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中国唯一的一个太极星象村
2021年7月16日下午,我与黄飞军、王建光一道来到武义坛头考察古建筑,得到了徐小冰老总的热情接待。
午饭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了俞源村。
俞源村,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太极星象村,也是全国规模最大俞姓地之一。位于武义县西南部,距武义县城约20公里,全乡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降,西南部属中低山区,北东部为丘岗与溪谷相间地形。与桃溪镇界上的白岩头尖,海拔1098米,为境内高点,呈“九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
该村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南部,始建于南宋后期,由明朝国师刘伯温按照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布局排列设置的一个古老村落,目前居住人口约二千多人。
村口,有占地120亩的巨型太极图。初入村,道路左侧便见伯温草堂,拾台阶而上,寻觅文字,可见村中留下重重的伯温记忆。进入村内,有二十八幢主要古建筑,是按照天空中的星座排布,这些建筑大都是黑白映画,青砖黛瓦,成片成片的老宅,院落宽敞,保存状况良好。让人惊叹的是,村里几乎没有现代房屋,走在村里,让人感到悠远而朴实,宁静又充满了烟火气息。村中还有防火、镇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俞源村古名朱颜村,早在俞姓以前,已有朱颜两姓在此居住。南宋末年,俞德迁居于此,俞姓逐渐发展壮大,至今已历时750余年,繁衍至第31代。元末明初是俞源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俞涞是这变异发展阶段的关键性人物,在俞涞祖孙三代的经营和建设下,家族势力发展壮大,村落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并闻名远近。俞源村至今仍保留有俞涞古宅、利涉桥、康济桥等与俞涞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另外还有近十处的明代建筑。清乾隆年间是俞源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俞氏宗祠、下万春堂、四星楼等一批现存的重要古建筑均建设于这一时期,这时的村落格局也从最初的前宅片向上宅片和下宅片发展。嘉庆、道光年间是俞源村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时期,俞源村现存的大部分古建筑均是在这一时期建设的,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俞源村逐渐形成了现存的村落形态和环境风貌。
俞源古村落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设置的村落。俞源名胜古迹甚多,有始建于南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墓,村口有600余年古树林,尤为突出的是保存完好的大面积明、清古建筑。俞源明、清朝出过进士,举人、秀才等293人,现存俞源古诗百余首,宋濂、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与俞源有着不解之缘,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神秘的古村落,抹不去600余年的封尘,走进俞源犹如走入历史的迷宫。省级风景名胜区清风寨、“十里画廊”刘秀垄、樊岭脚的文昌阁都在木乡境内。拥有丰富的古建筑文化资源,位于俞源村的古建筑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有许多保护较好的古屋、屋檐、柱梁等雕刻优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俞源古村落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是明朝开国帝师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置的村落,村口设有直径320米,面积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庄内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建筑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的,村中还有防火、镇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俞源名胜古迹甚多,有始建于南宋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建筑,全村共有1072间,占地3.4万平方米,有民居、宗祠、店铺、庙宇、书馆等。
据《俞氏宗谱》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的村庄布局建造的。相传明代国师刘伯温与俞源村的俞涞是同学,两人感情甚笃。俞源村是刘伯温从婺州、杭州回老家处州青田的必经之路。当时,俞源旱涝交替,常发瘟疫,民不聊生。刘伯温好堪舆之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设计并指挥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同时,村庄建筑按星象、八卦布局设计。村周11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12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
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认定这里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时与当地人通婚,至今已第30代。村里2000多人口大多姓俞,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俞姓地之一。
相传每年农历六月什六为圆梦节,届时有千余善男信女云集于此,席地坐卧,期待晚上得梦。
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认定这里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人与当地人通婚,至今已第28代。
现在2000多人口大多姓俞,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
历史:相传明代国师刘伯温与俞源的俞涞是同学,两人感情甚笃。俞涞是刘伯温从婺州,杭州回老家处州青田的必经之路。
当时,俞源旱涝交替,常发瘟疫,民不聊生。刘伯温好堪舆之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设计并指挥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
经测量太极图直经为320米,面积120亩。同时,设计了村庄建筑的星象,八卦布局。
村周十一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被誉为“处州十县第一祠”的俞氏宗词正好位于其星斗内。
俞源村文物古迹众多,古建筑有395,以宋、元、明清四朝古屋为主,尚有堂楼、厅、阁、院、馆、祠、庙等,木雕、石雕、砖雕做工精细。
其中宋代的洞主庙,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戏台,均名扬四方,而村中“迎玩堂”和清代知县题赠的万春堂“惠及行旅”匾额证明俞源旅游有悠久的历史。
元末明初是俞源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俞涞是这变异发展阶段的关键性人物,在俞涞祖孙三代的经营和建设下,家族势力发展壮大,村落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并闻名远近。俞源村至今仍保留有俞涞古宅、利涉桥、康济桥等与俞涞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另外还有近十处的明代建筑。
古村、古林、小桥流水形成一副美丽的画卷,俞源村各类旅游设施齐全,有酒店、旅馆、超市及多座农家乐,现为重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俗文化村、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