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理想照耀中国》:关于主题创作的40次创新(2340期) 2024-08-04 02:16:34 文丨赵春晖 《理想照耀中国》正在热播。这部由傅东育担任总导演,梁振华担任总编剧的系列短剧,一经播出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豆瓣8.2的成绩,对于一部主题创作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美誉。诗选剧的模式、每集30分钟的精炼篇幅、“开盲盒”式的播出方式……这些都让它成为了“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中独特的一抹亮色。《理想照耀中国》里的40个故事,既有普及陌生人物的,也有让知名人物更加丰富具体的。它让观众了解了经历非凡但鲜为人知的蒋先云,也让观众得以窥见“两弹元勋”邓稼先平凡而质朴的另一面;让观众被炸药专家熊大缜的精神所感染,也让观众为奥运陪练刘磊磊的付出而折服……拨去历史的迷雾,卸下想象的光环,把人物还原到生活里,让情感回归到角色中,这是《理想照耀中国》最打动观众的一面。好的故事离不开优秀的编剧团队,在《理想照耀中国》的40集中,有30集的剧本出自青春你好传媒。在总编剧梁振华的带领下,这批青年编剧完成了这场创作上的巨大考验,这其中经历的困难和付出的心血,实在是外人难以想象。带着对这部剧创作上的好奇和疑问,编剧帮对《理想照耀中国》的总编剧、青春你好传媒的创始人梁振华及其编剧团队张显、初征、胡雅婷、秦文、李花、苏蓬、姜大乔等人进行了一次专访。精雕细琢,一场对细节百炼千锤的攻坚战《理想照耀中国》的难处,首先就是原型故事的筛选。全网征集选题,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最后选出了46个故事。梁振华和总导演傅东育对这批挑选出来的46个故事,又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资料搜集,最终敲定了40个人物,选出了40个故事。选择这些人物的标准是什么?梁振华给《理想照耀中国》中的“理想”概貌与理想者群像做了一个概括,可以分为四点:其一,对崇高精神价值的坚贞信仰与赤忱追求;其二,为民族解放、自强与复兴伟业的舍身奉献;其三,深耕专业、追求卓越的敬业心与精业心;其四,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与不倦求索。这40个人物就是这四点标准的具体化。“在最初拿到名单的时候,有三分之二的人我都很陌生” ,提起当时的情形,梁振华还记忆犹新,因为人物的陌生,编剧们需尽快对这些人物熟悉起来,这涉及到创作是否能如期完成。最初参与选题破题的编剧有40位,随着项目推进,有的人因为工作时间冲突,有的人因为创作风格不符,最后经过大浪淘沙的筛选之后,有20位编剧实际参与了《理想照耀中国》的创作,其中有13位来自青春你好传媒的签约编剧和长期合作编剧。张显、初征、胡雅婷、秦文、李花、苏蓬、姜大乔等都和梁振华合作多年,彼此熟悉。在梁振华看来,“这次编剧沟通成本很低,彼此之间的熟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节省了至少了80%的时间。”在剧本的破题阶段,每个故事的破题方案平均推倒重来达6次之多,线上线下会议共计百余次,有的故事甚至到了开机前还在做调整。《真理的味道》是《理想照耀中国》的第一集,必须要做到开章明义,梁振华和这集的分集编剧张显先后做了几版方案,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在破题阶段,梁振华突发奇想,他决定放弃从陈望道翻译宣言的过程切入,转而从《共产党宣言》原文破题,把第一集做成一首哲学诗。用梁振华自己的话说,“全剧40集,有很多感人、动情的篇章,但开篇这一集,必须要有一个有高度、有思想穿透力的哲学命题来统摄全篇,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探索中国未来的出路,这本册子后来被证明是'真理’。这一集,真正的主题是《共产党宣言》为何适应于彼时的旧中国,共产主义为何以及如何能解决当时中国的实际问题。”因为这集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要有大的格局。于是编剧张显在具体创作中遵循这一原则,让陈望道作为叙事的线索人物,把《共产党宣言》中的四段经典论述作为思想核心,完成了剧本。另外为了保证质量,《真理的味道》里面的戏都是梁振华跟傅东育导演一场一场过的。细致打磨后呈现出的高水准,最终在播出之后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初征负责了《理想照耀中国》里的四个故事:《抉择》《雪国的篝火》《我送亲人过大江》和《磊磊的勋章》,属于任务比较重的编剧之一,她对《理想照耀中国》的细致有深刻的体会。在《雪国的篝火》开机之前,剧组进行了剧本围读,全员到齐。“演员们一场一场地读来,仔细推敲每句台词,甚至讨论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反应和动作。该如何在风雪中点燃火苗?如何扫落石磨上的青稞粉末?如何在饥寒的状态下行走于雪山上?”初征在开机之后跟随剧组上了雪山。