太陰、任脈之會。
《針灸甲乙經》:食飲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
《外臺秘要》: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六腑之谷氣不轉。
《外臺秘要》:引孕婦不可灸。
《針灸聚英》:穴當胃下口,小腸上口,水谷于是入焉。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腹痛,六腑之氣寒,谷氣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痞塊,臍上厥氣動,日漸羸瘦。
《針灸大成》:主臍下厥氣動,腹堅硬,胃脹,羸瘦,腹痛,六腑氣寒,谷不轉化,不嗜食,小便赤,痞塊連臍上厥氣動,日漸瘦,脈厥動,反胃。反胃,先取下脘,后取足三里(瀉),胃俞,膈俞(百壯),中脘,脾俞。
《勝玉歌》:胃冷下脘卻為良。
《百癥賦》:腹內腸鳴,下脘、陷谷能平。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