在准备阶段,为了尽量还原当年红军长征走过雪山的真实感,剧组连制造风雪的鼓风机都准备好了。等到了雪山之上,刺骨的寒风、严酷的冰雪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体验了红军当年所面临的艰辛,《雪国的篝火》剧本结尾那句“热血铸就,山河无恙”,可以说是初征在体验过这一切之后的心声。再回想起这段经历,初征感慨说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这样的创作过程从前不曾有过,以后恐怕也不易重现。负责《第五十五封信》《望星空》和《下一个一百年》这三个故事的编剧胡雅婷也深有同感。《望星空》这个故事,涉及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拍摄机会也十分难得,因此胡雅婷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各种细节上下了一番考据功夫。“虽然《望星空》只有20多分钟,但创作上进行了严格的考证。剧本层面,不但邀请了专业的航天员作为顾问,我阅读了大量载人航天资料,掌握了极其详尽生动的细节。拍摄时,衣服、道具、场地更是花费了大量考证功夫,从首批航天员98年选拔训练开始,到2016年神舟11号飞行任务执行这长达18年时间,航天员各个时期、地点的服装会处于变化之中,包括每次任务标的改变、军衔的改变都因人而异,这些我们都尽量一一核实。”《望星空》的技术指导、已退役的首批航天员赵传东一度感到非常讶异,没想到这些影视创作者们能这么较真儿,因为这些细枝末节的变化在剧中往往只是一两个镜头而已。胡雅婷觉得:“既然拍出来了,我们不希望真正的行内人看到,觉得这个东西是假的”。《下一个一百年》是关于故宫文物修复的故事,修复师高飞利用3D打印技术来修复文物,这一集体现的是悠久的文物和先进的技术之间的连结。剧本创作时,胡雅婷一直和原型人物保持密切沟通,在确保情节准确精彩的基础上,更要揣摩人物的关系、话语语态、神情状态等,一切都要符合故宫文物修复师的身份。而开拍前,她跟故宫的专家反复确认,确保出现在场景中的所有物品都要真实。在剧中,修复青铜器需要上色,而颜料的材质、笔刷的款式型号、修复时戴手套的时机,全部认真核对过,剧组力争在一切层面上做到精准。“毕竟这是故宫,而且我们还有机会进去拍摄,那绝不能马虎。可以说在文物修复层面上,我们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理想照耀中国》的品质,就是靠着这种对细节的雕琢,一点一点磨出来的。真实质朴,让宏大命题容纳普通情感《理想照耀中国》里的40个故事,都有着宏大的历史背景,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息奋斗的百年历程,如何让这些宏大的命题去触动观众,那就要靠人物塑造和故事的讲述方法了。创作团队坚持在故事凸显理想性的基础上,同样也要体现普遍人性,把故事诉诸情感表达,具备感染力和共情力,求真实质朴,力避说教,去浮夸伪饰。负责《天河》《从头再来》《希望的田野》这三个故事的编剧秦文就觉得,《理想照耀中国》和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编剧不是去编故事,而是通过自己的笔将原本就精彩、感人的瞬间写下来。因为这些人物的经历和人生已经很精彩,而且越是了解笔下的人物,就越是因为无法改变篇幅的局限而感到遗憾。在这些故事里,洋溢着普通人的情感,也因此让宏大的命题有了具体的支撑点。以《冰糖》这集为例,作为主角的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编剧苏蓬没有选择邓稼先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而是从他的一个小细节——低血糖入手,用一种象征的手法,把笔墨聚焦于邓稼先和妻子儿女之间的亲情上。不写巨大成就,而写自我牺牲,表现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邓稼先是怎样舍家为国,放弃享受家庭甜蜜而投身科研事业。值得一提的是,编剧苏蓬还特意设计了一个邓的儿子把冰糖埋进花盆的细节,用这样充满童趣的细节让故事更耐咀嚼。张显负责的《一家人》这集,主角是援鄂医护工作者,因为故事本身距离当下很近,抗击疫情又是一种全民共有的体验,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一方面要尽量地还原真实的事件,让观众真实地体会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抒发真情实感,另一方面通过戏剧手法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避免脸谱化、符号化,力求深刻动人。”在李花负责的几个故事里,《希望的方舟》是她最喜欢的,主角是病毒学家、“糖丸爷爷”顾方舟。消灭“脊髓灰质炎”这样的大事件,与普通观众距离较远,但是“糖丸”是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的。当这集播出之后,李花在视频弹幕上看到网友们对“糖丸”的众多回忆也是深受感动,《希望的方舟》正是在宏大的命题和个体的经验之间做了打通,借助观众们共同的生命体验实现了故事的讲述和升华。《理想照耀中国》里的很多人物,观众并不熟悉,这就需要编剧在故事的讲述上能够找到情感上的突破口,姜大乔负责的《我是小方》和胡雅婷负责的《第五十五封信》就是很突出的一个例子。《我是小方》的原型方大曾,是在卢沟桥事变后第一位抵达前线报道的战地记者,这样一个人物如何让观众与之共情?姜大乔认为,故事的关键就是“如何展现一个普通人,在明知战争危险的情况下还要奔赴战场的那种勇气”。方大曾最终在前线失踪,而他的母亲不相信儿子已经死去,苦等儿子32年,《我是小方》敏锐地捕捉到了母子关系作为整个故事的原点。从生活中挖掘了方大曾勇气的来源,这也让《我是小方》的结尾成了一个泪点,深深打动了观众。而《第五十五封信》的核心落点则是爱情,其原型为革命烈士陈毅安和妻子之间的故事。陈毅安的高光时刻都是在战场上,但是胡雅婷选择了以一种温情的方式切入故事,用一张老照片的修复为楔子来回顾这段历史,54封家书和1封无字的信,共同组成了夫妻二人之间的伉俪情深,也见证了革命者对于理想的奋不顾身。梁振华对此总结道:“说到底,'理想’是带有一定超越性的精神体验,不管我们从什么路径去表达和承载'理想’的主题,都要尽量避免说教,尽量把口号宣讲的元素降到最低;只有观众认同主人公做出的抉择,并且情感与其达成共鸣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行为举止中所渗透出来的理想元素。”年轻团队,用全新的艺术追求锻造精品《理想照耀中国》充满了一种新的美学追求。从第一集《真理的味道》开始,风筝、盆栽、铁屋子、各种主义的论辩、壁垒森严的火车车厢……各种诗化、寓言化和象征化的表达贯穿全片,这种在创作手法上的自觉追求,跟时长、体例有关,也和编剧团队的年轻有关。说出来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理想照耀中国》的编剧们平均年龄为32岁,可以说是非常年轻的一支编剧团队。一部规格极高的献礼剧跟一群年轻编剧联系在一起,这在中国影视界都是破天荒的。因为时长有限,《理想照耀中国》必然不同于以往的电视剧可从容铺陈,花大量的时间慢慢讲故事。梁振华对此总结:“叙事一定要精粹,单集的内容要像一滴墨或一滴血,而不能是一滩白水。它不容许你犹豫、停留、徘徊、反复,它要求创作者非常精准地去解决叙事任务。精准,但又不能涉及面太广,所以它的情节、情感、人物的浓度都要比长剧更浓烈。”体例的要求呼唤着创新。正因为如此,年轻的编剧们纷纷化身诗人和酿酒师,捧出一首首诗歌,端出一坛坛烈酒,以一种诗性的写意、浪漫主义的风采完成了故事的讲述。由于这批年轻的编剧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素养,跟今天的社会是贴近的。他们用他们的创新意识、现代思维去创作,摒弃了对传统主旋律套路式的沿袭,这自然形成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毕竟新的主流创作一定要呼唤新的美学趣味,特别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学趣味,只有和时代同频共振,才能让观众找到共鸣之处。梁振华提到在创作中一定要卸下枷锁,千万不能因为是“命题作文”就自我束缚,因为“卸掉枷锁本身就是跟年轻观众握手言和”,拥抱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对于这些年轻编剧们来说,其意义就在于整个体系性思维的锻炼,这对未来的主旋律创作也是一种人才储备,参与《理想照耀中国》的创作经历,给了他们一种面向历史、面向情怀的自信,更给了他们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故事要想征服观众,一定要先征服作者自身。在创作《磊磊的勋章》之前,拿到资料的编剧初征是不相信会有人在16年的陪练生涯里被摔284万次,心甘情愿去成全别人的,但是和磊磊这个原型人物接触之后,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淳朴和理想主义,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是无法通过虚构编纂出来的。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创作经历,很多事情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到的。从不信到相信,正是这批编剧在创作中的亲身体验。“《理想照耀中国》的美学追求,是跟青春你好在电视剧领域的探索一以贯之的。就是要让别人知道,我们除了能把故事讲好之外,还有美学追求。美学追求是电视剧艺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理想照耀中国》至少有一半的集数都做了在美学上的追求。”在采访中,梁振华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我们没有把《理想照耀中国》当成一个规定任务,而是当成40次创新的可能。”观众的评价、市场的反应都证明了这些探索和创新得到了认可,青春你好传媒正是在这样不断地创新中前行。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青春你好传媒在梁振华的带领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仅仅有《理想照耀中国》,还包括之前的《暴风眼》《怪你过分美丽》《热血同行》等电视剧,以及未来将跟观众见面的《云襄传》《心想事成》等作品。可以期待在未来,青春你好传媒将用与时俱新的创作观念,更成熟的叙事技巧,将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给观众。责编 | 维斯E N D ▽ 赞 (0) 相关推荐 视线:什么样的历史传奇剧才值得期待? 方寸 历史传奇剧的创作,既要有文学深度,又要有历史厚度.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对历史进行解构和加工,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和传承,是创作者的发力点. 在处理历史事实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上,历史传奇剧应该坚持从历 ... 【鹰眼头条】挖掘创意原石,夯实内容基因,剖析青春你好传媒的突围之道 月初,云合数据发布了< 2020上半年连续剧网播表现及用户分析>,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全网剧集有效播放2472亿,与2019年同比下滑8%,其中,Q1同比提升9%,受疫情影响线上娱乐需 ... 编剧汤祈岑:大故事从小切口入,小故事从悬念入 汤祈岑表示,<救猫咪>是一本创作理论书,这次讲座之所以用"救猫咪"为标题,是想向各位励志成为编剧的同学们表达,大家在写剧本的时候碰上创作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平时在创作过 ... 国产剧太“塑料”,到底是谁的傲慢与偏见? 国产剧的"塑料感"来自哪里? 昨天,<北辙南辕>迎来大结局. 不仅在豆瓣迎来4.7分历史新低,还被diss上了热搜,大家认为这部剧体现着浓浓的"塑料生活感&q ... 中国诗歌报爱(抒)情诗创作室临屏命题《恩赐》《孤独,是一杯酒》《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演员》《理想照耀中国》等创作集锦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情诗创作室编辑部 总 编: 海底月 副总编:英 子 主 编: 禹 昼 副 主 编 : 蓑笠翁 星儿 诗 评:蔡小钰 ... 《理想照耀中国》郭晓东化身“音乐家”激情创作金曲《歌唱祖国》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自5月4日开播以来,获得大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广泛讨论.以40个独立成篇的人物故事定义理想,故事横跨建党百年,<理想照耀中国>聚集了王一博.王劲松.张云龙 ... 《理想照耀中国》:献礼剧里的“新人” 网视导读:恰逢建党100周年,随着距离七月一日越来越近,各种献礼剧陆续上映.在<觉醒年代>为主旋律的口碑和讨论度打开局面后,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 ... 《理想照耀中国》之《磊磊的勋章》:还原最真实平凡的无冕之王 "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是败将,在同一个地方摔倒284万次是英雄". 对于普通人来说,摔倒一次都有可能爬不起来,但是刘磊磊却在十六年间被摔又站起,数量高达284万次.作为中国女子柔道 ... 《理想照耀中国》开篇,靳东率先出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百年奋斗不息,赤子之心未改.平凡亦有精彩,理想丈量成功. 距离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开播还有2天!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全剧共40集,每集30分钟左右,分别展示建党百年各 ... 《理想照耀中国》看完意犹未尽!相比《觉醒年代》写意不写实 <理想照耀中国>系列电视剧于5月4号开播,目前仅仅更新一集,"切头除尾"不过20分钟的剧情,第一集全集关于人物的介绍不过十几分钟,很多观众看完直呼--"不够看 ... 《理想照耀中国》的野心 国产剧在表现手法.风格化方面的创新并不十分常见,毕竟电视剧通常是以情节推动.所谓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绝非虚言.近年国产剧虽然在类型成熟.制作精良等方面颇多进步,但先锋尝试上其实是更趋 ... 《理想照耀中国》太好看了吧?看哭了! 如果说第一集是开胃菜,那么后面的每一集都是直击心扉的硬菜. <理想照耀中国>,我是真的看哭了. 很多人的泪点在第二集,在老父亲苦苦守护<共产党宣言>,守护党章重要资料二十多年上 ... 5月4号,王一博新剧《理想照耀中国》首播!换头像宣传被赞太可爱 5月4号晚,王一博新剧<理想照耀中国>首播. 王一博在其中饰演角色蒋先云,为了宣传剧,王一博短暂地将微博头像换成了角色剧照. 还完头像之后,话题#王一博换头像登上热搜. 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